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9809发布日期:2018-11-13 20:27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



背景技术:

现阶段,市面上出现的医用病床,一般为直板式医用病床,直板式医用病床虽然可以满足患者所需的基本要求,但当不同病人(如出血病人、休克病人以及哮喘病人等)需要不同的卧位时,则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此外,当患者坐起时,会感觉到不适且易对身体造成伤害,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与康复。升降式医用病床的出现不但替代了直板式医用病床的基本性能,还解决了患者的坐起问题,但是目前的升降式医用病床只涉及单一的上身升降或者下身升降,结构比较单一,功能性较弱,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不仅结构可靠,使用舒适,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升降,以便满足病人不同卧位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包括床板和床垫,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中间垫体和床尾垫体,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上,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二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

进一步,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进一步,所述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背面均设置有囊体,第一气缸与床头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第二气缸与床尾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

进一步,所述床头垫体、中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的正面均设置有软垫。

进一步,所述软垫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包括床板和床垫,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中间垫体和床尾垫体,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上,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二气缸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该结构的医用病床,不仅结构可靠,使用舒适,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升降,以便满足病人不同卧位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头、床尾双升降医用病床,包括床板1和床垫,所述床垫包括床头垫体21、中间垫体22和床尾垫体23,所述中间垫体水平布置在床板上,所述床头垫体一端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头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一气缸驱动3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床尾垫体一端也与中间垫体铰接,床尾垫体由安装在床板上的第二气缸4驱动绕其与中间垫体的铰接点上下摆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通过相应的支撑结构支撑,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介绍,其目的是使床头垫体和床尾垫体摆动到任意程度均可稳定,便于患者躺卧。该结构的医用病床,使用时,病人躺在床垫上,通过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分别控制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升降,从而可使病人处于不同的卧位,以便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提高舒适性。综上所述,该结构的医用病床,不仅结构可靠,使用舒适,而且能根据需要对床头和床尾进行升降,以便满足病人不同卧位的需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控制器5,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的启闭,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背面均设置有囊体6,第一气缸与床头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第二气缸与床尾垫体背面的囊体支撑连接。使用过程中,囊体均化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支撑力,提高了床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受力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头垫体、中间垫体以及床尾垫体的正面均设置有软垫7。患者于软垫接触,提高了舒适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垫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透气孔8。便于透气,降低了患者产生褥疮的概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