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药液混合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1148发布日期:2018-10-26 19:1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注射组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药液混合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医药领域通常采用注射器注射的方式将不适于口服的液体注射在人体的皮下组织、肌肉组织、血液组织或人体的其他部位上,以实现疾病治疗或诊断的目的。

针对某些疾病,需注射两种药液的混合物,该两种药液需同时混合,其混合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两药液易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液的治疗效果,换言之,如果事先将两种药液混合,则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药液的药性,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注射某些混合药液时需要现混合现使用,并将混合后的药液立刻注射到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

现有技术中,使用两只注射器分别将两种药液注射在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的方法较为麻烦,且一个医生无法同时操作两只注射器,从而无法将两只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射到病人的身体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药液混合注射器,该注射器可将两种注射药液混合后注射到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使注射混合药液更加便捷,提高药液注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药液混合注射器,包括筒体、可在所述筒体内的活塞和与所述筒体端部相适配连接的三通接头,所述筒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筒体内部,所述内筒体内部为第一空腔,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末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空腔末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三通接头包括壳体和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三通通道,所述三通通道包括液体混合区、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第一入口以及出口,所述三通通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正对位置设有可移动的封闭活塞。

进一步,所述封闭活塞的一端具有可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橡胶塞,另一端设有方便推拉所述封闭活塞的手持部。

进一步,所述封闭活塞沿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线方向,且一端穿入所述三通通道设置,其可沿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线方向移动。

进一步,当向所述第一空腔内抽取药液时,所述橡胶塞移动到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当向所述第二空腔内抽取药液时,所述橡胶塞移动至与所述第二开口分离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一入口开设于所述三通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开口一端,所述出口开设于所述三通通道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活塞包括伸入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活塞和伸入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分别可沿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分别具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活塞和第二橡胶活塞,所述第一橡胶活塞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密封贴合,所述第二橡胶活塞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密封贴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活塞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抽拉部和第二活塞抽拉部,所述第二活塞抽拉部凸出于所述第一活塞抽拉部。

进一步,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筒体的端部卡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筒体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药液混合注射器,该医用注射器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活塞和连接在筒体端部的三通接头,筒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可分别盛放两种药液,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底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三通接头内部设有三通通道,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药液可从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流入三通通道,混合后注射到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使得注射混合药液更加便捷,提高药液的注射效率。

另外,对应于第二开口处三通通道上设有可移动的封闭活塞,当向第一空腔内抽取药液时,该封闭活塞可封闭在第二开口处,防止药液流入第二空腔内,当向第二空腔内抽取药液时,该封闭活塞与第二开口处分离,使得药液可以进入第二空腔内,可移动的封闭活塞使得向第一空腔内抽取药液时,第二空腔完全与抽取的药液隔离开,防止第一空腔抽取的药液进入第一空腔,保证了两个空腔内的药液不混合,该可移动封闭活塞使用起来简单便捷,密封性好,且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医用药液混合注射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筒体;2-活塞;3-三通接头;4-封闭活塞;11-内筒体;12-外筒体;21-第一活塞;22-第二活塞;23-第二开口;24-第一开口;31-三通通道;41-橡胶塞;42-手持部;111-第一空腔;112-第二空腔;211-第一橡胶活塞;212-第一活塞杆;213-第一活塞抽拉部;221-第二橡胶活塞;222-第二活塞杆;223-第二活塞抽拉部;311-第一入口;312-第二入口;313-出口;314-液体混合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药液混合注射器,包括筒体1、可在筒体1内抽拉的活塞2和与筒体1端部相适配连接的三通接头3,筒体1包括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内筒体11固定连接在外筒体12内部,内筒体11内部为第一空腔111,外筒体12与内筒体11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第二空腔112,第一空腔111末端设有第一开口24,第二空腔112末端设有第二开口23,三通接头3包括壳体和可在固定在壳体内的三通通道31,该壳体与筒体1的外壁连接,三通通道31包括液体混合区314、与第一开口24连通的第一入口311、与第二开口23连通的第二入口312以及出口313,三通通道31上且位于第二开口23的正对位置设有可移动的封闭活塞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药液混合注射器,该医用注射器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1内的活塞2和连接在筒体1端部的三通接头3,筒体1包括内筒体11和外筒体12,内筒体11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111,外筒体12与内筒体11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112,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12内可分别盛放两种药液,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12底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24和第二开口23,三通接头3内部设有三通通道31,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12内的药液可从第一入口311和第二入口312流入三通通道31,混合后注射到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使得注射混合药液更加便捷,提高药液的注射效率。

另外,对应于第二开口23处三通通道31上设有可移动的封闭活塞4,当向第一空腔111内抽取药液时,该封闭活塞4可封闭在第二开口23处,防止药液流入第二空腔112内,当向第二空腔112内抽取药液时,该封闭活塞4与第二开口23处分离,使得药液可以进入第二空腔112内,可移动的封闭活塞4使得向第一空腔111内抽取药液时,第二空腔112完全与抽取的药液隔离开,防止第一空腔111抽取的药液进入第一空腔111,保证了两个空腔内的药液不混合,该可移动封闭活塞4使用起来简单便捷,密封性好,且易于操作。

如图1所示,第一入口311和第二入口312位于三通通道31的靠近第一开口24的一端,出口313位于三通通道31的另一端。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药液混合注射器的注射混合药液时三通通道31与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12的连通状态示意图,其中,第一开口24与第二入口312连通,第二开口23与第一入口311连通,当推动第一活塞21时,第一空腔111内的药液从第一开口24及第二入口312流入液体混合区314,当推动第二活塞22时,第二空腔112内的药液从第二开口23及第一入口311流入液体混合区314,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12内的药液从液体混合区314同时从出口313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第一开口24、第二开口23与第一入口311或第二入口312连通时,连接处为密封连接,防止漏气,从而实现向第一空腔111或第二空腔112内抽取药液,防止药液泄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封闭活塞4的一端具有可封闭第二开口23的橡胶塞41,另一端设有方便推拉封闭活塞4的手持部4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封闭活塞4沿第二开口23的中心线方向,且一端穿入三通通道31设置,其可沿第二开口23的中心线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当向第一空腔111内抽取药液时,橡胶塞41移动到封闭第二开口23的位置;当向第二空腔112内抽取药液时,橡胶塞41移动至与第二开口23分离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先向第二空腔112内抽取第一种药液,再向第一空腔111内抽取第二种药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向第二空腔112内抽取药液时,将封闭活塞4与第二开口23分离开来,然后将出口313伸入待抽取的药液中,向第二空腔112内抽取药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向第一空腔111内抽取药液时,将封闭活塞4推至顶端,使其密封在第二开口23处,然后将出口313伸入待抽取的药液中,向第二空腔112内抽取药液。

如图1所示,活塞2包括伸入第一空腔111的第一活塞21和伸入第二空腔112的第二活塞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活塞21和第二活塞22分别可沿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12的长度方向移动,抽拉第一活塞21或第二活塞22可实现第一空腔111或第二空腔112的抽放药液的作用。

如图1所示,第一活塞21和第二活塞22分别具有第一活塞杆212和第二活塞杆222,第一活塞杆212和第二活塞杆222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橡胶活塞211和第二橡胶活塞221,第一橡胶活塞211与第一空腔111的内壁密封贴合,第二橡胶活塞221与第二空腔112的内壁密封贴合,从而防止药液从第一空腔111或第二空腔112内泄漏。

如图1所示,第一活塞21和第二活塞22还分别具有第一活塞抽拉部213和第二活塞抽拉部223,第二活塞抽拉部223凸出于第一活塞抽拉部213,从而方便手动抽拉第二活塞抽拉部223,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三通接头3与筒体1的端部卡合连接,三通接头3与筒体1卡合后,第一开口24与第二入口312连通,第二开口23与第一入口311连通,从而保证药液可以顺畅的抽入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12内,或者顺畅的从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12内流入液体混合区314,并从出口313流出,并注射在患者身体的某个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筒体1的材质为塑料材质,该材质价格低廉;质量轻,使用起来更加轻便;化学稳定性好,不会与药液发生化学反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药液混合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其操作过程如下:

向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12内分别抽取两种待混合的不同种药液:

首先,将出口313伸入第一种药液中,抽动第二活塞22向第二空腔112内抽取第一种药液;

然后,推动封闭活塞4至顶端,使的橡胶塞41密封在第二开口23处,将出口313伸入第二种药液中,抽动第一活塞21向第一空腔111内抽取第二种药液;

两种药液抽取完毕后,第一开口24与第二入口312连通,第二开口23与第一入口311连通,将封闭活塞4与第二开口23分离,并将出口313对准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同时推动第一活塞21和第二活塞22将两种药液推入液体混合区314中,然后,两种药液混合后从出口313注射到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