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0874发布日期:2018-12-14 22:15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温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

[

背景技术:
]

传统水银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采用目视读取、手工记录的方式,不利于体温数据的保存管理和疾病诊断。

专利号为CN201520007743.1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片及系统,贴片包括柔性胶贴和柔性测温贴,柔性测温贴由测温部件、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的无源RFID芯片以及柔性天线组成;测温部件用于测量温度并通过RFID无线传输协议发送温度数据信号;柔性天线用于收集RFID射频能量供该测温部件工作,并在该测温部件的控制下发送该温度数据信号;柔性胶贴为单面带胶的薄片;系统包括无线数据读取装置以及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片,无线数据读取装置用于通过射频提供能量使该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片开始工作并接收温度数据信号。该实用新型的可抛弃式医用胶贴片,粘贴在身体表面只能一次或有限量的多次使用,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造成资源浪费。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的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包括测温贴和臂带,测温贴固定在臂带上。

以上所述的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所述的臂带为弹性环带。

以上所述的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所述的臂带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魔术贴。

以上所述的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测温贴包括导温贴片、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的无源RFID芯片以及天线,无源RFID芯片粘贴在导温贴片的中部,天线与无源RFID芯片连接。

以上所述的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无源RFID芯片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和包含运算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的内核。

以上所述的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天线延伸到导温贴片周边的外面。

以上所述的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包括基板和支承板,基板、支承板和导温贴片形成工字形结构;支承板的上端固定在导温贴片粘贴无源RFID芯片一面的中部,支撑板的下端固定在基板的中部;臂带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导温贴片露在臂带面层的外面,天线布置面层与芯层之间,基板布置在芯层与底层之间;支撑板穿过面层和芯层与基板连接。

以上所述的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基板和导温贴片分别与支撑板分别焊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臂带将测温贴放置到上臂内侧的腋下部位,不需要用医用胶贴片粘贴,可以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温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测温贴10和臂带20,测温贴10固定在臂带20上。

臂带20可以是弹性环带,也可以是条形一字带,如图1所示,对于条形一字带,臂带20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魔术贴21,魔术贴21便于将臂带20固定到胳膊上。

如图2所示,测温贴10包括导温贴片11、具有温度测量功能的无源RFID芯片12以及天线13,无源RFID芯片12粘贴在导温贴片11的中部,天线13与无源RFID芯片12连接。天线13延伸到导温贴片11周边的外面。

无源RFID芯片12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和包含运算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的内核。

为了使导温贴片11贴近腋下皮肤,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还包括金属的基板15和支承板17,基板15、支承板17和导温贴片11形成工字形结构。组装时,测温贴10的无源RFID芯片12朝下,支承板17的上端与导温贴片11粘有无源RFID芯片12一面的中部焊接,支撑板的下端与基板15的中部焊接。如图2所示,支承板17的上端与导温贴片11焊接时,焊接点16避开无源RFID芯片12。

臂带20分面层22、芯层23和底层24,测温贴10导温贴片11露在臂带20面层22的外面,天线13布置面层22与芯层23之间,基板15布置在芯层23与底层24之间。支撑板穿过面层22和芯层23与基板15连接。

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无源RFID无线体温检测贴通过臂带20将测温贴10放置到上臂内侧的腋下部位,不需要用医用胶贴片粘贴,可以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