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固定板的颈椎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3772发布日期:2018-08-28 22:4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固定板的颈椎融合器。



背景技术:

颈椎椎间融合手术是治疗颈椎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其中的一种常用做法是在颈椎椎间植入融合器并植骨,使椎间关节发生骨性融合,从而建立和维持颈椎的稳定性。现有的椎间融合手术一般是在椎体间先植入融合器,再在椎体前缘固定一块固定板,这种做法会使手术步骤复杂、增加对周围组织的激惹,容易使固定板与融合器的相对位置发生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固定板的颈椎融合器,其将固定板与融合器在手术过程中一体放置,简化手术步骤、减少对组织的激惹,准确定位固定板与融合器的相对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固定板的颈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和使用时位于融合器本体一侧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可旋入锁定螺钉的螺钉孔、至少两个与瞄准器上的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以及一个与瞄准器上的螺杆相旋接的固定孔,所述螺钉孔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卡槽中卡有可防止锁定螺钉退钉的弹片;

融合器本体具有一个上表面和一个下表面,上表面的边缘和下表面的边缘连接有一圈侧表面,融合器本体上设有一个贯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植骨窗,位于植骨窗两侧的侧表面上各设有一个与瞄准器上的夹持杆相配合的夹持槽,融合器本体上设有多个置针孔,置针孔内安装有显影针,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有多个锥状凸起。

作为优选结构,固定板为三个顶角呈弧形状的三角板,螺钉孔有三个,三个螺钉孔分别位于三个顶角上。

作为改进,固定板上设有与螺钉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防旋孔,防旋孔与卡槽相互连通,所述弹片具有一个防旋凸起和自防旋凸起向两侧延伸的卡脚,卡脚的中部设有可伸出卡槽的卡板,防旋凸起可从卡槽卡入所述的防旋孔,卡脚卡入卡槽中。

作为改进,夹持槽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设有方便夹持杆插入的让位弧面。

作为改进,融合器本体靠近固定板的侧表面上设有贯通至植骨窗的螺纹孔。

作为优选,置针孔有三个,其中两个置针孔位于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另一个置针孔位于远离固定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包括融合器本体和使用时位于融合器本体一侧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螺钉孔、两个与瞄准器上的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以及与瞄准器上的螺杆相旋接的固定孔,螺钉孔的内侧壁卡有防止锁定螺钉退钉的弹片,融合器本体位于植骨窗两侧的侧表面上各设有一个与瞄准器上的夹持杆相配合的夹持槽,这种带有固定板的颈椎融合器在瞄准器的作用下整体植入颈椎椎间隙,简化手术步骤、减少对组织的激惹,准确定位了固定板与融合器的相对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固定板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4是弹片的立体图;

图5是融合器本体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植入颈椎椎间的示意图;

图7是瞄准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7所示为一种在手术中与本实用新型相配合的瞄准器:

瞄准器上设有与固定板2上的定位孔22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柱101,定位柱101嵌入定位孔22,实现固定板2的定位;

瞄准器上还穿设有一根端部带外螺纹102a的螺杆102,所述螺杆102穿过瞄准器后旋入固定板2上的固定孔23,实现瞄准器与固定板2的固接,手术后旋出螺杆102,实现瞄准器与固定板2的分离;

瞄准器上还设有与融合器本体1上的夹持槽5相配合的夹持杆103,实现融合器本体1的定位;

通过瞄准器定位后的固定板2位于融合器本体1的一侧;

将已经完成定位的固定板2和融合器本体1整体置入,即融合器本体1置于颈椎200椎间隙,瞄准器上设有与固定板2上的螺钉孔21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瞄准孔104,通过瞄准孔104置入锁定螺钉300,通过锁定螺钉300将固定板2固定于颈椎200上。

图1至图7所示,一种带有固定板的颈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和使用时位于融合器本体1一侧的固定板2,固定板2上设有多个可旋入锁定螺钉300的螺钉孔21,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稳定性以及减少固定板2的面积,固定板2为三个顶角呈弧形状的三角板,螺钉孔21有三个,三个螺钉孔21分别位于三个顶角上。

固定板2上还设有至少两个与瞄准器上的定位柱101配合的定位孔22以及一个与瞄准器上的螺杆102相旋接的固定孔23,所述螺钉孔21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21a,卡槽21a中卡有可防止锁定螺钉300退钉的弹片3;在本实施例中,弹片3还可以被限制旋转,具体结构为:固定板2上设有与螺钉孔2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防旋孔24,防旋孔24与卡槽21a相互连通,所述弹片3具有一个防旋凸起31和自防旋凸起31向两侧延伸的卡脚32,卡脚32的中部设有可伸出卡槽21a的卡板33,防旋凸起31可从卡槽21a卡入所述的防旋孔24,卡脚32卡入卡槽21a中,所述的防旋孔24为盲孔。

锁定螺钉300的头部侧壁上设有一圈环形凹槽,当锁定螺钉300逐步旋入颈椎200后,环形卡槽21a最终可以卡入卡板33,从而限制锁定螺钉300退钉。

融合器本体1具有一个上表面1a和一个下表面1b,上表面1a在使用时贴合于颈椎200椎间隙的上面,下表面1b在使用时贴合于颈椎200椎间隙的下面,上表面1a的边缘和下表面1b的边缘连接有一圈侧表面1c,所述的侧表面1c具体为前、后、左、右四个平面,各个平面之间以弧形面过渡。

融合器本体1上设有一个贯穿上表面1a和下表面1b的植骨窗4,植骨窗4中可填入植骨块或植骨颗粒。

位于植骨窗4两侧的侧表面1c上各设有一个与瞄准器上的夹持杆103相配合的夹持槽5,夹持槽5靠近固定板2的一端设有方便夹持杆103插入的让位弧面51。

融合器本体1上设有多个置针孔,置针孔内安装有显影针6,置针孔有三个,其中两个置针孔位于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另一个置针孔位于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方便术中对内植入物的位置和术后对骨融合的观察。

上表面1a和下表面1b上均设有多个锥状凸起7,锥状凸起7可以提供最初的稳定性,降低了整个融合器移动和退出的风险。

融合器本体1靠近固定板2的侧表面1c上设有贯通至植骨窗4的螺纹孔8,所述螺纹孔8使得植骨块与人体既有的骨头的融合位置更多,两者可以通过螺纹孔8更好地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建立和维持颈椎200椎间的稳定性,另外,在手术过程中,若融合器本体1与患者具有排异反应,也可以通过手术器械旋入螺纹孔8,然后将融合器本体1取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