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设备专用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394发布日期:2019-02-10 23:18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磁共振设备专用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仪器专用垫,特别是一种核磁共振设备专用垫,属于医疗设备专用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MR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因此这一类的医疗设备往往价格不菲,由于本身价格的高昂,其维修费用也会水涨船高,根据在国内一线综合性医院内的调查,常见的故障主要集中在活动床体的导轨磨损故障和共振仓内部件的磁场紊乱及零部件松动想象,这是由于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有限导致。

如申请号为201420071088.1的一种CT影像专用躺卧床,在床板本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根传动螺杆,在床板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中间隔板,在中间隔板的底部表面设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顶升横梁,顶升横梁的上侧嵌入于中间隔板的底部表面内,在顶升横梁的下侧安装有主顶升液压缸,在中间隔板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液压杆组和第二支撑液压杆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对称式的结构,安装和维护检修均比较方便,便于拆卸,同时横截面呈椭圆形的顶升横梁能够增大与床板的接触面积,在需要调整高度时,能够起到良好的顶升动作,在需要调整床板的倾角时,只需调整第一支撑液压杆组和第二支撑液压杆组的高度,使其产生高度差即可,简单实用,该方案只是调节了高低位置,并不能减震。

又如201410356793.0的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支架和磁共振系统,其中支架包括本体部,本体部的形状对应磁共振机体外形;位于本体部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一延伸部,第一夹持部夹持在本体部上,第一延伸部用来连接磁共振机体,在每个第一夹持部与本体部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弹性衬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磁共振机体与支架的本体部的连接为弹性连接,磁共振机体的振动在到达壳体和支架之前得到极大衰减;2、壳体和支架的振动减弱,壳体附近的声音减小甚至为0;3、当壳体和支架受到外力的冲击而振动,该振动经第一弹性衬垫传递到第一夹持部、磁共振机体时也得到极大减弱,提高磁共振机体的结构稳定性,该方案是减小设备对地面的振动传导,并不能防止地面对设备产生的磁场和振动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振动防电磁场可调节高度的核磁共振设备专用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核磁共振设备专用垫,包括置于活动床体底部的调节垫部分以及置于共振仓体底部的减震垫部分,所述调节垫部分包括贴附在活动床体底部的吸附层以及位于地面的橡胶垫层,所述吸附层和橡胶垫层之间为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均为弧形结构,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的凹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的凹面上具有活动螺栓套,所述第二支撑的凹面上具有螺栓,螺栓位于活动螺栓套内;所述调节垫部分包括粘附在共振仓体底部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下表面具有减震凸起,屏蔽层下部具有位于地面的避震层,所述避震层上具有与减震凸起对应的凹孔,减震凸起插置于凹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垫部分与减震垫部分之间设置有平衡连接部,所述平衡连接部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吸附层和屏蔽层上,平衡连接部上还设置有玻璃管,玻璃管内具有有色液体和可视气泡。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避震层上的凹孔与减震凸起过盈配合,凹孔的深度大于减震凸起的长度,凹孔的内弧面与减震凸起的外弧面度数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外围包裹有限位套。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屏蔽层上具有贯通的散热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专用垫,调节垫部分可以调节高度,以方便活动床体高度与共振仓体一致,避免活动床体在进入共振仓体时由于配合零件之间的磨损过大,减震垫部分一方面可以吸收来自外界的震动,减小对共振仓体内部精密部件的影响,二方面还可以阻隔来自底面的静电对共振仓体发出的磁场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承载核磁共振设备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附层,2-橡胶垫层,3-第一支撑,4-第二支撑,5-活动螺栓套,6-螺栓,7-屏蔽层,8-减震凸起,9-避震层,10-平衡连接部,11-限位套,12-散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专用垫,包括置于活动床体底部的调节垫部分以及置于共振仓体底部的减震垫部分,调节垫部分主要用于调节高度,为了与减震垫部分高度相仿,减小活动床体活动时在导轨上的摩擦,增加与导轨的匹配度,减震垫部分用于减震和防地面的磁场干扰共振仓体的工作,保证设备工作的数据精确度;

所述调节垫部分包括贴附在活动床体底部的吸附层1以及位于地面的橡胶垫层2,所述吸附层1和橡胶垫层2之间为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支撑3和第二支撑4,第一支撑3和第二支撑4均为弧形结构,第一支撑3和第二支撑4的凹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3的凹面上具有活动螺栓套5,所述第二支撑4的凹面上具有螺栓6,螺栓6位于活动螺栓套5内,旋转活动螺栓套5可以啮入或啮出螺栓6,增加或缩小第一支撑3和第二支撑4之间的长度,从而可以调节第一支撑3和第二支撑4的伸展程度,改变吸附层1和橡胶垫层2之间的间距,即可以抬高和下降活动床体;

所述调节垫部分包括粘附在共振仓体底部的屏蔽层7,屏蔽层7的表面涂有屏蔽电磁波的涂料,所述屏蔽层7下表面具有减震凸起8,屏蔽层7下部具有位于地面的避震层9,所述避震层9上具有与减震凸起8对应的凹孔,减震凸起8插置于凹孔,进一步的,所述避震层9上的凹孔与减震凸起8过盈配合,凹孔的深度大于减震凸起8的长度,凹孔的内弧面与减震凸起8的外弧面度数相同,来自地面的振动传导至避震层9的凹孔时,由于凹孔与减震凸起8的配合度高,接触面积大,因此凹孔可以将振动力分散在减震凸起8的各个部位,弱化了振动力。

所述调节垫部分与减震垫部分之间设置有平衡连接部10,所述平衡连接部10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吸附层1和屏蔽层7上,平衡连接部10上还设置有玻璃管,玻璃管内具有有色液体和可视气泡,可通过观察可视气泡得知调节垫部分和减震垫部分的相对高度差距,方便调节缩小高度差。

所述第一支撑3和第二支撑4外围包裹有限位套11,在调节螺栓6和活动螺栓套5后利用限位套11加以固定。

所述屏蔽层7上具有贯通的散热通道12。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操作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