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持取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9544发布日期:2018-07-17 22:1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医用持取钳。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髓核摘除术等骨科手术时常用到髓核钳,其主作为骨科手术中的辅助器具,主要用于取出腐骨及修整骨组织。传统的髓核钳主要固定钳头和活动钳头采用销轴铆接的方式来实现张合,受本身器械尺寸和销轴强度的影响,本类器械在临床手术中,在使用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操作不便,抓持不够牢固,回拉时易产生滑脱现象,这就使得现有的髓核钳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增加手术风险和医疗事故。

公告号为CN1047064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取髓内钉用钳,它包括上钳臂、下钳臂、上钳嘴、下钳嘴、滑杆、螺杆;上钳臂与下钳嘴为一个整体,下钳臂与上钳嘴为一个整体;上钳臂上设有滑槽,滑杆一端与下钳臂相连,且可绕连接处摆动,滑杆另一端设有挡块,滑杆上设有滑锤;螺杆一端与下钳臂相连,另一端穿过滑槽且伸出滑槽端设有螺母;上钳嘴及下钳嘴内侧面沿中心线分别设有上钳嘴槽及下钳嘴槽,且上钳嘴向前伸出呈 L 形,咬合时可包住下钳嘴;上钳嘴及下钳嘴后端设有一通孔;将髓内钉的尾部置于上钳嘴槽及下钳嘴槽内,锁紧螺母,用滑锤撞击挡块使髓内钉从骨质中开松后拔出。

这种取髓内钉用钳虽然可绕髓内钉尾部随意转动,方便操作而又不会松脱,但是只能夹取类似于髓内钉一样带有钉帽的物体,当出现需要夹取带有孔槽类的物件的时候,无法实现稳定的夹取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持取钳,其优点在于可以稳定的实现孔槽类物件的夹取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持取钳,包括两个铰接的钳柄,所述铰接轴位于靠近钳柄长度方向的中心处,所述钳柄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物体的钳头,所述钳头包括与钳柄拆卸连接的夹持部、与夹持部固定连接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夹持部远离钳柄的一端,所述限位部向钳柄的内侧延伸,所述钳柄远离钳头的一端设有锁紧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持取钳的过程中,钳头的夹持部对物体进行有效的夹持工作,被夹持的物体上设有孔槽类似于椎间融合器,在夹持物体的过程中,限位部伸入到孔槽的内部,限位部对被夹持的物体进行进一步的限定工作,对物体实现稳定的夹持工作,在完成夹持工作之后,锁紧装置对夹持钳的状态进行限定,避免夹持钳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撑开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夹持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钳柄靠近钳头的一端设有与夹持部插接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贯穿插入凹槽内的夹持部 。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不同形状或者尺寸的物件时,可以对钳头进行更换工作,有利于保证对物体进行稳定的夹持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夹持钳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其中一个所述钳柄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钳头处,另一个所述钳柄上设有与限位块插接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钳在多次重复使用后,钳柄在铰接轴处会出现松动的情况,铰接轴松动后钳头会出现错位,造成夹持不稳定的情况,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配合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钳头出现错位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与其中一个钳柄内侧铰接的限位螺纹杆、另一个所述钳柄上设有供限位螺纹杆杆穿过的腰形孔、设置在限位螺纹杆上且与腰形孔靠近钳柄外侧的开口抵触的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钳在完成对物件的夹持工作后,将锁紧螺母拧紧与钳柄抵触,通过锁紧螺母与限位螺纹杆对持取钳夹持物体的状态进行有效的限定,避免持取钳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张开而导致夹取物体出现掉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紧螺母靠近腰形孔的一侧设有腰形孔插接配合的限位套,所述腰形孔靠近锁紧螺母的开口处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母在与钳柄抵触时,限位套插入到腰形孔内,同时腰形孔上的倒角有利于限位套快速准确插入,减小了限位螺纹杆在腰形孔内出现晃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螺纹杆远离铰接的一端设有限制锁紧螺母位置的挡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套有利于避免锁紧螺母在旋动的过程中从限位螺纹杆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钳柄远离钳头的一端靠近交接轴处设有防滑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使用夹持钳的过程中,会对钳柄施加一定的压力,钳柄具有一定的弧度会造成手滑的情况,防滑挡块可以有效的避免操作者抓取到靠近钳头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钳柄上设有防滑纹路,所述防滑纹路设置在防滑挡块远离钳头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路增加了操作者手与钳柄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操作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钳柄远离钳头的一端设有交叉弹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叉弹片可以有效的保证了持取钳在不使用的过程中处于张开的状态,在完成夹取物件之后,持取钳在交叉弹片的状态下可以快速有效的张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稳定的实现孔槽类物件的夹取工作;

2、钳头可以拆卸,适用于不同尺寸物件的夹持工作,提高了持取钳的利用率;

3、持取钳在夹持物体的过程中,在锁紧装置的作用下有利于减小出现张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展现医用持取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钳柄;11、凹槽;12、锁紧螺栓;13、防滑挡块;14、防滑纹路;15、交叉弹片;2、铰接轴;3、钳头;31、夹持部;32、限位部;4、锁紧装置;41、限位螺纹杆;411、挡套;42、腰形孔;421、倒角;43、锁紧螺母;431、限位套;5、限位块;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医用持取钳,如图1和2所示,包括两个铰接的钳柄1,铰接轴2位于靠近钳柄1长度方向的中心处,为了有效的实现对物件的夹取工作,在钳柄1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物体的钳头3,钳头3包括与钳柄1拆卸连接的夹持部31、与夹持部31固定连接的限位部32,限位部32位于夹持部31远离钳柄1的一端,所述限位部32向钳柄1的内侧延伸;夹持部31对物体进行有效的夹持工作,被夹持的物体上设有孔槽类似于椎间融合器,在夹持物体的过程中,限位部32伸入到孔槽的内部,限位部32对被夹持的物体进行进一步的限定工作,对物体实现稳定的夹持工作。在钳柄1远离钳头3的一端设有交叉弹片15,交叉弹片15可以有效的保证了持取钳在不使用的过程中处于张开的状态,在完成夹取物件之后,持取钳在交叉弹片15的状态下可以快速有效的张开。

如图1和2所示,钳柄1靠近钳头3的一端设有与夹持部31插接配合的凹槽11,在凹槽11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2,同时锁紧螺栓12贯穿插入凹槽11内的夹持部31。在夹持不同形状或者尺寸的物件时,可以对钳头3进行更换工作,有利于保证对物体进行稳定的夹持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夹持钳的利用率。

如图1和2所示,持取钳在完成对物体的夹持工作之后,为了保证持取钳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持取钳在使用的过程中张开导致夹持的物件出现掉落的情况;在钳柄1远离钳头3的一端设有锁紧装置4,锁紧装置4包括与其中一个钳柄1内侧铰接的限位螺纹杆41、另一个钳柄1上设有供限位螺纹杆41杆穿过的腰形孔42、设置在限位螺纹杆41上且与腰形孔42靠近钳柄1外侧的开口抵触的锁紧螺母43;夹持钳在完成对物件的夹持工作后,将锁紧螺母43拧紧与钳柄1抵触,通过锁紧螺母43与限位螺纹杆41对持取钳夹持物体的状态进行有效的限定,从而避免持取钳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张开而导致夹取物体出现掉落的情况。

如图1和2所示,锁紧螺母43靠近腰形孔42的一侧设有腰形孔42插接配合的限位套431,同时在腰形孔42靠近锁紧螺母43的开口处设有倒角421,锁紧螺母43在与钳柄1抵触时,限位套431插入到腰形孔42内,倒角421有利于限位套431快速准确插入,减小了限位螺纹杆41在腰形孔42内出现晃动的情况。同时在限位螺纹杆41远离铰接的一端设有限制锁紧螺母43位置的挡套411,挡套411有利于避免锁紧螺母43在旋动的过程中从限位螺纹杆41上掉落。

如图1和2所示,夹持钳在多次重复使用后,钳柄1在铰接轴2处会出现松动的情况,铰接轴2松动后钳头3会出现错位,造成夹持不稳定的情况,在其中一个钳柄1上设有限位块5,限位块5靠近钳头3出,另一个钳柄1上设有与限位块5插接配合的限位槽6,通过限位块5与限位槽6插接配合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钳头3出现错位的情况。

如图1和2所示,在钳柄1远离钳头3的一端靠近交接轴处设有防滑挡块13,同时钳柄1上设有防滑纹路14,防滑纹路14设置在防滑挡块13远离钳头3的一侧,操作者在使用夹持钳的过程中,会对钳柄1施加一定的压力,钳柄1具有一定的弧度会造成手滑的情况,防滑纹路14增加了操作者手与钳柄1之间的摩擦力,防滑挡块13可以有效的避免操作者抓取到靠近钳头3的一端。

具体操作过程:操作者首先观察被夹物体的形状和尺寸,来判断需要使用哪种钳头3,在选定好钳头3之后,将锁紧螺栓12拧松并且从夹持部31内分出,取出要更换的钳头3,放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的钳头3,夹持部31放入到凹槽11的内部,重新拧紧锁紧螺栓12并贯穿如夹持部31。将钳头3固定好之后,操作者手持钳柄1使得夹持部31夹持住被夹物体,限位部32伸入到被夹物体的孔槽内,对被夹物体实现进一步的限定,完成夹持工作之后,操作者旋动锁紧螺母43,使得锁紧螺母43与钳柄1抵触,实现对持取钳的夹持工作,保证了持取钳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完成操作之后,将锁紧螺母43拧松不与钳柄1抵触,使得持取钳张开,从而将被夹取物件从持取钳上取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