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头式截骨圆心线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324发布日期:2019-01-08 21:2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臼头式截骨圆心线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截骨方法应用的医疗器械组件。即臼头式截骨圆心线定位器,与臼头式截骨工具装置配套使用。应用于骨科矫形,尤其适用于干骺端截骨矫形手术。



背景技术:

在现有传统技术中,对于骨的畸形矫正限于楔形截骨,牺牲患肢长度,纠正力线,如合并旋转畸形,术中截骨角度测量困难。已有装置很难或不能在不缩短纠正旋转畸形,如在手术过程中角度偏差,则很难纠正,甚至不能达到纠正力线目的,导致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臼头式截骨圆心线定位器。应用该工具可以实现将截骨面做成臼—头对合,根据圆点到圆周距离相等原理,可做到即不缩短肢体长度,又可同时纠正轴向及旋转畸形,简化手术技术,术中灵活纠正角度偏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臼头式截骨圆心线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套筒与连接杆(万象)连接,两个连接杆在中间通过定位框连接,定位固定框上有固定旋钮。

臼头式截骨工具装置,包括一个工具箱,工具箱中包括弧面线锯、中心定位角度器、圆心线定位器、圆点定位万向器、臼面成型器。

术前X光片测量畸形处最外侧至最内侧连线距离。常规手术暴露畸形处,于近端或远端相对正常骨组织处应用中心定位角度器,按力线方向调整力线尺方向,以术前测量值为半径,圆弧面通过畸形最外侧或最内侧与力线交点处为圆心。圆心点克氏针定位。安放圆心线定位器,(近侧端套于圆心点克氏针紧贴骨面,调整角度,使远侧端套筒贴于截骨面远端任意位置即可,锁紧圆心定位器。共安放两枚圆心线定位器。)克氏针通过圆心线定位器远端套筒临时固定后拔除克氏针,保留克氏针孔,保持原有角度情况下,整体移除圆心线定位器。于圆心定位克氏针处安装弧面线锯,充分保护软组织情况下,弧形截骨。于远端保留克氏针孔处按原方向插入克氏针,安放圆心线定位器后,旋转两个圆心线定位器近端套筒于同一方向后,安装圆点定位万向器及臼面成型器,使臼面成型器定点抵于骨臼面最低点,旋转削磨远端截骨面为球凹面,拆除整体装置后。术中直视或透视,再次确认力线方向至完美,固定骨断端。修整截面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此工具充分利用三点式定位法,以克氏针定位处为圆心线,推导出另外两个固定点,截骨后,由两个固定线定推出原圆心线,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连接杆为弧形,套筒与连接杆之间万象连接,固定框也为可调节固定,因手术暴露局限性,使在相对狭窄的术野中方便进行操作,也可更灵活固定于截骨远端任意暴露骨面处。更可于下一步操作时起到支撑远点定位万向器作用,灵活做到一器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臼头式截骨工具装置。

图2是弧面线锯结构简图。

图3是中心定位角度器。

图4是图3俯视平面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6 圆点定位万向器结构简图。

图7是臼面成型器结构简图。

图8是图5使用状态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5,臼头式截骨圆心线定位器40零部件名称如下:套筒22,连接杆23,定位旋钮24,定位框25。

参见图5,臼头式截骨圆心线定位器40包括套筒22,套筒22与连接杆23连接,两个连接杆23在中间通过定位框25连接,定位框25上有定位旋钮24,可调节连接杆23长短 双侧套筒22与连接杆23处均有万向调节,可以转动角度,以适应使用要求。整个装置可以多个组合使用。套筒22插在克氏针、圆点定位万向器41上定位使用。

参见图8,安放圆心线定位器40后, 两枚即可确定方向。因截骨后确定截骨圆心困难,所以,采用三点定位,四点固定法。于截骨前用两个圆心线定位器(共四枚)近端套于固定克氏针,调整方向,远端靠于骨面克氏针临时固定后,拔出临时固定克氏针,保留针道。安放弧面线锯,截骨。截骨后,于截骨远端临时固定克氏针钉道处插入克氏针,按原法安放圆心线固定器, 并套入圆点定位万向器(见图6)此时,原点定位万向器位于原定位克氏针方向,另一面套入另外;两个固定器,形成四点支撑,固定牢固。

参见图1,臼头式截骨工具装置,包括一个工具箱37,工具箱37中包括弧面线锯38、中心定位角度器39、圆心线定位器40、圆点定位万向器41、臼面成型器42。各个工具集于工具箱37内。

参见图2,弧面线锯38。其零部件名称如下:电机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伞齿轮副4,凸轮5,可调式伸缩传动杆6,线锯8,电机按纽9,框架10,固定套筒11,轴12,连杆13,滑套14。

参见图3、4,为中心定位角度器39。零部件名称如下:固定体15,齿轮16,固定爪17,中心轴18,直尺19,克氏针孔20,角度尺21,被截骨头43。

参见图6,零部件名称如下:框架26,横梁27,滑动套28,锁定销钉29,孔30,套体31,定位销32。

参见图7,零部件名称如下:球形磨头34,杆体35,手柄36。

使用步骤:常规手术暴露畸形处,于畸形近端或远端相对正常骨组织处应用中心定位角度器39,按力线方向调整力线尺方向,以术前测量值(畸形处最内侧至最外侧连线距离为半径,圆弧面通过畸形最外侧或最内侧与骨中心线交点确定圆心,圆心点克氏针定位。)通过中心定位角度尺39上的孔钻入克氏针,角度尺上孔有一定厚度,故可使克氏针垂直于选择点骨面。经实践,以畸形处最内侧至最外侧距离为半径最为合理,既可保证截骨后,骨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有利于骨愈合,又可使截骨端不至于过锐导致骨碎裂。安放圆心线定位器40于截骨面远端,圆心线定位器40为万向设计,故可灵活安放于接骨面远端的任何位置,以适应手术中暴露狭小骨面的需要,截骨后还可作为支撑使用。安放时远端套筒要贴骨面,安放后全部锁紧,共安放两个,克氏针通过远端套筒临时固定后保留克氏针孔,拔除克氏针。保持锁紧状态下拆除圆心线定位器40。于圆心定位克氏针处安装弧面线锯38,充分保护软组织情况下,弧形截骨。截骨后于远端保留克氏针孔处再次插入克氏针,安放圆心线定位器40,于两个近端套筒重叠时插入圆点定位万向器41。根据三点定位原理,圆点定位万向器41此时位于截骨弧面圆心线上。圆点定位万向器41另外一头安装两个圆心线定位器40,远端套筒可用克氏针固定于远端暴露骨的任意位置,起到牢固支撑作用。

上面描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