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312发布日期:2019-01-08 21:2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血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进行静脉抽血或者静脉注射以后,通常需要患者自己使用棉签对刺破部位进行一段时间的压迫止血,若压迫时间不足或压迫位置不当,容易导致皮下渗血,并且某些患有肢体残疾的患者也无法独立进行压迫止血。

因此,基于上述缺陷,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对于止血器仍存在研究和改进的需求,这也是目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出发点和动力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缺陷,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充分的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止血器,以解决给患者静脉抽血或者静脉注射以后因压迫时间不足或压迫位置不当导致的皮下渗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止血器,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上压板内侧安装有上衬垫,所述上衬垫对应人体肘部静脉位置设有一药棉圈,所述上压板外侧安装有一计时器;所述下压板内侧安装有下衬垫,所述下衬垫与所述上衬垫位置相对,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合并时,所述上衬垫与下衬垫之间形成肘部容纳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压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两条压脉带。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药棉圈与上衬垫之间设有可拆卸元件。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可拆卸元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衬垫上的尼龙钩带和固定安装在所述药棉圈上的尼龙绒带,所述尼龙钩带与尼龙绒带通过搭扣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紧固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下压板上的螺栓,所述上压板上开设有一容纳所述螺栓的敞口,所述螺栓的螺纹段螺纹连接有螺母。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压板铰链端安装有一限定所述上压板反转角度的限位块。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上衬垫内侧对应人体肘部静脉位置设有一药棉圈,上压板与下压板合并时,能够对静脉抽血或注射后刺破点实现精准按压,避免了按压位置不当;通过上压板上的计时器精确计算按压时间,避免了按压时间不足,杜绝了皮下渗血的发生,也便于操作者观察使用。

(2)由于下压板的侧面安装有压脉带,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捆扎,提高了工作效率。

(3)由于药棉圈可拆卸,能够及时更换药棉,避免了交叉感染,并且更换药棉时只需要拆卸药棉圈即可,节约了耗材。

(4)由于通过螺栓螺母的旋紧和放松,可实现对肘部容纳腔的大小和按压力度的调节,使得该止血器可适用于不同手臂尺寸人群的静脉抽血或注射后刺破点的止血,尤其可帮助手臂残疾的患者完成独立压迫止血。

(5)由于在上压板端部开有一容纳安装于下压板上的螺栓的敞口,能够使得上压板和下压板快捷的合并或者拆开,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6)由于下压板铰链端安装有一限位块,可限制上压板旋转的角度,防止了安装于上压板外侧的计时器在上压板打开后受到磕碰,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药棉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或部件。

图中:1、上压板;101、敞口;2、下压板;3、铰链;4、螺母;5、上衬垫;6、药棉圈;601、缺口;7、尼龙绒带;8、尼龙钩带;9、计时器;10、下衬垫;11、螺栓;12、限位块;13、压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列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列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血器,具体的说,包括上压板1与下压板2,上压板1与下压板2一端通过铰链3连接,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紧固件为安装于下压板上的螺栓11和螺母4。如图3所示,上压板1端部开有一容纳安装于下压板上的螺栓11的敞口101;上压板1内侧有上衬垫5,上衬垫5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药棉圈6。如图4所示,药棉圈6为具有缺口的环形结构,药棉通过缺口塞于药棉圈6的环内,用于压迫刺破点,可以直接更换药棉,当药棉圈6损坏或者被污染后,可以将药棉圈6拆卸更换,上衬垫5与药棉圈6通过尼龙钩带7和尼龙绒带8进行搭扣连接,尼龙钩带7位于上衬垫5表面,尼龙绒带8位于药棉圈6背面,便于调整药棉圈6的位置,以适用不同刺破点的人群使用。

上压板1外侧安装有一计时器9,用于计算按压时间;下压板2内侧有下衬垫10,下压板2一端安装有螺栓11,螺栓11的螺纹段朝上设置,位置与敞口101相对应,下压板2另一端安装有限位块12,用于限定上压板1的反转角度,通常,限位块12上具有一个与限位块12上表面成45度的斜面,能够使得上压板1最大反转135度,不至于使得计时器9碰撞到桌面或者本止血器的使用平面上,下压板2侧面安装有压脉带13。

抽血前旋开止血器的螺栓11与螺母4,使上压板1和下压板2呈张开状,将患者的肘部置于下压板2的下衬垫10上,并用压脉带13对患者的肘部待刺破点上方5-10公分位置进行捆扎,然后进行静脉抽血或静脉注射,待拔出针头前,翻转上压板1,使下压板2上的螺栓11进入上压板1上的敞口101,使上压板1与下压板2闭合形成肘部容纳腔,确保药棉圈6覆盖刺破点后,用手捏紧上压板1和下压板2的紧固件侧,拔出针头后,快速旋紧安装于螺栓11上的螺母4,对旋紧力度进行适当调节后,按下计时器9上的计时按钮。由此实现了对静脉抽血或注射后刺破点按压位置的精准按压和对按压时间的精确控制,避免了皮下渗血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可通过螺栓11与螺母4的旋紧和放松对肘部容纳腔的大小和按压力度进行调节,使该止血器可适用于不同手臂尺寸人群的静脉抽血或注射后的止血,尤其可帮助手臂残疾的患者完成独立按压止血,同时由于可更换药棉圈6,使止血器可重复使用,节省了耗材,同时由于下压板2铰链端安装有限位块12,可限制上压板1旋转的角度不超过135度,防止了安装于上压板1外侧的计时器9在止血器打开后受到磕碰。

尽管为了举例和描述之目的,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和附图所示结构及处理过程。但这些并非是详尽的描述,也不能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局限于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做出多种修改和变化,而这些所有的修改和/或变化都包括在如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并不脱离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