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内三维扫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897发布日期:2019-03-08 17:48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口内三维扫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内三维扫描系统。



背景技术:

口内三维扫描系统近年来受到口腔医学重点关注,与传统的口外扫描模型(主要是扫描牙齿模型)相比,口内三维扫描更为方便,大幅度提高了牙科病患者的就诊舒适度。德国的西诺德公司和丹麦的3Shape公司已经开发出能够适用于临床的口内三维扫描系统。一般情况下,口内三维扫描系统主要包括相互连接的口内三维扫描仪和计算机两个部分,口内三维扫描仪可伸入患者的口腔内部,实时扫描患者牙齿及周边组织,并将扫描获得的三维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用于对接收到的三维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现有技术中,口内三维扫描仪的功能按键(例如开关或其他操作按键)通常为位于扫描仪固定位置上的机械式或触控式按键,这导致以下技术问题:

1、医生在使用扫描仪时,按键操作不方便。口内三维扫描仪为小巧的设备,且其设置的按键相对较小,操作不便。而且,扫描仪额光学扫描口朝着单一方向,在对牙齿及周边组织进行扫描时,需要对翻转扫描仪(因为牙齿分别位于上颌和下颌),从而使得扫描仪的按键和操作者手指的相对位置发生明显变换,即在扫描仪上无法确定一个合适的按键位置,使得操作者的使用最为方便。

2、将功能按键设置在扫描仪上,使得扫描仪上必须设置有按键及其信号处理装置,不利于扫描仪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内三维扫描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计算机连接的可穿戴式话筒;其中,

所述话筒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输入,并将输入的语音传输给计算机;

所述计算机用于将语音转换为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传输给扫描仪;

所述扫描仪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根据所述控制命令执行操作,所述扫描仪内不设置将语音转换为控制命令的装置。

优选的,所述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表面没有机械按键或者触控按键。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扫描仪基座,所述扫描仪基座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接口;其中,第一接口用于连接所述计算机,第二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第三接口用于连接所述扫描仪;其中,所述第三接口通过复合线连接所述扫描仪,所述复合线包括USB线和电源线,所述扫描仪还包括适应于所述复合线的接口电路。

优选的,所述话筒与所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为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连接为蓝牙、红外、ZigBee、WIFI之任一。

优选的,所述计算机和手持式三维扫描仪之间的连接为USB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耳机,用于接收计算机反馈的语音转换成功与否的提示。

优选的,所述复合线还包括信号线。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可穿戴式话筒作为语音命令的输入装置,使得扫描仪上不需要设置机械按键或触控按键,从而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口内三维扫描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扫描仪的形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口内三维扫描系统1,包括扫描仪10、计算机20和话筒30,其中扫描仪10和计算机20通信连接,话筒30和计算机20也通信连接。优选的,扫描仪10为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话筒20为可穿戴式话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话筒30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输入,并将输入的语音传输给计算机20;计算机20用于将语音转换为控制命令(例如“开始扫描”、“停止扫描”、“删除当前扫描数据”等等),并将控制命令传输给扫描仪10;扫描仪10接收控制命令,并根据控制命令执行操作。优选的,控制命令为文本形式的控制命令,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现有技术中存在将语音转换为文本成熟的解决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不再对语音转换为文本的具体方式进行赘述。

实际使用中,操作者(一般为牙科医生)戴上话筒30,通过话筒30将语音输入到计算机20,并由计算机20将语音转换为控制扫描仪的控制命令,从而控制扫描仪10在患者口腔内进行操作。由于可以使用语音控制扫描仪10,因此使得操作者的操作非常方面

可选的,扫描仪10上也可以设置机械式或触控式的功能按键,以保证作为语音命令的备份。但是优选的,扫描仪10上不设置功能按键,从而节约扫描仪10的空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选择由扫描仪10接收话筒30的语音输入,并将语音转换为控制命令。但是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进一步节约扫描仪10的空间,优选由计算机20负责将语音转换为控制命令,而扫描仪10上不再设置将语音转换为控制命令的装置(例如转换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口内三维扫描系统1还包括扫描仪基座40,基座40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接口;其中,第一接口用于连接计算机20,第二接口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第三接口用于连接所述扫描仪10。

优选的,基座40和计算机20之间通过USB线通信连接,尤其是支持USB3.0的USB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基座40和扫描仪10之间通过复合线50连接。如图2所示,复合线50至少包括多根电源线52,USB线54,屏蔽网56和绝缘皮58。扫描仪10具有较大的峰值功率,该功率超过USB3.0所能够提供的最大功率,因此无法使用USB线进行供电。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得扫描仪10能够有效工作,需要将扫描仪10连接到外接电源,同时,扫描仪10获得扫描数据仍将通过USB线传输到计算机20。可以看出,如果使用标准电缆,扫描仪10至少需要连接两根线,一根USB线连接到计算机20,另一根电源线连接到电源。两个线的设计使得操作者容易磕绊,也影响美观。为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40和复合线50,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基座40内部,连接到计算机20的USB线与复合线50中的USB线54通信连接,连接到电源的电源线与复合线50中的电源线52电连接。此外,扫描仪10适应性的包括与复合线50配套的接口电路,从而将扫描仪需要外接两个线调整为只需要外接一根线。优选的,复合线50中还可以包括信号线。

优选的,扫描仪10的形状如图3所示,基座的形状如图4所示。

优选的,计算机20和话筒30之间采用无线通信连接以使得操作者的移动范围不熟有限连接的羁绊。无线连接包括但不限于例如蓝牙、红外、ZigBee、WIFI之任一种连接方式,但是更优选的,使用蓝牙进行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口内三维扫描系统1还包括与计算机20通信连接的耳机,耳机用于接收计算机20反馈的语音转换成功与否的提示。例如,当计算机20将语音成功转换为控制命令时,向耳机发送“转换成功”的语音,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特定的提示音;当计算机20没有将语音成功转换为控制命令时,向耳机发送“转换失败”或“再次输入语音”的语音,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特定的不同于转换成功提示音的提示音。优选的,耳机和话筒为一体式的蓝牙耳机话筒。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