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道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6896发布日期:2019-01-15 23:0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肠道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肠道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结肠镜是目前能直观检测结肠状态的专用医疗器械,肠镜检查前需进行肠道的清洁工作,以确保肠镜所观察的患处准确、清晰,患者需要口服腹泻的药物,在药物作用下排泄出秽物,如果不满足肠镜检查要求,需要多次重复该步骤,这一过程为患者生理、心里均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与此同时,多次服用药物,会产生腹部不适,痉挛性腹痛等副作用,一些特别症状的患者,如下消化道出血、急性肠梗阻等患者,并不适用服用腹泻药物来清洗肠道。

针对上述状况,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对肠道清洗装置做出了改进,如专利号为CN200610166881.X(公开公告号为CN101199874A)的中国实用新型就披露了一种《结肠冲洗机》,该装置通过气泵使气囊充气,在回肠末端和肛门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再向结肠内注清水,使其充盈后排出废水,通过水流连续冲洗,使结肠内壁达到清洁的目的。但是,该装置的冲水方向较为单一,只能从管路正前方冲水,出水方向使得该设备效率较低,不能对肠道进行有针对性、彻底地清洁;又如专利号为CN200580001804.2(公开公告号为CN1905832A)的中国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内窥镜,例如结肠镜,以及其所采用的清洗方法》,该装置通过在总出水口附近设置多个横向水出口,使得水流不仅可以沿管路向正前方喷射,还可以沿管路切面方向喷射。虽然该设备增加了肠道的清洗方向,使得肠道清洗更加方便,效果有所提升,但是该装置依然固定了出水方向,喷射死角使得肠道无法彻底的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全方位彻底清洁肠道的肠道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肠道清洗装置,包括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本体的出水端口上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具有端面和沿所述端面向所述管本体延伸的环状侧壁,所述端面和环状侧壁围合形成连通所述管本体的内腔的空腔;为便于水流流出,优选地,所述环状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通孔,所述端盖通过驱动组件能转动地连接所述管本体。

为实现端盖相对于管本体的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环状侧壁上的支架以及支撑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叶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的连杆和设置于支架轴心的支架座,所述连杆一端连接于环状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架座。

更好地,所述环状侧壁与管本体之间择一设有环形凹槽和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可能转动的容置在环形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的端盖可旋转的与管本体相连接,水流经由端盖改变方向由端盖上的通孔流出,同时端盖在叶轮的带动下,相对于管本体转动,使得由小孔出来的水流在旋转的作用下转变为向四周喷射,改变了传统肠道清洗装置清洗角度固定的问题,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洗肠道中的秽物,使结肠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为一种肠道清洗装置,包括管本体1,管本体1的出水端口上设有端盖2,端盖2具有端面21和沿端面21向管本体1延伸的环状侧壁22,端面21和环状侧壁22围合形成连通管本体1的内腔的空腔23;环状侧壁22上开设有连通空腔23的通孔24,端盖2通过驱动组件3能转动地连接管本体1。

能够将水流的动力加以利用实现端盖2转动的驱动组件3可以有不同结构,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包括连接在环状侧壁22上的支架31以及支撑设置在支架31上的叶轮32。

本实施例中,支架31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的连杆311和设置于支架轴心的支架座312,连杆311一端连接于环状侧壁22,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架座312,叶轮32固定支撑在支架座312上。

端盖2与管本体1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相对旋转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环状侧壁22上设有环状凸缘5,管本体1上设有环形凹槽4,所述环状凸缘5可能转动的容置在环形凹槽4内。

使用时,水流经由管本体1到达端盖2,水流冲击端盖2内的叶轮32,叶轮32受力转动,从而驱动端盖2相对于管本体1转动,从而带动环状侧壁22上的通孔24转动,端盖2使得经由通孔24喷出的水流旋转喷洒,实现肠道全方位的彻底清洗,如果遇到较难清理的部分,可以使端盖2在该处停留时间加长,进而针对性的清理污秽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