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伤镇痛快速康复药线引流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178发布日期:2019-10-13 01:3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伤镇痛快速康复药线引流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属于一种治疗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创伤镇痛快速康复药线引流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国外对外科手术的治疗非常精致,临床医师手术非常完美成功,但因术后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甚至患者致命的病例时有发生,在各级医院并不是少数。很多外科医生都面临手术成功,治疗失败甚至患者致命的尴尬局面。而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兼顾,如术后阿片类镇痛技术虽然止痛好但副作用大,且起不到外科创伤快速愈合作用。为解决上述困扰医患双方自人类开展外科手术以来,术后创面愈合慢,伤口疼痛和术后肠粘连等问题,特别是可能引起术后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和肺不张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并发症,

目前,亟需一种外科创伤镇痛快速康复药线引流的治疗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伤镇痛快速康复药线引流治疗仪,该治疗仪能够用于使血流速度加快、预防深静脉血栓、促进术后创面快速康复愈合,助呼吸功能恢复装置帮助术后肺功能恢复,减少肺不张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创伤镇痛快速康复药线引流治疗仪,所述治疗仪包括一控制台及与所述控制台连接的治疗单元,所述治疗单元为以下6种治疗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

第一治疗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和用于经皮给药治疗的第一电能医用敷贴装置;

第二治疗单元,包括空气压力变换气动治疗装置、第二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局部碳纤维加热控温系统;所述第二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与所述控制台连接,所述空气压力变换气动治疗装置、所述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和所述局部碳纤维加热控温系统均与所述第二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连接;

第三治疗单元,包括电能穿刺针组件、药线引流装置和负压引流装置、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所述电能穿刺针组件和所述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台连接,所述药线引流装置和负压引流装置均与所述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连接;

第四治疗单元,包括湿化药化和加温热化吸入装置及气管纤维显示器负压传感吸痰装置;所述湿化药化和加温热化吸入装置及气管纤维显示器负压传感吸痰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台连接;

第五治疗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正压吹气吹氧装置及自主呼出肺部气体煅炼器,所述正压吹气吹氧装置与所述控制台连接;

第六治疗单元,包括连接的按支气管解剖走向的背心气压按摩器和加温装置及用于肺部电能医用敷贴装置,所述背心气压按摩器与所述控制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台包括控制芯片、线路板及金属连接线;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线路板上的金属连接线与各个所述治疗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能医用敷贴装置包括第一医用膏贴、高分子导电胶、导电膜、及金属线;所述第一医用膏贴通过所述高分子导电胶粘结在所述导电膜上,所述导电膜与所述金属线连接;

在所述第一治疗单元中,所述第一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能医用敷贴装置中的所述金属线连接;

所述第一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包括直流低中频线路板;

其中,所述第一医用膏贴以医用热溶胶为基质,添加利多卡因,双氯灭痛。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压力变换气动治疗装置包括空气压入机、多囊空气袋、气管;所述空气压入机、所述气管及所述多囊空气袋依次连接;

所述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包括第二医用膏贴、高分子导电胶、导电膜、及金属线;所述第二医用膏贴通过所述高分子导电胶粘结在所述导电膜上,所述导电膜与所述金属线连接;

所述局部碳纤维加热控温系统包括碳纤维丝及与其连接的金属导联线;

在第二治疗单元中,所述第二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局部碳纤维加热控温系统的金属导联线及所述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的金属线连接;其中,所述局部碳纤维加热控温系统设置在所述多囊空气袋远离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设置在所述多囊空气袋靠近人体的一侧;

所述第二医用膏贴以医用热溶胶为基质,添加阿司匹林、三七。

进一步地,在第三治疗单元中,所述电能穿刺针组件包括小针刀、金属连接线;所述金属连接线一端与所述控制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小针刀连接;

在所述第三治疗单元中,所述药线引流装置由毛细药线引流治疗管集结成片状而构成,所述毛细药线引流治疗管下部还设置有供氧管装置,与医用吸水棉一起覆盖创面;所述负压引流装置为电能负压辅助愈合器,通过透气保水膜覆盖所述毛细药线引流治疗管,所述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设置在所述电能负压辅助愈合器的正负电极两侧;

所述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包括第三医用膏贴、高分子导电胶、导电膜、及金属线,所述第三医用膏贴通过所述高分子导电胶粘结在所述导电膜上,所述导电膜与所述金属线连接;

所述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中的第三医用膏贴以医用吸水棉,医用热溶胶为基质,添加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铁离子,氯离子,维生素;所述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中的金属线与所述控制台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四治疗单元中,所述湿化药化和加温热化吸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芯片控制线路板、涡轮风扇、湿化罐、雾化器;涡轮风扇通过导管依次与湿化罐,雾化器,呼吸管相连,所述湿化罐内加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所述湿化罐的罐底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线圈;

所述气管纤维显示器负压传感吸痰装置包括第二芯片控制线路板、与所述第二芯片控制线路板连接的显示屏和纤维管、与所述纤维管连接的针孔摄像头、与所述第二芯片控制线路板连接的负压泵、负压瓶、吸痰器和吸痰管;所述负压泵、负压瓶、吸痰器和吸痰管依次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针孔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在第五治疗单元中,所述芯片控制正压吹气吹氧装置包括第三芯片控制线路板、吹风机、呼吸频率调节器、马达、一腔转向轮、四腔气管、供氧管、呼出管、和呼出煅炼球;其中,所述第三芯片控制线路板、吹风机、呼吸频率调节器、马达依次连接,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一腔转向轮的转动,所述吹风机通过连接管向所述一腔转向轮吹风吹氧,当所述一腔转向轮的出风口与所述四腔气管腔的四周设置任意一个气体入口连通时,气体通过供氧管正压吹入肺部;并且所述呼出管和所述呼出煅炼球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六治疗单元中,所述肺部电能医用敷贴装置包括肺部敷贴、高分子导电胶、导电膜、及金属线,所述肺部敷贴通过所述高分子导电胶粘结在所述导电膜上,所述导电膜与所述金属线连接;

按重量比计,所述肺部敷贴中各组分重量配比为:热溶胶30份、黄芪10份、木鳖子10份、苍术10份、沉香5份、白芥子3份、二丑10份、细辛5份、天竹黄5份、干姜15份、仙灵脾10份、延胡索5份、小茴香10份、桔梗10份、陈皮15份、川贝15份、冬花10份;所述肺部电能医用敷贴装置通过其中的所述金属线与所述控制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台与所述治疗单元通过金属扣或金属导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仪中,第一治疗单元通过第一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电麻神经,并通过经皮给止痛药(利多卡因,双氯灭痛),进一步达到止痛效果;开发了除静脉,口服,椎管给药的临床最新术后止痛愈合新技术,不仅能达到止痛效果,还能很好的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及治疗术后严重并发症,这是静脉、口服、椎管等止痛给药所不能达到的;特别是针对快速康复愈合和治疗术后并发症,为手术患者早期轻松下床活动提供了条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仪中,第二治疗单元中的空气压力变换气动治疗装置,使电能转化为动能和气压,使血流速度加快,预防静脉血栓,并通过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经皮给药(阿司匹林、三七),其中,阿斯匹林能减少血小板聚集,三七能活血散瘀;进一步预防深静脉血栓。助呼吸功能恢复装置帮助术后肺功能恢复、减少肺不张;

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仪中,第三治疗单元中通过电动小针刀清除溃烂组织和扩创,充分引流后由电能负压辅助愈合器及毛细药线引流管集结成片状和供氧管装置,两侧设正负极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膏贴医用吸水棉,医用热溶胶混配,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铁离子,氯离子,维生素,覆盖创面。通过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铁离子等正电荷覆盖创面,在电治疗情况下及负压和药线引流治疗毛细管吸引作用下发生内引流,使血液循环时吸引带负电荷促生长蛋白酶,生长因子等向正电荷覆盖的创面聚集,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开创电能负压正电荷毛细药线覆盖创面,全球临床最新伤口愈合新技术。为临床难治性伤口溃烂如褥疮、糖尿病皮肤溃烂提供最佳愈合环境,供氧管装置使创面血液含氧浓度增加,增加活性,碳纤维丝及套管用于扩张闭塞血管,促进创面血供。

主要用于临床难治性伤口溃烂,达到促进外科创面快速康复愈合、使临床上非常难治的伤口溃烂如褥疮、糖尿病皮肤溃烂愈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仪中第四治疗单元包括湿化药化和加温热化呼入装置及气管纤维显示器负压传感吸痰装置;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具有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通过雾化,湿化,热化呼入肺部气管内达到化痰作用,负压传感吸痰装置在显示屏直视下去除气管内的阻塞物。用于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预防肺不张。

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仪中第五治疗单元,用于人工呼吸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仪中第六治疗单元,肺部电能医用敷贴装置能够温肺化痰利气,可调理呼吸功能。并通过背心气压功力器对肺部的压力,自主排出肺部阻塞物。

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仪提供了除静脉,口服,椎管给药的临床最新术后止痛愈合新技术。并且该治疗仪的第三治疗单元提供了电能负压正电荷覆盖创面,临床最新伤口愈合新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创伤镇痛快速康复药线引流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四治疗单元中湿化药化和加温热化呼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四治疗单元中气管纤维显示器负压传感排痰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控制台、2.第一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3.第一电能医用敷贴装置、4.第二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5.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6.空气压力变换气动治疗装置、7.局部碳纤维加热控温系统、8.电能穿刺针组件、9.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10.负压引流装置、11.药线引流装置、12.湿化药化和加温热化呼入装置、13.气管纤维显示器负压传感排痰装置、14.包括正压吹气吹氧装置、15.自主呼出肺部气体煅炼器;16.按支气管解剖走向的背心气压动力器和加温装置、17.用于肺部电能医用敷贴装置、18.第一芯片控制线路板、19.涡轮风扇、20.湿化罐、21.加热线圈、22.导管、23.雾化器、24.呼吸管、25.第二芯片控制线路板、26.显示屏、27.纤维管、27.纤维管、28.针孔摄像头、29.负压瓶、30.负压泵、31.吸痰器、32.吸痰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 1 所示,一种创伤镇痛快速康复药线引流治疗仪,所述治疗仪包括一控制台1及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台连接的治疗单元,所述治疗单元包括:

第一治疗单元,包括第一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2和用于经皮给药治疗的第一电能医用敷贴装置3;

第二治疗单元,包括空气压力变换气动治疗装置6、第二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4、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5、局部碳纤维加热控温系统7;

第三治疗单元,包括电能穿刺针组件8、药线引流装置11和负压引流装置10、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9;

第四治疗单元, 包括湿化药化和加温热化吸入装置12及气管纤维显示器负压传感吸痰装置13;

第五治疗单元,包括芯片控制正压吹气吹氧装置14、自主呼出肺部气体煅炼器15;

第六治疗单元,.按支气管解剖走向的背心气压按摩器和加温装置16和用于肺部电能医用敷贴装置17。

所述控制台包括控制芯片、线路板、及金属连接线;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线路板上的金属连接线与各个所述治疗单元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能医用敷贴装置3包括第一医用膏贴、高分子导电胶、导电膜、及金属线;所述第一医用膏贴通过所述高分子导电胶粘结在所述导电膜上,所述导电膜与所述金属线连接;

在所述第一治疗单元中,所述第一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2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台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能医用敷贴装置3中的所述金属线连接;

所述第一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包括直流低中频线路板,能够输出脉冲电流,以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其中,所述第一医用膏贴以医用热溶胶为基质,添加利多卡因,双氯灭痛。

所述空气压力变换气动治疗装置6包括空气压入机、多囊空气袋、气管;当使用时,所述空气压入机将空气通过所述气管压入所述多囊空气袋;

所述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5包括第二医用膏贴、高分子导电胶、导电膜、及金属线;所述第二医用膏贴5通过所述高分子导电胶粘结在所述导电膜上,所述导电膜与所述金属线连接;

所述局部碳纤维加热控温系统7包括碳纤维丝、温度传感器、金属导联线;

在第二治疗单元中,所述第二电能转换电刺激装置4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局部碳纤维加热控温系统7的金属导联线及所述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5的金属线连接;其中,所述局部碳纤维加热控温系统7设置在所述多囊空气袋远离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电能医用敷贴装置5设置在所述多囊空气袋靠近人体的一侧;

所述第二医用膏贴以医用热溶胶为基质,添加阿司匹林、三七。

在第三治疗单元中,所述电能穿刺针组件8包括小针刀、金属连接线;所述金属连接线一端与所述控制台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小针刀连接;

在所述第三治疗单元中,所述药线引流装置11由毛细药线引流治疗管集结成片状而构成,所述毛细药线引流治疗管下部还设置有供氧管装置,覆盖创面;所述负压引流装置为电能负压辅助愈合器10,通过透气保水膜覆盖所述毛细药线引流治疗管,所述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9设置在所述电能负压辅助愈合器的正负电极两侧;

所述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9包括第三医用膏贴、高分子导电胶、导电膜、及金属线,所述第三医用膏贴通过所述高分子导电胶粘结在所述导电膜上,所述导电膜与所述金属线连接;

所述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9中的第三医用膏贴以医用吸水棉,医用热溶胶为基质,添加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铁离子,氯离子,维生素;所述第三电能医用敷贴装置9中的金属线与所述控制台1连接。

第四治疗单元, 包括湿化药化和加温热化呼入装置12及气管纤维显示器负压传感排痰装置13;

所述湿化药化和加温热化吸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芯片控制线路板18、涡轮风扇19、湿化罐20、雾化器23;涡轮风扇19通过导管22依次与湿化罐20,雾化器23,呼吸管24相连,所述湿化罐20内加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所述湿化罐20的罐底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线圈21;

所述气管纤维显示器负压传感吸痰装置包括第二芯片控制线路板25、与所述第二芯片控制线路板连接的显示屏26和纤维管27、与所述纤维管27连接的针孔摄像头28、与所述第二芯片控制线路板连接的负压泵30、负压瓶29、吸痰器31和吸痰管32;所述负压泵30、负压瓶29、吸痰器31和吸痰管32依次连接,所述显示器26用于显示所述针孔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信息;并所述第二芯片控制线路板控制负压泵30,排痰器31也可在显示屏26直视下去除气管内的阻塞物。

第五治疗单元,包括芯片控制正压吹气吹氧装置14、自主呼出肺部气体煅炼器15;

所述芯片控制正压吹气吹氧装置包括第三芯片控制线路板、吹风机、呼吸频率调节器、马达、一腔转向轮、四腔气管、供氧管、呼出管、和呼出煅炼球;其中,所述第三芯片控制线路板、吹风机、呼吸频率调节器、马达依次连接,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一腔转向轮的转动,所述吹风机通过连接管向所述一腔转向轮吹风吹氧,当所述一腔转向轮的出风口与所述四腔气管腔的四周设置任意一个气体入口连通时,气体通过供氧管正压吹入肺部;并且所述呼出管和所述呼出煅炼球连接,在使用时所述呼出管与病人嘴部连接。呼出管,呼出煅炼球的呼出频率与吹入一致。

第六治疗单元,所述肺部电能医用敷贴装置包括肺部敷贴、高分子导电胶、导电膜、及金属线,所述肺部敷贴通过所述高分子导电胶粘结在所述导电膜上,所述导电膜与所述金属线连接;

按重量比计,所述肺部敷贴中各组分重量配比为:热溶胶30份、黄芪10份、木鳖子10份、苍术10份、沉香5份、白芥子3份、二丑10份、细辛5份、天竹黄5份、干姜15份、仙灵脾10份、延胡索5份、小茴香10份、桔梗10份、陈皮15份、川贝15份、冬花10份;以上配方可温肺化痰利气,可调理呼吸功能。

所述肺部电能医用敷贴装置通过其中的所述金属线与所述控制台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