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伤消肿用新型冷激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570发布日期:2019-03-15 19:4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创伤消肿用新型冷激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伤消肿用新型冷激包。



背景技术:

创伤指的是机械因素给人体组织或器官造成的破坏情况,例如疼痛、肿胀等,在发生这种情况时,一般均需要进行冷激冰敷操作,以达到降低组织创伤程度和加快组织修复的目的。目前常见的冷激冰敷方式主要是用毛巾将冰袋固定在创伤位置,已进行冷激冰敷操作,但是该操作存在固定效果差,冷激冰敷贴合程度低以及有效时间短的问题。

专利公告号为CN 205459319U、公告日为2016.08.1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冰袋,包括冰袋本体,冰袋本体内装有蓄能材料,冰袋本体内部设有气囊,气囊上设有与外界相连的外接管,外接管上设有气阀,外接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充气装置,气囊设于冰袋本体的中部,气囊的任意相对的两边与冰袋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且固定状态下两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平铺状态下两边之间的距离,冰袋本体上至少一对相对的边上设有用于固定绑扎的连接件。

但是该实用新型中的医用冰袋存在冷激冰敷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伤消肿用新型冷激包,其能通过在外包装上设置内层冷激包以及隔热层的方式,完成消肿用冷激操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效,冷激操作方便以及冷激消肿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创伤消肿用新型冷激包,包括用于捆扎固定在创伤部位的外包装,设置在所述外包装内部并用于对所述创伤部位进行冷激消肿的内层冷激包,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包装外侧面上并通过提高隔热效果的方式以用于延长所述内层冷激包有效冷激时间的隔热层。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内层冷激包包括两层主体膜,设置在所述主体膜边部并用于封闭两层所述主体膜之间空间的封闭用侧边,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膜上通过热压粘结方式以用于分隔形成冷激腔室的分隔用内边,所述冷激腔室内设有蓄冷剂。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冷激腔室向两侧凸出设置,所述冷激腔室厚度为两层所述主体膜厚度之和的10-30倍。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包装包括包装主体,设置在所述包装主体内并用于容纳放置所述内层冷激包的包装内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包装主体侧边上并用于在所述创伤部位进行捆扎固定的固定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包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包装内腔开口处并用于封盖所述包装内腔的封盖层,所述封盖层三边固定设置在所述包装主体上,并设有朝向所述包装内腔开口方向设置的封盖层开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封盖层开口宽度大于所述包装内腔开口,所述包装内腔的长度为所述包装主体长度的80-90%。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带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包装主体侧边上的两组固定带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主体上靠近活动端一侧的粘结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关于所述包装主体对角线呈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带主体的侧边均平齐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隔热层包括隔热片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隔热片主体四个端角部上并用于粘结固定在所述外包装外侧面上的隔热片粘结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隔热片主体包括位于两侧的单层隔热片区,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单层隔热片区之间用于加强隔热并展开以扩大隔热有效面积的多层隔热片区,所述多层隔热片区内设有用于粘结并保持所述多层隔热片区折叠效果的第二隔热片粘结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包装上设置内层冷激包以及隔热层的方式,完成消肿用冷激操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效,冷激操作方便以及冷激消肿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层冷激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封盖层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凸出弹性块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热片主体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以及附图5所示,一种创伤消肿用新型冷激包,包括用于捆扎固定在创伤部位的外包装1,设置在所述外包装1内部并用于对所述创伤部位进行冷激消肿的内层冷激包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包装1外侧面上并通过提高隔热效果的方式以用于延长所述内层冷激包2有效冷激时间的隔热层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冷激包2起到主要的冷激消肿效果,而所述外包装1用于将所述内层冷激包2有效地捆绑固定在所述创伤部位,保证冷激消肿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隔热层3用于减缓所述内层冷激包2的融化速度,延长有效冰敷时间,进一步保证冷激消肿效果,其中所述隔热层3的材料包括高反射率的锡箔材料以及传统的玻璃纤维类隔热材料。

所述内层冷激包2包括两层主体膜201,设置在所述主体膜201边部并用于封闭两层所述主体膜201之间空间的封闭用侧边20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膜201上通过热压粘结方式以用于分隔形成冷激腔室203的分隔用内边204,所述冷激腔室203内设有蓄冷剂20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冷激包2中起到冷激效果的是若干个小而齐整的所述冷激腔室203,使得相对于现有的整个冰块进行冰敷,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内层冷激包2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任意弯曲角度与所述创伤部位进行贴合,例如腿部、膝盖以及颈部等需要大力弯曲的部位,使得所述内层冷激包2具有贴合全面,冷激效果好的优点。

另一方面,所述蓄冷剂205预先放置在已经封闭的所述主体膜201之间,通过所述分隔用内边204处的热压粘结工艺,使得原本整块的冰敷用冰块能够分为若干个小块,满足所述冷激包弯曲贴合的要求。

而所述蓄冷剂205包括水,用于降低凝固点的硫酸钠,以及用于延缓融化、提高蓄冷能力的保水剂,通过以上配方来保证基本的冷激冰敷效果。

所述冷激腔室203向两侧凸出设置,所述冷激腔室203厚度为两层所述主体膜201厚度之和的10-30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蓄冷剂205在未结冻之前,厚度为两层所述主体膜201厚度之和的10-15倍,结冻之后为两层所述主体膜201厚度之和的25-30倍,通过凸出设置的方式,保证所述蓄冷剂205的量充足,延长冷激冰敷时间。

所述外包装1包括包装主体101,设置在所述包装主体101内并用于容纳放置所述内层冷激包2的包装内腔102,以及设置在所述包装主体101侧边上并用于在所述创伤部位进行捆扎固定的固定带1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内腔102用于放置所述内层冷激包2,而且所述包装内腔102靠近贴合侧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卡合凹凸的所述内层冷激包2的凸出弹性块105,所述凸出弹性块105线性排列,卡合设置在所述分隔用内边204处的凹槽内,使得所述内层冷激包2在所述包装内腔102内放置稳固,不会轻易发生偏移滑动的问题。

所述外包装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包装内腔102开口处并用于封盖所述包装内腔102的封盖层104,所述封盖层104三边固定设置在所述包装主体101上,并设有朝向所述包装内腔102开口方向设置的封盖层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内腔102与所述封盖层104的两个开口相向设置,并且所述包装内腔102的开口位于内侧,通过所述封盖层104的外侧封盖动作,保证所述内层冷激包2不会轻易滑出。

所述封盖层开口宽度大于所述包装内腔102开口,所述包装内腔102的长度为所述包装主体101长度的80-9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内腔102以及所述封盖层104的中部封边分别位于所述包装主体101的两侧,两者整体长度与所述包装主体101长度相等,保证所述包装内腔102具有内部空间较大的优点,方便所述内层冷激包2的放置。

所述固定带103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包装主体101侧边上的两组固定带主体103a,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主体103a上靠近活动端一侧的粘结片103b。关于所述包装主体101对角线呈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带主体103a的侧边均平齐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对角线对称的两条所述固定带主体103a进行斜向的捆绑或者通过所述粘结片103b进行粘结固定,使得所述固定带103在固定后具有交叉捆绑、固定有效面积大的优点。

所述隔热层3包括隔热片主体301,以及设置在所述隔热片主体301四个端角部上并用于粘结固定在所述外包装1外侧面上的隔热片粘结带3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片主体301的四个端角部粘结固定在所述外包装1外侧面上,所述隔热片主体301通过高反射或者高隔热的方式,达到隔热并延迟融化的效果,提高所述冷激包的冷激冰敷效果。

所述隔热片主体301包括位于两侧的单层隔热片区301a,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单层隔热片区301a之间用于加强隔热并展开以扩大隔热有效面积的多层隔热片区301b,所述多层隔热片区301b内设有用于粘结并保持所述多层隔热片区301b折叠效果的第二隔热片粘结带301c。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冷激包用于膝盖等弯曲幅度较大位置时,所述包装主体101由于是树脂材料,可以进行相应地弯曲,但是所述隔热片主体301用于需要进行隔热操作,所以延展性一般较差,所以所述多层隔热片区301b配合所述第二隔热片粘结带301c的方式,使得所述隔热片主体301在不用拉伸弯曲时,进行中部多层加强隔热效果,而在需要进行弯曲延展时,打开所述第二隔热片粘结带301c、展开所述多层隔热片区301b,进行大面积的隔热操作,进一步保证了所述隔热片主体301的隔热有效性、实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