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0674发布日期:2018-11-20 19:24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器,特别涉及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背景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120个婴儿中有1个有先天性心脏病,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不严重,发病率约占存活婴儿的0.4%~0.8%,未经治疗者,约34%可在生后1个月内死亡,由于复合畸形或病情严重者常在生后早期夭亡,各年龄期所见的先心病病种有所不同,据国内外资料统计,先天性心脏病死于新生儿期以大动脉转位为最多,其次是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及导管前型主动脉缩窄,各类先心病的发病情况以室间隔缺损最多,其次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和房间隔缺损等,动脉导管未闭不论导管大小都应该治疗,关键是治疗的的方法和治疗的时机的选择,因为动脉导管未闭是体内前列腺素水平较高所致,所以能够对抗前列腺素的非甾体抗炎药就被用于促进导管闭合,部分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通过药物治疗也能在3个月内闭合,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就要考虑心导管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的外科手术需正中开胸或侧开胸,并且需要体外循环,切口长(15~20 cm),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最快也需要2~3个小时,术后疼痛较剧烈,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皮肤疤痕明显,影响美观,心导管介入治疗就是通过心导管技术,将一个封堵装置送入导管处安放、固定,从而堵住动脉导管,达到人工闭合的目的,现有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由于结构不合理,其耐压性能差,容易变形,封堵性能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释放形态好、可反复收放,大大增加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了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效率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包括封堵网架、阻流体和螺母,所述封堵网架为膨式双伞形盘面结构,其包括两伞形盘片,两伞形盘片包括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所述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均包括伞头和围绕伞头底沿延伸且与伞头呈一体结构的盘片,所述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之间设有腰部,所述腰部的顶端与第一伞形盘片设有的伞头连接为一体,其底端与第一伞形盘片设有的伞头连接为一体,所述两伞形盘片的直径大于腰部的横截面直径,所述腰部为柱形结构,其高度高于两伞形盘片的总体高度,所述第二伞形盘片设有的伞头安装了一不锈钢材质的螺母,所述螺母上螺接了一输送导管,该输送导管具有内芯,所述输送导管的顶端设有接头,该接头为螺接螺母的螺纹。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封堵网架采用超弹性的Ni-Ti记忆合金编织而成,其内部包裹有生物薄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设有的伞头内均设有伞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伞形盘片的顶部设有上端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腰部内部填充了阻流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流体的材质为聚酯涤纶或聚四氟乙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的直径包括四个型号,其分别为9mm、10mm、11mm、12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腰部的高度包括四个型号,其分别为3mm,4mm,5mm,6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该产品由封堵网架、阻流体和螺母组成,螺母由GB4234不锈钢材料制成,整体采用环氧乙烷灭菌,一次性使用,封堵器支撑网采用进口NiTi合金丝编织,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超弹性,自膨式双伞形盘面结构,确保封堵器很好的固定于动脉导管壶腹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主动脉和肺动脉血流的影响,该封堵器,操作方便,释放形态好、耐疲劳、可反复收放,大大增加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了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封堵网架1,两伞形盘片2,第一伞形盘片21,第二伞形盘片22,伞头23,伞腔24,盘片25,腰部3,阻流体31,上端头4,螺母5,导管6,内芯61,接头62,螺纹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包括封堵网架1、阻流体31和螺母4,所述封堵网架1包括两伞形盘片2,两伞形盘片2包括第一伞形盘片21和第二伞形盘片22,所述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均包括伞头23和围绕伞头23底沿延伸且与伞头23呈一体结构的盘片25,所述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之间的设有腰部3,所述腰部3的顶端与第一伞形盘片21设有的伞头23连接为一体,其底端与第二伞形盘片22设有的伞头23连接为一体,所述两伞形盘片2的直径大于腰部3的截面直径,所述腰部3为柱形结构,其高度大于两伞形盘片2的总体高度,所述第二伞形盘片22设有的伞头23安装了一螺母5,所述螺母5上安装了一输送导管6,所述输送导管6具有内芯61,所述输送导管61的顶端设有接头62,该接头62为螺接螺母5的螺纹63,从而连接在封堵器上可操作封堵。

所述封堵网架1采用超弹性的Ni-Ti记忆合金编织而成,其内部包裹有生物薄膜。

所述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设有的伞头23内均具有伞腔24,其用于连接腰部。

所述第一伞形盘片21的顶部设有上端头4。

所述腰部3内部填充了阻流体31。其具有阻流作用。

所述阻流体31的材质为聚酯或者涤纶。阻流效果好。

所述第一和第二伞形盘片的直径包括四个型号,其分别为9mm、10mm、11mm、12mm。

所述腰部的高度包括四个型号,其分别为3mm,4mm,5mm,6mm。根据不同的型号可将不同的伞形盘片与腰部相配接,形成不同规格的封堵器,以适合不同封堵使用。

进一步地,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采用自大腿根部股静脉处插入一根导管,至心脏,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释放未闭的动脉导管处,将未闭的动脉导管堵住,从而阻断通过该处的异常血流,起到彻底根治的作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基本结构为封堵网架采用超弹性的Ni-Ti记忆合金编织而成,内附高分子生物薄膜,网状结构内部填充有聚酯涤纶或聚四氟乙烯(特氟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1、穿刺股动、静脉,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2、用导管在主动脉弓降部进行造影,了解PDA的大小、形态及部位;3、将右心导管通过PDA送至主动脉侧,经该导管送入交换导丝,撤出右心导管及血管鞘,再将输送鞘管经交换导丝送达降主动脉;4、根据主动脉造影结果测量PDA的大小,选择一个较PDA直径大于2mm~4mm的封堵器,在体外进行安装;5、将输送导丝穿过封堵器,并沿顺时针方向将封堵器安装在输送导丝的顶端;6、将封堵器通过输送鞘管送至降主动脉;7、在降主动脉,先张开封堵器的结构,并拉回使其牢固地卡在PDA口上,这可以通过透视观察、听心脏杂音、同步的主动脉搏动等方式清楚地感觉到;固定输送导丝,轻轻回撤输送鞘管,使封堵器的圆状腰部张开,安全至于PDA口上。本实用新型该产品由封堵网架、阻流体和螺母组成,螺母由GB4234不锈钢材料制成,整体采用环氧乙烷灭菌,一次性使用,封堵器支撑网采用进口NiTi合金丝编织,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超弹性,自膨式双伞形盘面结构,确保封堵器很好的固定于动脉导管壶腹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主动脉和肺动脉血流的影响,该封堵器操作方便,释放形态好、耐疲劳、可反复收放,大大增加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了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