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去死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232发布日期:2019-01-08 21:2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去死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死皮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持式去死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美容、化妆电器产品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手持式去死皮装置作为去死皮的工具,属于自我服务型工具,可以去除皮肤的外层的死皮。通常去死皮是将死皮细胞从皮肤的最外层上去除,是实施皮肤美容重要部分,可以通过机械方式去除皮肤的死皮,典型地是通过利用研磨材料磨擦皮肤,例如,在足疗期间,可以使用浮石去除脚底的死皮。也可以使用化学的去死皮产品,这类产品包含各种化学物质,例如水杨酸、乙醇酸、水果酵素、柠檬酸或苹果酸,但是对于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含有化学物质的去死皮产品会引起使用者皮肤过敏等诸多不适现象的发生。

市场上销售的机械式去死皮装置一般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手柄部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摩擦头和驱动摩擦头转动的驱动组件,现有技术中,驱动摩擦头转动,然后利用摩擦头表面的粗糙面对皮肤表层进行研磨,研磨下来的皮屑由于没有集中收集,所以容易到处飞扬,不仅不方便清理,而且容易被人们吸进体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清洁,避免皮屑乱飞,结构紧凑,体积小的手持式去死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去死皮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摩擦头和驱动摩擦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收集腔,壳体上设置有供摩擦头安装的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摩擦头对应的排屑孔,该排屑孔与收集腔连通,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抽风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现有技术中,摩擦头在使用时,是利用旋转来使得皮肤与摩擦头之间产生摩擦力,然后达到去除死皮的效果,但是在转动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皮屑会到处飞扬,较难收拾,收集腔的设置就是为了将皮屑通过排屑孔集中到收集腔内,然后再统一处理,抽风组件与排屑孔连通,使排屑孔处具有吸力,将皮屑吸进收集腔内,安装腔呈半包围结构,该半包围结构具有一开口,使摩擦头暴露在空气中,用于与皮肤接触,排屑孔可设置在摩擦头的下方或侧边,摩擦头的转动方向为方便将皮屑送至排屑孔,该转动方向使得皮屑均朝下或对应开口的后侧运动,此处对结构中上下的描述是指将去死皮装置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放置,且摩擦头朝上时的位置关系,结构简单,方便清理,保障环境卫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抽风组件包括抽风扇和驱动抽风扇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抽风扇的前端与收集腔之间设置有抽风通道,所述壳体上与第一驱动电机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排风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抽风扇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联动设置,通过抽风扇的转动产生吸气,帮助收集腔收集皮屑,使得皮屑的收集更高效,提高收集率,尽可能的使全部皮屑都被收集到收集腔,收集腔与抽风组件通过抽风通道连通,收集腔和抽风组件为上下设置,减小体积的宽度,结构更紧凑,排风孔的设置是为了将抽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出,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摩擦头和抽风组件之间,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联动设置的齿轮传动机构,摩擦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第二驱动电机联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摩擦头、驱动组件和抽风组件的排列顺序为从上到下,减小体积的宽度,壳体包括安装部和手柄部,安装部朝向手柄部的一端成收口设置,摩擦头设置在安装部远离手柄部的一端,第二驱动电机呈横向设置在安装部内,第一驱动电机呈竖向设置在手柄部内,因摩擦头是呈圆柱形且横向设置,所以第二驱动电机与摩擦头对应,这样可以减小体积,因手柄部是呈长条形的,所以第一驱动电机竖直设置也不会扩大手柄部的体积,这样即使设置两个电机,也不会扩大整体的体积,布局合理,结构紧凑,驱动组件设置在摩擦头和抽风组件之间,可简化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方便安装和加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联动的变速齿轮组、与变速齿轮组联动的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变速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大齿轮和小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固定连接,大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小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摩擦头联动设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的多级变速来控制摩擦头的转速,使得摩擦头的转动更稳定,且由多个齿轮传动,可减小齿轮的直径,即减小壳体的体积,方便携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盖设有盖板,盖板成隆起设置,盖板与壳体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空隙形成所述的收集腔,所述盖板与壳体构成可拆卸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盖板设置在安装部的一侧,且与第二驱动电机对应设置,盖板与壳体为可拆卸设置,当需要清理收集腔内的皮屑时,只需打开盖板既可,然后将收集腔内的皮屑倒出,清理完成后,再将盖板重新盖上,盖板成隆起设置,增大收集腔的空间,使得收集腔可容纳更多皮屑,不用频繁的清理,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块,壳体上设置有与卡块适配的卡孔,所述盖板上与卡块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槽,壳体上与卡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接块,壳体上设置有供插接块伸缩的插接块通道,插接块与插接块通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插接块在复位弹簧的驱动下伸出插接块通道与卡槽构成卡接设置,所述插接块的侧面上设置有驱动插接块退出卡槽的拨块,插接块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拨块穿过的条形通孔,拨块与条形通孔构成导向滑移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卡块与卡孔的设置使得盖板的一侧能卡接在壳体上,卡块与卡孔形成插接配合,卡块和卡槽设置在盖板的对应两侧,盖板盖在壳体上后,卡槽与插接块对齐,插接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朝靠近卡槽的方向移动,使插接块的一端伸入卡槽内,防止盖板掀起,当需要将盖板打开时,拨块驱动插接块的端部退出卡槽,即解除插接块与卡槽的卡接配合,使得盖板可以被掀起,拨块的一端穿过条形通孔置于壳体外,方便手去拨动,条形通孔的长度大于拨块的宽度,即拨块可沿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拨块的移动距离等于或大于卡槽的深度,即使得插接块能完全退出卡槽,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清理效率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摩擦头与壳体构成可拆卸设置,摩擦头呈圆柱形,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供摩擦头穿过的通孔,摩擦头的一端与齿轮传动机构中的传动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摩擦头与连接座构成转动配合,连接座设置在通孔内,连接座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防止连接座脱出的定位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摩擦头属于消耗品,使用久了,表面的粗糙面会被磨平,摩擦力减小,不利于去死皮,所以需要更换,摩擦头为圆柱形,通孔的大小与摩擦头适配,即摩擦头可从通孔穿入或穿出,传动轴与第三齿轮同轴设置且联动配合,摩擦头套设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凸筋,摩擦头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筋配合防止摩擦头与传动轴相互转动的条形槽,凸筋与条形槽构成卡接限位配合,传动轴带动摩擦头转动,连接座套设在摩擦头的端部,连接座与摩擦头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配合防止连接座与摩擦头脱开的第一肩阶和第二肩阶,连接座和摩擦头构成周向转动配合和轴向限位配合,连接座通过定位机构固定在壳体上不转动也不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机构包括与定位槽构成卡接配合的顶杆和驱动顶杆解除与定位槽的卡接配合的驱动件,所述顶杆的下方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座与顶杆之间设置有驱动顶杆复位的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定位槽为环形槽,顶杆的一端伸入定位槽内与连接座构成卡接配合,防止连接座移动,因连接座与壳体为可拆卸配合,所以驱动件的设置就是驱动顶杆退出定位槽,即解除顶杆与连接座的卡接配合,使连接座能脱出,优选的顶杆沿连接座的径向设置,当连接座置于通孔内,使定位槽与顶杆对齐,顶杆在弹簧弹性力的作用下朝靠近连接座的方向移动,顶杆穿过通孔的内壁伸入定位槽,即使连接座固定在通孔内,当需要拆卸时,驱动件驱动顶杆朝远离连接座的方向移动,使顶杆的端部退出定位槽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置于壳体外的按钮端和置于壳体内的驱动端,驱动端的一侧为倾斜面,顶杆上设置有与该倾斜面抵接的抵接块,驱动端可驱动顶杆朝远离连接座的方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端沿垂直壳体轴向的方向移动,抵接块与驱动端的倾斜面抵接,倾斜面为远离按钮端的一侧向靠近按钮端的一侧斜向下倾斜,在按钮端上施加压力使驱动端朝靠近壳体中心线的方向移动,倾斜面驱动抵接块朝远离连接座的方向移动,即使顶杆的端部退出定位槽,此时可将连接座从通孔中拉出,撤去按钮端上的压力,弹簧驱动顶杆朝靠近连接座的方向移动,驱动端也随着抵接块的移动复位,加工和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凸块,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凸块配合防止连接座转动的限位块,凸块与限位块构成卡接限位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连接座的外部轮廓成圆形,所以摩擦头在转动时,可能会带动连接座转动,所以凸块与限位块的设置就是为了防止连接座转动,减小磨损,减小摩擦头转动时的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当连接座的外部轮廓为四边形或其他几何图形时,因通孔与连接座适配,本身就具有卡接的配合,所以就可不必设置凸块和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上与收集腔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照明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照明灯的设置是为了去死皮装置在使用时,能看的更清楚,便于去死皮,提高工作效率,且能避免摩擦头作用在没有死皮的皮肤上,使用更安全可靠。

采用上述方案,将去死皮过程中产生的皮屑集中收集到收集腔内,方便清理,避免到处飞扬,使用过程更干净整洁,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设计更人性化,且摩擦头为可更换,延长去死皮装置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局部结构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9所示,一种手持式去死皮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摩擦头2和驱动摩擦头2转动的驱动组件3,所述壳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收集腔11,壳体1上设置有供摩擦头2安装的安装腔12,安装腔1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摩擦头2对应的排屑孔121,该排屑孔121与收集腔11连通,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抽风组件4。现有技术中,摩擦头2在使用时,是利用旋转来使得皮肤与摩擦头2之间产生摩擦力,然后达到去除死皮的效果,但是在转动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皮屑会到处飞扬,较难收拾,收集腔11的设置就是为了将皮屑通过排屑孔121集中到收集腔11内,然后再统一处理,抽风组件4与排屑孔121连通,使排屑孔121处具有吸力,将皮屑吸进收集腔11内,安装腔12呈半包围结构,该半包围结构具有一开口,使摩擦头2暴露在空气中,用于与皮肤接触,排屑孔121可设置在摩擦头2的下方或侧边,摩擦头2的转动方向为方便将皮屑送至排屑孔121,该转动方向使得皮屑均朝下或对应开口的后侧运动,此处对结构中上下的描述是指将去死皮装置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放置,且摩擦头2朝上时的位置关系,结构简单,方便清理,保障环境卫生。

上述抽风组件4包括抽风扇41和驱动抽风扇4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42,抽风扇41的外侧罩设有抽风通道43,抽风通道43与收集腔11连通,所述壳体1上与第一驱动电机4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排风孔13。抽风扇41与第一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联动设置,通过抽风扇41的转动产生吸气,帮助收集腔11收集皮屑,使得皮屑的收集更高效,提高收集率,尽可能的使全部皮屑都被收集到收集腔11,收集腔11与抽风组件4通过抽风通道43连接,收集腔11和抽风组件4为上下设置,减小体积的宽度,结构更紧凑,排风孔13的设置是为了避免第一驱动电机42过热,延长使用寿命。

上述驱动组件3位于摩擦头2和抽风组件4之间,驱动组件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1和与第二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联动设置的齿轮传动机构32,摩擦头2通过齿轮传动机构32与第二驱动电机31联动。摩擦头2、驱动组件3和抽风组件4的排列顺序为从上到下,减小体积的宽度,因壳体1需要被握持,所以具有手柄部,驱动组件3和抽风组件4可全部或部分安装在手柄部,这样结构安排合理,布局紧凑,驱动组件3设置在摩擦头2和抽风组件4之间,可简化齿轮传动机构32的结构,方便安装和加工,齿轮传动机构32包括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321、与第一齿轮321联动的变速齿轮组322、与变速齿轮组322联动的第二齿轮323以及与第二齿轮323啮合的第三齿轮324,变速齿轮组322包括同轴设置的大齿轮3221和小齿轮3222,大齿轮3221与小齿轮3222固定连接,大齿轮3221与第一齿轮321啮合,小齿轮3222与第二齿轮323啮合,第三齿轮324与摩擦头2联动设置,通过齿轮传动机构32的多级变速来控制摩擦头2的转速,使得摩擦头2的转动更稳定,且由多个齿轮传动,可减小齿轮的直径,即减小壳体1的体积,方便携带。

上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盖设有盖板14,盖板14成隆起设置,盖板14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存在空隙形成所述的收集腔11,盖板14与第二驱动电机31对应设置,所述盖板14与壳体1构成可拆卸设置。盖板14与壳体1为可拆卸设置,当需要清理收集腔11内的皮屑时,只需打开盖板14既可,然后将收集腔11内的皮屑倒出,清理完成后,再将盖板14重新盖上,盖板14成隆起设置,增大收集腔11的空间,使得收集腔11可容纳更多皮屑,不用频繁的清理,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上述盖板14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块141,壳体1上设置有与卡块141适配的卡孔15,所述盖板14上与卡块141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槽142,壳体1上与卡槽14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接块16,壳体1上设置有供插接块16伸缩的插接块通道161,插接块16与插接块通道161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62,插接块16在复位弹簧162的驱动下伸出插接块通道161与卡槽142构成卡接设置,所述插接块16的侧面上设置有驱动插接块16退出卡槽142的拨块163,插接块通道161的内壁上设置有供拨块163穿过的条形通孔1611,拨块163与条形通孔1611构成导向滑移配合。卡块141与卡孔15的设置使得盖板14的一侧能卡接在壳体1上,卡块141与卡孔15形成插接配合,卡块141和卡槽142设置在盖板14的对应两侧,盖板14盖在壳体1上后,卡槽142与插接块16对齐,插接块16在复位弹簧163的作用下朝靠近卡槽142的方向移动,使插接块16的一端伸入卡槽142内,防止盖板14掀起,当需要将盖板14打开时,拨块163驱动插接块16的端部退出卡槽142,即解除插接块16与卡槽142的卡接配合,使得盖板14可以被掀起,拨块163的一端穿过条形通孔1611置于壳体1外,方便手去拨动,条形通孔1611的长度大于拨块163的宽度,即拨块163可沿条形通孔161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拨块163的移动距离等于或大于卡槽142的深度,即使得插接块16能完全退出卡槽142,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清理效率高。

上述摩擦头2与壳体1构成可拆卸设置,摩擦头2呈圆柱形,所述安装腔12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供摩擦头1穿过的通孔122,摩擦头2的一端与齿轮传动机构32中的传动轴325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21,摩擦头2与连接座21构成转动配合,连接座21设置在通孔122内,连接座21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防止连接座21脱出的定位机构5。摩擦头2属于消耗品,使用久了,表面的粗糙面会被磨平,摩擦力减小,不利于去死皮,所以需要更换,摩擦头2为圆柱形,通孔122的大小与摩擦头2适配,即摩擦头2可从通孔122穿入或穿出,传动轴325与第三齿轮324同轴设置且联动配合,摩擦头2套设在传动轴325上,传动轴325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凸筋3251,摩擦头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筋3251配合防止摩擦头2与传动轴325相互转动的条形槽22,凸筋3251与条形槽22构成卡接限位配合,传动轴325带动摩擦头2转动,连接座21套设在摩擦头2的端部,连接座21与摩擦头2的连接处设置有相互配合防止连接座21与摩擦头2脱开的第一肩阶211和第二肩阶23,连接座21和摩擦头2构成周向转动配合和轴向限位配合,连接座21通过定位机构5固定在壳体1上不转动也不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上述连接座2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定位槽212,定位机构5包括与定位槽212构成卡接配合的顶杆51和驱动顶杆51解除与定位槽212的卡接配合的驱动件52,所述顶杆51的下方设置有弹簧座53,弹簧座53与顶杆51之间设置有驱动顶杆51复位的弹簧54。优选的定位槽212为环形槽,顶杆51的一端伸入定位槽212内与连接座21构成卡接配合,防止连接座21移动,因连接座21与壳体1为可拆卸配合,所以驱动件52的设置就是驱动顶杆51退出定位槽212,即解除顶杆51与连接座21的卡接配合,使连接座21能脱出,优选的顶杆51沿连接座21的径向设置,当连接座21置于通孔122内,使定位槽212与顶杆51对齐,顶杆51在弹簧54弹性力的作用下朝靠近连接座21的方向移动,顶杆51穿过通孔122的内壁伸入定位槽212,即使连接座21固定在通孔122内,当需要拆卸时,驱动件52驱动顶杆51朝远离连接座21的方向移动,使顶杆51的端部退出定位槽212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上述驱动件52包括置于壳体1外的按钮端521和置于壳体1内的驱动端522,驱动端522的一侧为倾斜面5221,顶杆51上设置有与该倾斜面5221抵接的抵接块511,驱动端522可驱动顶杆51朝远离连接座21的方向移动。驱动端522沿垂直壳体1轴向的方向移动,抵接块511与驱动端522的倾斜面5221抵接,倾斜面5221为远离按钮端521的一侧向靠近按钮端521的一侧斜向下倾斜,在按钮端521上施加压力使驱动端522朝靠近壳体1中心线的方向移动,倾斜面5221驱动抵接块511朝远离连接座21的方向移动,即使顶杆51的端部退出定位槽212,此时可将连接座21从通孔122中拉出,撤去按钮端521上的压力,弹簧54驱动顶杆51朝靠近连接座21的方向移动,驱动端522也随着抵接块511的移动复位,加工和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上述连接座2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凸块213,通孔12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凸块213配合防止连接座21转动的限位块1221,凸块213与限位块1221构成卡接限位配合。优选的连接座21的外部轮廓成圆形,所以摩擦头2在转动时,可能会带动连接座21转动,所以凸块213与限位块1221的设置就是为了防止连接座21转动,减小磨损,减小摩擦头2转动时的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当连接座21的外部轮廓为四边形或其他几何图形时,因通孔122与连接座21适配,本身就具有卡接的配合,所以就可不必设置凸块213和限位块1221。

上述壳体1上与收集腔11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照明灯17。照明灯17的设置是为了去死皮装置在使用时,能看的更清楚,便于去死皮,提高工作效率,且能避免摩擦头2作用在没有死皮的皮肤上,使用更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