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倒吸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0643发布日期:2019-03-27 10:4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倒吸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倒吸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技术中,输液治疗在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医院在为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靠护士巡检来观察输液情况较难实现,一般均是由病人自己或陪护人员观察输液情况,当药液袋中的药液快要输完时告知护士来更换或终止输液,如果药液袋中的药液快输完时,因陪护疏忽或病人入睡等因素而未能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则可能造成病人血液回流,不仅给病人造成心理恐慌,若长时间没有发现还容易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如中国专利CN 201620297792.8就提供了一种防倒流的输液装置,包括输液器滴壶,所述输液器滴壶内设有隔层、导流板、重力差阀和上挡板,所述导流板与输液器滴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层一端与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隔层还与重力差阀铰接,所述重力差阀通过与隔层铰接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重力差阀左右两侧可通过与隔层铰接处上下摆动,所述重力差阀右侧的重量大于重力差阀左侧,所述导流板的底端处在重力差阀的左侧上方,靠近所述重力差阀左端的输液器滴壶内壁上设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设置在重力差阀的左端上方,所述重力差阀靠着上挡板时可完全封闭输液器滴壶。通过重力差阀的可旋转,实现滴液时液体带动重力差阀旋转,使液体能流下,不滴液时,重力差阀紧靠上挡板封闭输液器滴壶防倒吸。该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加工成本较高,不宜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生产利用的防倒吸的输液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倒吸输液器,包括由输液导管依次穿连的穿刺器、空气过滤器、滴斗、流量调节器和药液过滤器,所述的流量调节器和药液过滤器之间设有单向导液阀;

所述的单向导液阀包括管状阀体及管状阀体内设置的阀芯,管状阀体内设有同芯布置的大、小直径段腔室,所述的阀芯布置在大直径段腔室内并由伸缩机构驱动抵靠在小直径段腔室的出口处。

优选的,所述的阀芯包括圆台状的阀芯底座,所述的阀芯底座为中空管状且上端设有弹簧,弹簧的中心线与阀芯底座的轴心线相一致,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堵头,弹簧的弹力为保持堵头抵靠在小直径段腔室的出口处。

优选的,所述的阀芯底座的外周面与单向导液阀的大直径段腔室内壁由螺纹连接。

优选的,阀芯底座的中心管腔的侧壁与其母线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的单向导液阀的小直径段腔室的孔径为内小外大。

优选的,连接单向导液阀的小直径段腔室和连接阀芯底座的中心管腔的输液导管为硬质加厚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倒吸的输液器,在流量调节器和药液过滤器之间设有单向导液阀,有效的避免了在药液输完时出现倒吸回血的现象,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所述的单向导液阀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且安装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倒吸输液器的示意图;

图2为单向导液阀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输液导管,11-穿刺器,12-空气过滤器,13-滴斗,14-流量调节器,15-药液过滤器,20-单向导液阀,21-管状阀体,22-阀芯,211-大直径段腔室,212-小直径段腔室,221-阀芯底座,222-弹簧,223-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倒吸输液器,包括由输液导管10依次穿连的穿刺器11、空气过滤器12、滴斗13、流量调节器14和药液过滤器15,所述的流量调节器14和药液过滤器15之间设有单向导液阀20;

所述的单向导液阀20包括管状阀体21及管状阀体21内设置的阀芯22,管状阀体21内设有同芯布置的大、小直径段腔室211、212,所述的阀芯22布置在大直径段腔室211内并由伸缩机构驱动抵靠在小直径段腔室212的出口处。

正常输液时,输液袋和输液导管10中的药液的自身重力促使伸缩机构压缩,阀芯22未完全抵靠在小直径段腔室212的出口处,药液可以顺利的自由流入患者的静脉中,当药液出现滴完的状态时,伸缩机构驱动阀芯22抵靠小直径段腔室212的出口处,避免了出现倒吸回血的现象,确保了输液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单向导液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阀芯22包括圆台状的阀芯底座221,所述的阀芯底座221为中空管状且上端设有弹簧222,弹簧222的中心线与阀芯底座221的轴心线相一致,所述弹簧222的另一端连接有堵头223,弹簧222的弹力为保持堵头223抵靠在小直径段腔室212的出口处,本实用新型对于堵头223的形状没有特殊的要求,确保在输液导管10中没有药液时完全抵靠并堵住小直径段腔室212的出口即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管状阀体21可以单独生产,为了方便生产制造和安装使用,所述的阀芯底座221的外周面与单向导液阀20的大直径段腔室211内壁由螺纹连接,阀芯底座221和弹簧222以及连接的堵头223可以独立生产,然后旋拧安装到大直径段腔室211内即可,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输液导管10插置到阀芯底座221的中心管腔时连接紧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阀芯底座221的中心管腔的侧壁与其母线相平行,也就是说,阀芯底座221的中心管腔孔径为内小外大。

进一步的,基于同样的原理,与输液导管10连接的单向导液阀20的小直径段腔室212的孔径为内小外大。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连接,所述的连接单向导液阀20的小直径段腔室212和连接阀芯底座221的中心管腔的输液导管10为硬质加厚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