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垫阶梯压力包扎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1983发布日期:2019-03-22 19:5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垫阶梯压力包扎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气垫包扎贴。



背景技术:

植皮或皮瓣表面多采用适当加压的方法包扎,对于一些较小的创口也可直接用胶布或者创可贴来加压复位,但缺点是不透气,也不利于伤口愈合;传统的方法多为在所移植皮片与正常受区皮肤边缘缝线固定,可缝线的牵拉可能对受区组织早成切割等损伤,存在感染、形成针眼瘢痕、线状轨道瘢痕等风险;同时缝合时因疼痛感较强还需要打麻药,伤口愈合后还需要拆线受二次疼痛。有些较长的皮瓣,容易发生静脉淤血,进而导致皮瓣坏死,此时需要给予皮瓣适当的压力,皮瓣的末梢压力应稍大,近端压力应稍小,具有一定的梯度。传统的胶布贴或者绑带固定的方法不利于调整所施加压力的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垫阶梯压力包扎贴,可适合各种形状、各种大小的植皮创面的加压包扎或者皮瓣的梯度压力加压包扎,同时通过调整加压带松紧度来实现加压压力的大小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较好的实现加压包扎,进而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垫阶梯压力包扎贴,包括成对使用的贴片A和贴片B,贴片A包括包扎贴主体A,包扎贴主体A通过加压带连接有粘扣带A,粘扣带A下表面设置有分隔气垫,贴片B包括包扎贴主体B,包扎贴主体B通过加压带连接有与粘扣带A配合的粘扣带B,所述包扎贴主体A和包扎贴主体B均包括两层粘结成一体的透气材质的贴片,所述加压带固定在两层贴片之间且加压带端部从贴片上端靠近边缘处伸出,所述包扎贴主体A和包扎贴主体B底面覆盖有粘合剂,粘合剂外侧设置有将粘结剂覆盖的硅油纸。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分隔气垫包括沿着粘扣带A长度方向间隔均布的若干气室,气室间隔3-5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贴片A包括若干个边缘通过齿孔间隔带连接的包扎贴主体A,所述贴片B包括若干个边缘通过齿孔间隔带连接的包扎贴主体B。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硅油纸一侧边缘上设置有便于将硅油纸揭下的小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压带分为隐藏在两层贴片内的固定段和暴露在两层贴片外的包扎段,所述加压带的固定段平行分布在两层贴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压带为弹力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成对使用的的贴片A和贴片B,贴片A的包扎贴主体A通过加压带连接有粘扣带A,贴片B的包扎贴主体B通过加压带连接有粘扣带B,将包扎贴主体A和包扎贴主体B上的硅油纸揭开,围绕移植物的受区粘贴一圈,或者在皮瓣两侧对位粘贴,大、小伤口均适用;在移植物上覆盖敷料,通过调节加压带紧张度后粘连包扎贴主体A和包扎贴主体B完成包扎,且可以通过调整粘扣带A和粘扣带B互相重叠的大小来调整加压带松紧度,以实现加压压力的大小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较好的实现加压包扎。

粘扣带A下表面设置有分隔气垫,分隔气垫包括沿着粘扣带A长度方向间隔均布的若干气室,使得加压带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创面上方的辅料时更加均匀。分隔气垫带的众多等大小气室,起到了刻度标尺的作用,对其表面粘贴带互相覆盖的面积起到定量计算作用。同时还可以根据要求将各个气室内填充不同体积的气体,满足压力的不同需求。同时可根据敷料厚度不同或者个别部位需要的压力的不同、或创面大小不同,而通过从气室间隔剪开的方式对粘连带A的长度进行调整,来满足临床上的特性需求。

加压带固定在两层贴片之间且加压带端部从贴片上端靠近边缘处伸出,使得包扎贴主体内侧端可以被适当伸出创面或者切口外的敷料挤紧贴在皮肤表面,避免包扎贴主体内侧端因皮肤和敷料的高度差而被拉起,形成空隙,避免腔隙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对敷料的固定作用。

相邻的包扎贴主体A(或包扎贴主体B)之间有齿孔间隔带,可以根据创面大小、皮瓣长度不同,通过沿齿孔撕开的方式,调整贴片A(或者贴片B)的整体宽度;另外通过撕开头部和尾端部分齿孔,还可以调整相邻贴纸之间的角度,适用于圆形或者有一定弧度的创面或者切口的包扎。

硅油纸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小耳,便于将硅油纸从包扎贴主体上揭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包扎贴主体A底部视图;

图3是包扎贴主体B底部视图;

图4是硅油纸结构示意图;

其中,1、包扎贴主体A,2、加压带,3、粘扣带A,4、包扎贴主体B,5、粘扣带B,6、贴片,7、硅油纸,8、气室,9、齿孔间隔带,10、小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气垫阶梯压力包扎贴,包括成对使用的贴片A和贴片B,贴片A包括包扎贴主体A1,包扎贴主体A1通过加压带2连接有粘扣带A3,粘扣带A3下表面设置有分隔气垫,贴片B包括包扎贴主体B4,包扎贴主体B4通过加压带2连接有粘扣带B5,粘扣带B5可与粘扣带A3配合实现粘结。包扎贴主体A1和包扎贴主体B4底面覆盖有粘合剂,粘合剂外侧设置有将粘结剂覆盖的硅油纸7,硅油纸7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小耳10。具体使用时将包扎贴主体A1和包扎贴主体B4上的硅油纸7揭开,围绕移植物的受区粘贴一圈,或者在皮瓣两侧对位粘贴,大、小伤口均适用;在移植物上覆盖敷料,通过调节加压带2紧张度后粘连包扎贴主体A1和包扎贴主体B4完成包扎,且可以通过调整粘扣带A3和粘扣带B5互相重叠的大小来调整加压带松紧度,以实现加压压力的大小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较好的实现加压包扎。进一步的,若干对压力包扎贴联合使用情况下,依次逐步增加或者减少粘扣带重合范围,使得加压带2对敷料的压力成阶梯状梯度改变。

其中分隔气垫包括沿着粘扣带A3长度方向间隔均布的若干气室8,气室8间隔3-5mm,使得加压带2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创面上方的辅料时更加均匀。分隔气垫的众多等大小气室8,起到了刻度标尺的作用,对其表面粘贴带互相覆盖的面积起到定量计算作用。

包扎贴主体A1和包扎贴主体B4均包括两层粘结成一体的透气材质的贴片6,加压带2为弹力带,加压带2分为隐藏在两层贴片6内的固定段和暴露在两层贴片6外的包扎段,加压带2的固定段平行分布在两层贴片6之间,加压带2的包扎段从贴片6上端靠近边缘处伸出,使得包扎贴主体内侧端可以被适当伸出创面或者切口外的敷料挤紧贴在皮肤表面,避免包扎贴主体内侧端因皮肤和敷料的高度差而被拉起,形成空隙,避免腔隙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对敷料的固定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贴片A包括若干个包扎贴主体A1,包扎贴主体A1两侧即不参与与贴片B相互粘结的两侧侧面上通过齿孔间隔带9与相邻的包扎贴主体A1连接,贴片B亦是如此。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创面大小、皮瓣长度不同,通过沿齿孔撕开的方式,调整贴片A(或者贴片B)的整体宽度;另外通过撕开头部和尾端部分齿孔,还可以调整相邻贴纸之间的角度,适用于圆形或者有一定弧度的创面或者切口的包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