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包扎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1980发布日期:2019-03-22 19:51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压包扎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包扎贴。



背景技术:

植皮多采用加压打包的方法包扎,对于一些较小的也可直接用胶布或者创可贴来加压复位,,但缺点是不透气,也不利于伤口愈合;传统的方法多为在所移植皮片与正常受区皮肤边缘缝线固定,可缝线的牵拉可能对受区组织早成切割等损伤,存在感染、形成针眼瘢痕、线状轨道瘢痕等风险;同时缝合时因疼痛感较强还需要打麻药,伤口愈合后还需要拆线受二次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压包扎贴,可适合各种形状各种大小的的植皮包扎,同时通过调整加压线松紧度来实现加压压力的大小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较好的实现加压包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压包扎贴,包括围绕在创口边缘的包扎贴主体,包扎贴主体包括两层粘结成一体的透气材质的贴片,所述两层贴片之间固定有多根延伸到贴片外侧的加压线,所述包扎贴主体一侧表面覆盖有粘合剂,粘合剂外侧设置有与包扎贴主体尺寸相同的硅油纸。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硅油纸一侧边缘上设置有便于将硅油纸从包扎贴主体上揭下的小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压线分为隐藏在包扎贴主体内的固定段和暴露在包扎贴主体外的包扎段,所述多根加压线的固定段平行均布在两层贴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压线的固定段的尾部缠绕成一个圈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压线为丝线或者弹力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扎贴主体、加压线和保护包扎贴主体侧面上覆盖的粘合剂的硅油纸,将多个加压包扎贴的硅油纸揭开,将加压包扎贴围绕移植物的受区粘贴一圈,大、小伤口均适用,在移植物上覆盖敷料,通过捆绑加压线完成包扎,且可以通过调整加压线松紧度来实现加压压力的大小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较好的实现加压包扎。

硅油纸一侧设置有小耳,便于将硅油纸从包扎主体上揭下。

加压线分为固定段和包扎段,多根加压线的固定段平行均布在两层贴片之间,使得施加的压力更加均匀,改善植皮效果。同时可根据敷料厚度不同或者个别部位需要的压力的不同来对相应部位对应的加压线进行压力调整,满足特性需求。

加压线的固定段的尾部缠绕成一个圈状,避免加压线的包扎段在受到外力时从两层粘结成一体的贴片中退出,使得加压线内的固定段在包扎贴主体中固定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硅油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其中,1、贴片,2、加压线,3、硅油纸,4、小耳,5、移植物,6、敷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加压包扎贴,一般成对甚至多个协同使用,包括包扎贴主体,包扎贴主体包括两层透气材质的贴片1,两层贴片粘结成一体,两层贴片1之间固定有多根延伸到贴片1外侧的加压线2,其中加压线2为丝线或者弹力线。加压线2分为隐藏在包扎贴主体内的固定段和暴露在包扎贴主体外的包扎段,多根加压线2的固定段平行均布在两层贴片1之间并通过胶紧固粘结。加压线2的固定段平行布置使得施加的压力更加均匀,改善植皮效果;同时可根据敷料厚度不同或者个别部位需要的压力的不同来对相应部位对应的加压线进行压力调整,即可指定对特定部位的一根或者几根加压线2捆绑的松紧进行分别调节,满足特性需求。

包扎贴主体一侧表面覆盖有粘合剂,粘合剂外侧设置有硅油纸3,硅油纸3尺寸与包扎贴主体尺寸相同,使用时从包扎贴主体揭下。硅油纸3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小耳4,小耳4不与任何位置粘贴,便于将硅油纸3从包扎贴主体上揭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加压包扎贴的硅油纸3揭开,将加压包扎贴围绕移植物的受区粘贴一圈,大、小伤口均适用,在移植物5上覆盖敷料6,通过捆绑加压线完成包扎,且可以通过调整加压线松紧度来实现加压压力的大小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较好的实现加压包扎。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点在于在加压线2的固定段的尾部缠绕成一个圈状,或者S状等,避免加压线2的包扎段在受到外力时从两层粘结成一体的贴片1中退出,使得加压线2内的固定段在包扎贴主体中固定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