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币消毒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5667发布日期:2019-05-07 21:3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币消毒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币消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币消毒烘干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准的提高,商业活动的增加,现金流通的规模也日趋庞大,纸币的流通速度也越来越快。然而一张一元纸币上,附着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以及肝炎病毒等,平均每张钞票带菌数达118万个。钞票上的细菌、病毒恐怕要比蚊子、苍蝇、老鼠等任何一种传播细菌的动物身上都要丰富。

如果要采集细菌样本的话,钞票首屈一指成为最方便、最快捷、最全面的载体。所以应高度重视对钞票上的细菌预防与灭杀,而消毒钞票是一个最经济、有效,最全面、最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当前,纸币消毒灭菌主要采用紫外线杀菌和臭氧消毒技术,该两种消毒技术主要是对整捆的纸币进行整体消毒,耗时长,且因紫外线的穿透能力有限,对整捆的纸币消毒效果不佳,更不能对每张纸币表面予以消毒,无法起到对纸币的消毒,减少纸币流通所产生的传播病菌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币消毒烘干机,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币消毒烘干机,包括传动电机、落钞台、送钞台、捻钞轮、钞票通道、出钞轮、圆撑挡、接钞轮、接钞台及挡钞板,其技术要点是,在钞票通道的两侧相对的设有消毒雾化箱,在消毒雾化箱的顶端设有带有消毒雾化口的雾化通道,消毒雾化口面向钞票设置,消毒雾化箱表面设有消毒液补充口,消毒雾化箱内部设有风机、超声波雾化片及液位探测器,超声波雾化片设置在消毒雾化箱底部,产生的雾化液在风机带动下进入雾化通道经消毒雾化口喷出。

上述方案中,在出钞轮的上方、圆撑挡的背面安装有红外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纸币消毒烘干机,在钞票通道的两侧相对的设有消毒雾化箱,可对经过验钞机的每张纸币进行消毒灭菌和烘干,该装置能够有效的杀死病毒,防止病毒传播。同时还能够避免银行、超市、饭店等点钞窗口或后台处钞票接触者受到微生物感染,保证钞票的洁净度,解决了钞票流通环节中钞票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问题。该装置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纸币消毒烘干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纸币消毒烘干机剖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落钞台、2送钞台、3捻钞轮、4消毒雾化口、5出钞轮、6圆撑挡、7红外干燥装置、8接钞轮、9接钞台、10挡钞板、11消毒雾化箱、12消毒液补充口、13钞票通道、14传动电机、15超声波雾化片、16液位探测器、17入钞口、18红外感应装置、19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图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采用的纸币消毒烘干机,包括传动电机14、落钞台1、送钞台2、捻钞轮3、钞票通道13、出钞轮5、圆撑挡6、接钞轮8、接钞台9及挡钞板10,在钞票通道13的两侧相对的设有消毒雾化箱11,在消毒雾化箱11的顶端设有带有消毒雾化口4的雾化通道,消毒雾化口4面向钞票设置,消毒雾化箱11表面设有消毒液补充口12,消毒雾化箱11内部设有风机19、超声波雾化片15及液位探测器16,超声波雾化片15设置在消毒雾化箱11底部,产生的雾化液在风机19带动下进入雾化通道经消毒雾化口4喷出。

另外在出钞轮5的上方、圆撑挡6的背面安装有红外干燥装置7。

通过超声波雾化技术将消毒液雾化后用于杀菌消毒,然后利用红外干燥技术将消过毒的纸钞进行烘干熨平。本实施例中的纸币消毒烘干机工作过程如下:纸钞经入钞口17进入落钞台1,启动点钞机,红外感应装置18会感应到落钞台1上的纸钞,然后消毒和烘干系统启动。纸钞会从落钞台1上进入钞票通道13,经过送钞台2后进入捻钞轮3,由捻钞轮3将要清点的纸钞逐张捻出,被捻出的钞票经过消毒雾化口4时,消毒液由超声波雾化片15雾化后经雾化风道被送至消毒雾化口4,对被经过的纸钞进行消毒处理。经过消毒处理后的纸钞随后进入出钞轮5,被出钞轮5送出的纸钞在经过红外烘干装置7时会被烘干处理,随后钞票进入接钞轮8,由接钞轮8被送入接钞台9被挡钞板10挡住,由此完成纸钞的消毒烘干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