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0709发布日期:2018-10-12 22:0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直肠手术牵引领域,涉及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结直肠部分组织切除过程中,为了保证吻合器的吻合端和抵针座实现吻合,需通过牵引装置将吻合器的端部牵引,例如申请号为201220400956.7,名称为骶前结直肠精确吻合导引器,,其特征是它主要由针头部分和导管部分组成,所述的针头部分的一端带有用于穿破直肠后壁的尖状结构,另一端与导管部分的一端相连,导管部分的另一端与管状吻合器的吻合端相连。该种结构通过直刺的方式实现对直肠后壁进行穿刺,该种方式导致两个问题,首先直刺的方式使形成的穿刺孔为裂缝状孔,孔径十分小,周边具有残留的组织,当吻合器的端部插入后很容易带动残留组织导致穿刺孔继续撕裂,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直刺方式由于组织内壁具有弹性,在刺入时容易使组织内壁造成较大的变形,影响刺入。因此目前的牵引装置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该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减少牵引时的安全隐患,避免组织发生较大的形变,解决了目前导引器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对组织内壁具有较大的变形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上端为尖锐的刺针,所述刺针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两端为开口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于所述刺针下端外壁,所述套管的下端外壁可拆卸连接有软柱,所述软柱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套管上,所述软柱的下端能够套设在吻合器的吻合端部上。

上述的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中,所述刺针从上端至下端包括呈圆锥状的穿刺部,呈圆柱形的修整部和呈圆柱形的连接部,所述穿刺部,修整部和连接部一体成型。

上述的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中,所述连接部中部处一体成型有呈圆环形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的外壁具有多条防滑凸纹。

上述的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中,所述连接部下端外壁的开设有呈环形的卡槽,所述套管的上端内壁一体成型有呈环形的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卡槽内。

上述的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中,所述卡槽从上到下由弧形部一,平整部一和弧形部二构成,所述连接部的下端端部外壁为弧形部三,所述弧形部三与弧形部二直接相连,所述卡块的内壁从上至下由弧形部四,平整部二和弧形部五构成,所述弧形部一对应弧形部四,所述平整部一对应平整部二,所述弧形部二对应所述弧形部五。

上述的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中,所述软柱呈圆柱形且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软柱的上端端部开设有呈圆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固连有呈圆环形的内壁具有螺纹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螺纹连接在所述套管的下端外壁上。

上述的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中,所述软柱的下端端部下方具有呈圆环形的套入环,所述套入环与所述软柱之间具有若干呈圆柱形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固连在所述软柱的下端端部,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固连在所述套入环的上端面上。

上述的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中,所述牵引装置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一端上开设有套孔,所述穿刺部的端部插设在套孔内,所述防护杆的另一端端部所处位置位于所述连接部至套管之间。

上述的一种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中,所述刺针和套管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减少牵引时的安全隐患,避免组织发生较大的形变。

2、本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具有防护功能,对刺针进行穿入时不会刺伤其余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中软柱下端和吻合端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中防滑杆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刺针;1a、穿刺部;1b、修整部;1c、连接部;1c1、操作部;1c2、卡槽;1c2a、弧形部一;1c2b、平整部一;1c2c、弧形部二;1c3、弧形部三;2、套管;2a、卡块;2a1、弧形部四;2a2、平整部二;2a3、弧形部五;3、软柱;3a、安装槽;4、吻合端;5、套筒;6、套入环;7、连接柱;8、防护杆;8a、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结直肠手术中用于与吻合器连接的牵引装置包括上端为尖锐的刺针1,刺针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两端为开口的套管2,套管2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于刺针1下端外壁,套管2的下端外壁可拆卸连接有软柱3,软柱3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套管2上,软柱3的下端能够套设在吻合器的吻合端4部上。本牵引装置使用如下:如图3所示,软柱3的下端连接吻合器的吻合端4上,然后使刺针1进行旋转穿刺直肠后壁,通过旋转刺入的方式能够减少的组织的拉伸变形,通过旋转的刺针1对组织进行摩擦,使孔形成接近圆形的形状,使吻合器的吻合端4部穿过孔时减少撕裂。刺针1的穿刺方向应当稍稍向直肠倾斜进行穿刺,穿刺完毕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操作,形成的穿刺孔大小规整。刺针1从上端至下端包括呈圆锥状的穿刺部1a,呈圆柱形的修整部1b和呈圆柱形的连接部1c,穿刺部1a,修整部1b和连接部1c一体成型。穿刺部1a用于穿刺,修整部1b通过穿刺孔内时通过外壁对穿刺孔进行修补,连接部1c的直径小于修整部1b的直径。连接部1c中部处一体成型有呈圆环形的操作部1c1,操作部1c1的外壁具有多条防滑凸纹。对刺针1进行旋转时,通过操作部1c1实现旋转,使旋转操作方便进行。连接部1c下端外壁的开设有呈环形的卡槽1c2,套管2的上端内壁一体成型有呈环形的卡块2a,卡块2a位于卡槽1c2内。通过卡块2a和卡槽1c2实现连接部1c和套管2的转动连接。卡槽1c2从上到下由弧形部一1c2a,平整部一1c2b和弧形部二1c2c构成,连接部1c的下端端部外壁为弧形部三1c3,弧形部三1c3与弧形部二1c2c直接相连,卡块2a的内壁从上至下由弧形部四2a1,平整部二2a2和弧形部五2a3构成,弧形部一1c2a对应弧形部四2a1,平整部一1c2b对应平整部二2a2,弧形部二1c2c对应弧形部五2a3。弧形部一1c2a和弧形部二1c2c对称,弧形部四2a1和弧形部五2a3对称,弧形部四2a1和弧形部五2a3在卡块2a上的结构为内凹形,则弧形部一1c2a和弧形部二1c2c为外凸形,如图2所示,连接部1c在安装时通过各级弧形部的导向作用能够实现卡槽1c2和卡块2a的卡接,使连接方便。

软柱3呈圆柱形且由橡胶材料制成,软柱3的上端端部开设有呈圆环形的安装槽3a,安装槽3a内壁固连有呈圆环形的内壁具有螺纹的套筒5,套筒5的内壁螺纹连接在套管2的下端外壁上。套筒5的外壁与安装槽3a的内壁为热熔连接。软柱3的下端端部下方具有呈圆环形的套入环6,套入环6与软柱3之间具有若干呈圆柱形的连接柱7,连接柱7的上端固连在软柱3的下端端部,连接柱7的下端固连在套入环6的上端面上。连接柱7和套入环6均为橡胶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通过套入环6套入吻合器的吻合端4上。牵引装置还包括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杆8,防护杆8的一端上开设有套孔8a,穿刺部1a的端部插设在套孔8a内,防护杆8的另一端端部所处位置位于连接部1c至套管2之间。进行扩肛后,将刺针1连同防护杆8一同伸入,是为了防止刺针1还没有到达指定深度就刺伤其他组织,起到防护作用。刺针1和套管2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