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专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799发布日期:2019-05-15 22:58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磁共振专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磁共振专用车。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核磁共振室也开始用一些特制转换车或特制推车等工具辅助病患者进入核磁共振室进行检查,危重患者进出核磁共振室接受检查时,必须由医护人员或家属背着或抬着进入,这给患者特别是严重颅脑损伤、骨折等患者增加了很多痛苦,甚至加重病情,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移动机构的送出或收进,从而省时省力,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麻烦的核磁共振专用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核磁共振专用车,包括车座,所述车座的底面设有四个安装了万向轮的支腿,所述车座的一侧开口,其内部安装了传送机构和躺卧垫,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顶面开口的移动底板,所述移动底板的左右侧均设有固定部,其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安装了多根间隔分布设置的滚辊,所述多根滚辊包括驱动滚辊和多根辅助滚辊,所述驱动滚辊和多根辅助滚辊之间安装了传送带,所述第一固定部外侧设有一辅助箱,所述辅助箱内安装了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具有电机轴,该电机轴伸出至辅助箱且通过安装联轴器与驱动滚辊相连接;

所述辅助箱的顶面安装了倒顺开关和电源接孔,所述辅助箱内还安装了电机控制系统,所述电机控制系统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机驱动器和电池,所述电机控制器分别连接倒顺开关和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连接伺服电机,所述倒顺开关连接电池,所述电池连接电源接孔;

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部顶面设有两固定板,所述两固定板上均设有移动槽,所述躺卧垫的左右侧设有在移动槽内移动的移动杆,其插入在移动槽内且在移动槽内来回移动。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座的后端开口,所述移动底板设有与车座后端开口相对应的敞开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底板的后端开口,其前端设有两把手杆,所述车座的前端设有两插入把手杆的插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把手杆上均设有外螺纹,其插入至车座前端设有的两插孔内且伸出至车座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螺纹上安装了螺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把手杆上安装了把手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型号为C8051F02X。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机驱动器的型号为LMD1820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使得躺卧垫的移动方便,同时躺卧垫设有的移动杆可向前或向后在移动槽内移动,起到辅助移动的作用,而移动机构中的多根滚辊及其传送带的设置,便于辅助箱内安装的伺服电机驱动,从而使得控制方便简单,并且移动机构前端的把手杆插入至车座设有的插孔内,将移动机构固定在车座上,该专用车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移动机构的送出或收进,从而省时省力,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核磁共振专用车的分解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核磁共振专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图中:车座1,支腿11,万向轮12,插孔13,传送机构2,移动底板21,敞开口211,把手杆22,螺纹23,把手套24,螺母25,固定部3,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滚辊4,驱动滚辊41,辅助滚辊42,传送带43,辅助箱5,伺服电机51,电机轴52,倒顺开关53,电源接孔54,电机控制系统6,电机控制器61,电机驱动器62,电池63,固定板7,移动槽71,躺卧垫8,移动杆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核磁共振专用车,包括车座1,所述车座1的底面设有四个安装了万向轮12的支腿11,从而便于推动专用车,所述车座1内部安装了传送机构2和躺卧垫8,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顶面开口的移动底板21,所述移动底板21的左右侧均设有固定部3,其分别为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安装了多根间隔分布设置的滚辊4,所述多根滚辊4包括驱动滚辊41和多根辅助滚辊42,所述驱动滚辊41和多根辅助滚辊42之间安装了传送带43,当驱动滚辊转动时,其通过传送带可带动其它多根辅助滚辊同向转动,所述第一固定部31外侧面设有一辅助箱5,该辅助箱具有对伺服电机正反转的控制作用,所述辅助箱5内安装了伺服电机51,所述伺服电机51具有电机轴52,该电机轴52伸出至辅助箱5且通过安装联轴器(图中未示)与驱动滚辊41相连接;通过伺服电机来对驱动滚辊驱动,该伺服电机为旋转电机,其具有正向或反向转动功能。

所述辅助箱5的顶面安装了倒顺开关53和电源接孔54,倒顺开关同时具有开关及操作伺服电机正反转的功能,当倒顺开关顺时针转动为打开和正转,反之为反转和关闭,所述辅助箱5内还安装了电机控制系统6,所述电机控制系统6包括电机控制器61,电机驱动器62和电池63,所述电机控制器61分别连接倒顺开关53和电机驱动器62,所述电机驱动器62连接伺服电机51,所述倒顺开关53连接电池63,所述电池63连接电源接孔54;该电池可为蓄电池,从而可为电机控制系统提供充足的电能。

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部上设有两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均设有移动槽71,所述躺卧垫8的左右侧设有在移动槽71内移动的移动杆81,其插入在移动槽72内。从而在传送机构转动时,该躺卧垫也同时向外或向内移动。

所述车座1的后端开口,所述移动底板21设有与车座1后端开口相对应的敞开口211。从而可使得躺卧垫在开口及敞开口向外移动出。

所述移动底板21的前端设有两把手杆22,所述车座1的前端设有两插入把手杆22的插孔13。从而可通过把手杆推动专用车。

所述两把手杆22上均设有外螺纹23,其插入至车座1前端设有的两插孔13内且伸出至车座1外。

所述外螺纹23上安装了螺母25,从而当把手杆从插孔内伸出后,可通过螺母固定把手杆,使其连接在车座上。

所述两把手杆23上安装了把手套24,起具有防止手部打滑的作用。

所述电机控制器61的型号为C8051F02X。系统使用的单片机是SOC单片机C8051F02X,该单片机是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具有与8051兼容的微控制器内核运算速度高达25MIPS,与MCS-51指令集完全兼容;C8051F02X单片机具有片内调试电路,通过4脚JTAG接口,可以进行全速的在系统调试,为小体积、低功耗、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单片机。

所述电机驱动器62的型号为LMD18200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将传送机构通过其前端设有的把手杆插入至车座前端设有的插孔内且通过螺母旋紧在把手杆设有的外螺纹上,由于传送机构设有的第一固定部外侧面设有辅助箱,辅助箱内部设有伺服电机和控制伺服电机的电机控制系统,同时传送机构包括移动底板和安装在移动底板内部的多根滚辊及连接多根滚辊的传送带,多根滚辊中的驱动滚辊通过联轴器连接在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从而可操作辅助箱顶面的倒顺开关来控制伺服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传送带上放置了躺卧垫,且躺卧垫的左右侧设有移动杆,而第一和第二固定部的顶面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移动槽,从而躺卧垫的底面通过传送机构的向前传送可将躺卧垫输出至核磁共振室,同时移动杆在移动槽内移动,使得躺卧垫的移动方便,从而病人躺在躺卧垫上可很方便地移出至核磁共振室。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可使用躺卧垫的移动方便,同时躺卧垫设有的移动杆可向前或向后在移动槽内移动,起到辅助移动的作用,而移动机构中的多根滚辊及其传送带的设置,可便于辅助箱内安装的伺服电机的驱动,从而使得控制方便简单,并且移动机构前端的把手杆插入至车座设有的插孔内从而将移动机构固定在车座上,该专用车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移动机构的送出或收进,从而省时省力,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麻烦。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