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监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613发布日期:2019-01-08 21:3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输液监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液监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在输液时需要对输液过程进行监测,以便药液快滴完时及时更换;由于医院病人较多,医护人员较少且经常需要挨个查房,因此无法做到对每个病人进行全面实时监测,常出现药液已滴完而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赶到更换新药液或拔掉输液装置;尤其是在夜间病人睡着后,自己也无法及时发现并提醒医护人员。

现有临床上所使用的输液监测报警装置是通过卡槽或卡夹夹持莫非氏滴管,然后对其内药液进行监测;当药液液面低于夹持部位时输液监测装置会报警和闪灯。输液监测报警装置设置在病房内的话,报警和闪灯会影响到其他病人的休息;输液监测报警装置设置在护士站的话,一旦医护人员查房不在护士站,则也无法及时发现,且每次报警时医护人员都需查看该报警信息归属于那个责任护士,非常麻烦。另外,卡槽或卡夹往往夹持莫非氏滴管(因为输液管管径较细,不好夹持,且液位传感器难以对准输液管内的药液,无法准确实现报警),导致报警时剩余药液的预留量较少,当一些病人输液较快而恰巧医护人员又离病人较远时(医护人员出现查看其他病房、上卫生间、有事离开等情况时,极易出现距离较远现象),监测装置从发出报警到医护人员赶来这段时间较短,会出现药液滴完现象;另外,当病人所输药液的某些成分对光不稳定时,还需在输液瓶外部罩上遮光袋,这样就更看不到输液瓶内的具体情况了。此时就需要一种能够监测药液是否快输完并及时报警通知到责任护士本人,为责任护士赶来预留时间,同时还能够有效遮蔽光线的监测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报警的输液监测报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监测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手环和带有上、下开口的弹性输液瓶盛装袋,在所述输液瓶盛装袋上开口处通过拉链连接有上表面带挂绳的上盖,所述输液瓶盛装袋下开口处向下延伸设置有圆柱形硬质唇口,在所述输液瓶盛装袋、上盖和硬质唇口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遮光涂层;所述硬质唇口上设置有由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和光电式液位传感器构成的液位监测报警装置,所述光电式液位传感器的光线发射端和光线接收端对称设置于硬质唇口内侧壁左、右两侧,所述光线发射端和光线接收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报警手环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单片机、无线信号接收模块、震动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

所述光电式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无线传输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震动模块和所述声光报警模块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

在所述输液瓶盛装袋下开口内侧沿周向均匀间隔固设有若干向输液瓶盛装袋内延伸的弹性弧形支板。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输液瓶盛装袋、上盖和硬质唇口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遮光涂层,能够有效遮蔽光线,避免药液遇光发生反应,防止药性改变;光电式液位传感器的光线发射端和光线接收端设置于硬质唇口内侧壁左、右两侧,能够准确监测输液情况,既保证了在输液瓶内的药液即将输完时报警,同时又在莫非氏滴管内预留一小部分药液,为责任护士赶来预留时间;另外,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来实现无线传输连接,将报警信号直接传输到责任护士所佩戴的报警手环上,便于及时收到报警信号赶来更换药液或拔掉输液针,实现对输液病人输液情况的远距离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光电式液位传感器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监测报警装置,包括佩戴于责任护士腕部的报警手环1和带有上、下开口的弹性输液瓶盛装袋2,在输液瓶盛装袋2上开口处通过拉链3连接有上表面带挂绳4的上盖5,输液瓶盛装袋2下开口处向下延伸设置有圆柱形硬质唇口6,在输液瓶盛装袋2、上盖5和硬质唇口6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遮光涂层,输液瓶盛装袋2、上盖5和硬质唇口6能够有效遮挡置于其内的输液瓶受到光线照射,避免有些药物遇光发生光化降解、聚合反应等;由于现有的输液瓶一般瓶身大小有区别,而瓶口大小是统一的,因此为便于适配不同大小的输液瓶,使输液瓶能够稳固的装于输液瓶盛装袋2内,在输液瓶盛装袋2下开口内侧沿周向均匀间隔固设有四个向输液瓶盛装袋2内延伸的弹性弧形支板7,弹性弧形支板7能够稳固的夹持并承托输液瓶。

另外,硬质唇口6上设置有由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和光电式液位传感器构成的液位监测报警装置8,光电式液位传感器的光线发射端9和光线接收端10对称设置于硬质唇口6内侧壁左、右两侧,且应保证光线发射端9和光线接收端10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光电式液位传感器为现有市售的激光传感器,此时光线发射端9为激光发射装置,光线接收端10为光敏二极管(也可采用灵敏度更高的光敏三极管)。

报警手环1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1、单片机、无线信号接收模块、震动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监测报警装置的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光电式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无线信号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无线传输连接,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液晶显示屏1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控制输出端与震动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于光线在药液中与在空气中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同一光源的光线在穿过输液瓶时,输液瓶内有、无药液会产生不同角度的折射(由于输液瓶壁厚度较薄,并且光线发射端9和光线接收端10又紧贴输液瓶壁,因此输液瓶壁的折射率可忽略不计),通过光敏二极管接收光信号的强弱来判定药液是否在设定液位之下,从而进行报警。如图2所示,当输液瓶内的液位在光线发射端9和光线接收端10以上时,光线发射端9发射的光线在穿过药液时会发生折射,无法直接照到光线接收端10,此时光线接收端10的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较弱,光电式液位传感器不发出报警信号;当输液瓶内药液的液位下降至光线发射端9和光线接收端10以下时,光线发射端9发射的光线在穿过输液瓶时则不会发生折射,直接照射到光线接收端10,此时光线接收端10的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较强,光电式液位传感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将报警信号无线传输给报警手环1上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会将其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再控制震动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工作,产生振动和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单片机还会将报警信息实时反映到液晶显示屏11上,责任护士在收到报警信号后便能赶来更换药液或拔掉输液针,实现对输液病人输液情况的远距离监测。由于光线发射端9和光线接收端10位于靠近输液瓶下端瓶口处,因此在莫非氏滴管内还会留存一小部分药液,为责任护士的赶来预留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