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骨盆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172发布日期:2019-02-15 20:3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骨盆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手术用辅助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骨盆带。



背景技术: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塌方和高处坠落伤等。战时则为火器伤。骨盆骨折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一般来说,在送医前,需要对骨盆骨折的病人进行紧急处置,即利用骨盆带绑扎病人的骨盆部位,配合下肢骨牵引,并可以应用于闭合复位后的维持复位。骨盆带固定的目的不仅仅是使骨盆解剖复位,或是直接控制骨盆出血,更重要的是通过间接的加压达到自身填塞止血,从而稳定血流。可以说骨盆带作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急救的第一环和重要一环对于控制病人的病情甚至是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Michael Bottlang等人对尸体进行力学实验表明,经股骨大转子及耻骨联合复位不稳定骨盆骨折时需要180±50N;经耻骨联合和髂骨翼正中,需要228±55N;经髂前上棘和髂骨翼之间,需要262 ±79N。因此综合固定效果及所加压力等因素,推荐经大转子的固定。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经大转子的固定可以使腹部检查、腹股沟静脉穿刺、动脉血气等操作较方便的进行。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成品骨盆带基本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现有的骨盆带其弊端在于:1、大多采用魔术贴的连接方式,所提供的压力不够,另外目前骨盆带的面料多为有弹性的织物,无法提供有效的压力; 2、骨盆带材料较软,在佩戴后容易变形,无法维持有效宽度;3、骨盆带为整片条状结构,在佩戴后无法进行外科检查,也无法置入外固定架等操作,这就导致如果施术则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开骨盆带,这样会增加病人的出血量,严重的会危及生命,但是如不解开骨盆带,则由于骨盆带的阻挡,医生无法对病人进行施术治疗。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骨盆带,其主要优点是:1. 具有可调节的快捷卡扣,方便收紧和放松,提供足够的压力,加压均匀;2.主体材料选用无弹性或微弹性材料如帆布、棉布、的确良布、医用橡胶等,这些材料不易变形,可消毒,可反复使用;3.采用骨盆带+腹带的设计,更有效的控制患者骨盆及腹部的稳定性;4.骨盆带主体上设置开口,可以不解除骨盆带,直接置入外固定架针,连接外固定架连杆,减少术中的二次创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骨盆带,包括:骨盆带本体和绑扎部件,其中:绑扎部件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绑扎部件包括一组绑扎带或多组绑扎带;骨盆带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或者骨盆带本体两侧各设有一个豁口。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每组绑扎带由一根绑扎带构成或者包括一对用于相互连接的绑扎带。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每根绑扎带的固定部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没有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的自由部露出在骨盆带本体的外边。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位于骨盆带本体一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的头部设有母插头,位于骨盆带本体另一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的头部设有公插头。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位于骨盆带本体一侧或两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上还设有长度调节卡扣。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所述两个豁口之间连接的部分的边缘为弧形,且均向内弯曲。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所述新型骨盆带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骨盆带本体上。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所述支撑装置是支撑垫,其本身的厚度厚于骨盆带本体的厚度;或者所述支撑装置是气囊,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所述支撑垫包括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的袋状物,袋状物内部填充有填充材料;或者气囊上设置有压力表。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骨盆带本体为单层结构,采用无弹性或微弹性材料。

一种新型骨盆带,包括:骨盆带本体和绑扎部件,其中:绑扎部件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骨盆带本体上设置有开口,绑扎部件包括一组绑扎带或多组绑扎带。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每组绑扎带由一根绑扎带构成或者包括一对用于相互连接的绑扎带。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每根绑扎带的固定部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没有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的自由部露出在骨盆带本体的外边。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位于骨盆带本体一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的头部设有母插头,位于骨盆带本体另一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的头部设有公插头。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位于骨盆带本体一侧或两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上还设有长度调节卡扣。

一种新型骨盆带,包括骨盆带本体和绑扎部件,其中:骨盆带本体包括上部、下部以及连接部;其中连接部连接上部和下部,且在连接部两侧的上部和下部之间都形成有空隙,上部和下部均固定有绑扎部件,所述绑扎部件包括一组绑扎带或多组绑扎带。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每组绑扎带由一根绑扎带构成或者包括一对用于相互连接的绑扎带。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每根绑扎带的固定部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没有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的自由部露出在骨盆带本体的外边。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位于骨盆带本体一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的头部设有母插头,位于骨盆带本体另一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的头部设有公插头。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位于骨盆带本体一侧或两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上还设有长度调节卡扣。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连接部的不与上部和下部连接的两侧边缘为弧形,且均向内弯曲。

一种新型骨盆带,包括:骨盆带本体、支撑装置和绑扎部件,其中:绑扎部件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绑扎部件包括一组绑扎带或多组绑扎带;骨盆带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支撑装置设置在骨盆带本体上。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所述支撑装置是支撑垫,其本身的厚度厚于骨盆带本体的厚度。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所述支撑垫包括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的袋状物,袋状物内部填充有填充材料。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支撑装置是气囊,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气囊上设置有压力表。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骨盆带本体包括上部、下部以及连接部;其中连接部连接上部和下部,且在连接部两侧的上部和下部之间都形成有空隙。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每组绑扎带由一根绑扎带构成或者包括一对用于相互连接的绑扎带。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每根绑扎带的固定部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没有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的自由部露出在骨盆带本体的外边。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位于骨盆带本体一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的头部设有母插头,位于骨盆带本体另一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的头部设有公插头。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位于骨盆带本体一侧或两侧的绑扎带的自由部上还设有长度调节卡扣。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骨盆带本体为单层结构,采用无弹性或微弹性材料。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骨盆带本体采用无弹性或微弹性材料,其上覆盖一层绒毛或覆盖有一层柔软织物。

所述的新型骨盆带,其中绑扎带通过缝制或粘贴的方式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骨盆带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新型骨盆带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新型骨盆带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新型骨盆带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该新型骨盆带包括:骨盆带本体101、绑扎带;绑扎带固定在骨盆带本体101上,可通过缝纫或粘接的方式将绑扎带紧密地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骨盆带本体上设置有开口102,优选的所述开口是封闭式开口。绑扎带可以包括一组绑扎带或多组绑扎带,优选的为多组绑扎带。

每组绑扎带可以由一根绑扎带构成或者可以包括一对用于相互连接的绑扎带(103和104;105和106),如图1所示,绑扎带的一部分即固定部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另一部分即自由部露出骨盆带本体外部,绑扎带104和106的自由部的头部设有母插头108;绑扎带 103和105的自由部的头部设有公插头107,公插头107和母插头108 互相插接配合,以绑扎骨盆带。绑扎带103和105的自由部上还设有长度调节卡扣109,用于调节绑扎带103和105的长度。

使用时,可将骨盆带围绕病人骨盆,将绑扎带的公母插头互相插合,通过长度调节卡扣调节绑扎带的长度,即可控制绑扎的松紧,实现对病人骨折骨盆的固定。医生施术时,可通过骨盆带上的开口直接对病人患处进行操作,而无需解开绑扎带,避免对病人的二次损伤。

如图2a所示,为新型骨盆带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该新型骨盆带包括:骨盆带本体、绑扎带,绑扎带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可通过缝纫或粘接的方式将绑扎带紧密地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绑扎带可以包括一组绑扎带或多组绑扎带,优选的为多组绑扎带。

所述骨盆带本体整体为“工”字型,骨盆带本体包括上部201、下部202以及连接部203,优选的上部201、下部202以及连接部203 一体成型;连接部203连接上部201和下部202,且在连接部两侧的上部201和下部203之间都形成有空隙(为豁口形)217;连接部203 的不与上部201和下部202连接的两侧边缘为弧形,且均向内弯曲,提高了连接强度,在绑扎时不易撕裂。

上部201和下部202均设置有至少一组绑扎带,优选的为多组绑扎带,绑扎带可通过缝合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上部201和下部202 上。每组绑扎带可以由一根绑扎带构成或者可以包括一对用于相互连接的绑扎带(204和206;205和207;209和211;210和212),如图2所示,绑扎带的一部分即固定部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另一部分即自由部露出骨盆带本体外部,绑扎带204和206以及绑扎带210 和212的自由部的头部均设有母插头213;绑扎带205和207以及绑扎带209和211的自由部的头部均设有公插头214,公插头214和母插头213互相插接配合,以绑扎骨盆带。绑扎带205和207以及绑扎带209和211的自由部上还设有长度调节卡扣215,用于调节绑扎带 205和207以及绑扎带209和211的长度。

使用时,可将骨盆带围绕病人骨盆,将绑扎带的公母插头互相插合,调节绑扎带的长度,即可控制绑扎的松紧,实现对病人骨折骨盆的固定。医生施术时,可通过骨盆带上的上部与下部之间的豁口直接对病人患处进行操作,而无需解开绑扎带,避免对病人的二次损伤。同时,实施例2中的骨盆带的上部可以用于包裹绑扎病人腹部,而下部可以用于包裹绑扎病人骨盆,适用于腹部及骨盆均受到损伤的病人的紧急处置。当然,亦可根据病人病情选择使用骨盆带上部或下部的一个或两个进行绑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相比于实施例1 和实施例2的主要结构改进在于增加了多个支撑垫,所述支撑垫可以设置在实施例1的骨盆带上、亦可设置在实施例2的骨盆带上,在此以设置在实施例2的骨盆带上为例,如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骨盆带实施例3示意图,在骨盆带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支撑垫218(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优选的,所述支撑垫设置在连接部203上,所述支撑垫可选的结构是:1.支撑垫本身厚度厚于骨盆带本体的厚度,其可以是通过缝制或粘贴等的方式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的袋状物,内部填充有泡沫塑料、橡胶、太空棉等柔性或弹性材料; 2.支撑垫可以是气囊,固定在骨盆带本体上,使用时根据病人身材、体型等充入适量空气,即可控制支撑垫的适宜的厚度。

采用实施例3的骨盆带对病人骨盆等部位进行绑扎时,将支撑垫的位置放置在双侧髂骨外,这样在绑扎时能够更好的控制骨盆后环的移位,更加有效的加压。采用气囊的结构,通过充气、放气的方式可以控制气囊的鼓胀或缩瘪,灵活的增大或减小对皮肤的压力。为了控制压力,气囊上设置有压力表(图中未示出),用以在向气囊充气或放气时监测气囊内部空气压力。

实施例1-3中的骨盆带本体可为单层结构,即采用无弹性或微弹性材料如帆布、棉布、的确良布、医用橡胶等材料,亦可在该材料之上覆盖一层绒毛(如化纤绒毛)或增加一层柔软织物,使用时将覆盖有绒毛的一面或柔软织物的一面贴合病人皮肤,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骨盆带,能够方便地收紧和放松,提供足够的压力,加压均匀;主体采用无弹性或微弹性材料,绑扎时不易变形,能够提供均匀的压力;采用骨盆带+腹带的设计,更有效的控制患者骨盆及腹部的稳定性;骨盆带主体上设置开口或豁口,可以不解除骨盆带,直接置入外固定架针,连接外固定架连杆,减少术中的二次创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