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尿道和膀胱颈口缝合的支撑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1824发布日期:2019-01-18 19:2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尿道和膀胱颈口缝合的支撑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缝合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尿道和膀胱颈口缝合的支撑引导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前列腺癌在国内发病率呈迅速增长趋势。前列腺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其中尿道和膀胱颈口的吻合是手术中的关键步骤。

现有技术主要依赖外科医生手工或腹腔镜下无辅助缝合,利用2-0缝线将尿道粘膜对膀胱粘膜进行连续全层缝合。然而,由于位置深,手术野狭小、尿道远端回缩坍塌、操作不便等多种原因,术中尿道和膀胱颈口的吻合一直是手术难点,特别是进针点和出针点的位置难以准确把握,缝合组织的多寡也常有偏差,因此尿道断端和膀胱颈口的吻合是开放手术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如缝合质量不高,会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吻合口漏尿、吻合口狭窄等手术并发症,最终影响手术技术的普及和手术质量的提高。目前临床上尚无实际应用的辅助缝合器械、设备或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尿道和膀胱颈口缝合的支撑引导器,支撑回缩、坍塌的尿道远端,拉长尿道,并使其在盆腔手术野中得到充分暴露;在缝合尿道和膀胱颈口时,引导尿道端的进针点和出针点,使其得到精确缝合。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尿道和膀胱颈口缝合的支撑引导装置,包括镜鞘1、内芯4;所述镜鞘1呈两端开口的空心圆筒状,一端部的镜鞘壁上设有与圆筒中轴线平行的线槽3,线槽3一端延伸至镜鞘端面,另一端与开设在镜鞘壁上的定位引导孔2相连,定位引导孔2的孔径大于线槽3的槽宽;所述内芯4为圆柱体状,内芯起始端设有圆钝头部4a,所述内芯4外径小于镜鞘1内径,内芯4能够插入镜鞘1中。

使用时,内芯插入镜鞘内,自圆钝头部一并插入尿道,进入预定位置后,从另一端取出内芯;在术中缝合尿道时,缝针通过该定位引导孔精确定位尿道缝合点,拉紧缝合后,缝线可以通过线槽拉紧缝合组织;完成一针缝合后,转动镜鞘,将定位引导孔对准下一针理想的尿道进针点引导进针;直至缝合接近完成,退出镜鞘,由于线槽一端延伸至镜鞘端面,所以缝线不影响镜鞘的退出。

进一步的,所述圆钝头部4a的外径等于或大于内芯4外径1-2mm。

更进一步的,所述镜鞘1的外径为25-30cm。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引导孔的孔径为φ1.5mm。

更进一步的,所述线槽的长度为5mm。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芯4的外径为6mm。

进一步的,所述圆钝头部4a呈椭圆体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支撑尿道远端:在进行尿道远端和膀胱颈口缝合过程中,该尿道支撑探杆能够充分支撑尿道,并能够充分暴露尿道远端,直接关系到缝合点的定位、缝合组织多寡等关键问题。

2)精确定位尿道缝合点:该器械的镜鞘顶部的缝合定位引导孔能够确保准确定位缝合尿道时的进针点和出针点,在完成一针缝合后,转动镜鞘可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缝合。

3)保证缝合质量:该装置不仅可以支撑尿道,暴露尿道远端,还可以引导精确缝合,减少缝合组织过多或过少的情况,解决以往缝合针距和落点难以掌握的难题,提高缝合质量。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尿漏、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还可以减少缝合组织过多造成的血管神经束及尿道外括约肌损伤,继而降低尿失禁或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4)还可以节约手术时间,降低技术难度,缩短手术学习曲线。

附图说明

图1是镜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镜鞘,2.定位引导孔,3.线槽,4.内芯,4a.圆钝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一种辅助尿道和膀胱颈口缝合的支撑引导装置,包括镜鞘1、内芯4;所述镜鞘1呈两端开口的空心圆筒状,一端部的镜鞘壁上设有与圆筒中轴线平行的线槽3,线槽3一端延伸至镜鞘端面,另一端与开设在镜鞘壁上的定位引导孔2相连,定位引导孔2的孔径大于线槽3的槽宽;所述内芯4为圆柱体状,内芯起始端设有圆钝头部4a,所述内芯4外径小于镜鞘1内径,内芯4能够插入镜鞘1中。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圆钝头部4a的外径等于或大于内芯4外径1-2mm。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镜鞘1的外径为25-30cm。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引导孔的孔径为φ1.5mm。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线槽的长度为5mm。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内芯4的外径为6mm。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圆钝头部4a呈椭圆体状。

参见图1-2,使用时,内芯插入镜鞘内,自圆钝头部一并插入尿道,进入预定位置后,从另一端取出内芯;在术中缝合尿道时,缝针通过该定位引导孔精确定位尿道缝合点,拉紧缝合后,缝线可以通过线槽拉紧缝合组织;完成一针缝合后,转动镜鞘,将定位引导孔对准下一针理想的尿道进针点引导进针;直至缝合接近完成,退出镜鞘,由于线槽一端延伸至镜鞘端面,所以缝线不影响镜鞘的退出。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