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冲洗造瘘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170发布日期:2019-02-10 23:28阅读:1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冲洗造瘘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冲洗造瘘袋。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1998年至2007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为每10万人口24.91,标化发病率为每10万人口17.67。50%~60%的结直肠癌患者需要进行永久性肠造口术。造瘘术后需使用造瘘袋贴于造瘘口,用于接纳肠内容物。目前,造瘘袋主要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一件式造瘘袋,另一种为两件式造瘘袋,分为底座和可以与底座连接的造瘘袋。

第一种一件式造瘘袋相对便宜,但由于清洗造瘘袋内部需使用外置冲洗装置,且冲洗时需打开造瘘袋使排泄物和冲洗液不易集中倾倒处理从而污染衣物及身体皮肤。而且,食物消化等会产生肠腔积气导致造瘘袋鼓胀变形导致造瘘袋底盘与皮肤剥离导致漏便而进行排气操作时需打开造瘘袋也易造成排泄物污染增加家庭护理操作难度。第二种造瘘袋,设计为两件式,可以保留造瘘口周围皮肤上粘着的底座,仅将底座上连接的造瘘袋取掉,清理干净,然后重新戴上以重复使用。由于底座较硬不适合造口初期病人使用。而且,两件式造瘘袋价格相对较贵,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造瘘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冲洗造瘘袋,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基本原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冲洗造瘘袋,包括袋体,袋体上设置有贴合底盘和袋口部,贴合底盘中设置有造瘘口孔,袋体的边缘内侧设置有冲洗口,袋体上方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设置有一层透气膜,冲洗口连接有一根弧形管道,弧形管道包括第一冲洗管路、第二冲洗管路和第三冲洗管路,第一冲洗管路、第二冲洗管路和第三冲洗管路朝内的一侧中部分别设置有大孔。设置的大孔加大了冲洗时的水流量。排气口设置有一层透气膜,该透气膜为只透气不透水膜质材料,有效防止液体进入的同时可达到有效排气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弧形管道朝内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朝向贴合底盘会聚的小孔。达到全面冲洗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冲洗管路、第二冲洗管路和第三冲洗管路可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冲洗管路的多种连接方式可配合多种形状袋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弧形管道的一端与冲洗口固定连接,弧形管道的另一端为封闭设计。封闭设计辅助冲洗口处产生水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冲洗口和排气口与袋体的连接处为气密设计,冲洗口与弧形管道的连接处也为气密设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冲洗口处设置有弹性胶圈或单向活瓣。以确保袋体保持气密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冲洗口与排气口与袋体外部连通,且冲洗口与排气口上均设置有气密塞。冲洗完毕后,方便排气口排出多余气体,释放冲洗时产生的压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冲洗口连接有横向冲洗管路和纵向冲洗管路,横向冲洗管路和纵向冲洗管路相互连接且等间距排列,并且横向冲洗管路和纵向冲洗管路数量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排气口方便患者可以在不打开造瘘袋的情况下释放造瘘袋内因食物消化等产生的肠腔积气,避免了因造瘘袋积气使造瘘袋底盘与皮肤剥离导致漏便等排泄物污染,减轻了家庭护理操作难度的同时,避免因频繁更换造瘘袋带来的皮肤受损及经济负担;同时设计的内置冲洗口形成的水流可冲洗粘稠的排泄物且使冲洗液及排泄物存于袋内可一次倾倒,解决了传统造瘘袋需要打开造瘘袋使用外置冲洗装置冲洗时,排泄物和冲洗液无法集中倾倒而导致污染衣物及身体皮肤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冲洗造瘘袋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冲洗造瘘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冲洗造瘘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冲洗造瘘袋,根据图1到图3所示,包括袋体1,袋体1上设置有贴合底盘2和袋口部4,贴合底盘2中设置有造瘘口孔3,袋体1的边缘内侧设置有冲洗口6,袋体1上方设置有排气口8,排气口8设置有一层透气膜,冲洗口6连接有一根弧形管道5,弧形管道5包括第一冲洗管路10、第二冲洗管路11和第三冲洗管路12,第一冲洗管路10、第二冲洗管路11和第三冲洗管路12朝内的一侧中部分别设置有大孔9。设置的大孔9加大了冲洗时的水流。排气口8设置有一层透气膜,该透气膜为只透气不透水膜质材料,有效防止液体进入的同时可达到有效排气的作用。

弧形管道5朝内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朝向贴合底盘2会聚的小孔7。达到全面冲洗的作用。

第一冲洗管路10、第二冲洗管路11和第三冲洗管路12可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冲洗管路的多种连接方式可配合多种形状袋体。

弧形管道5的一端与冲洗口6固定连接,弧形管道5的另一端为封闭设计。封闭设计辅助冲洗口6处产生水压。

冲洗口6和排气口8与袋体1的连接处为气密设计,冲洗口6与弧形管道5的连接处也为气密设计。

冲洗口6处设置有弹性胶圈或单向活瓣。以确保袋体1保持气密状态。

冲洗口6与排气口8与袋体1外部连通,且冲洗口6与排气口8上均设置有气密塞。冲洗完毕后,方便排气口8排出多余气体,释放冲洗时产生的压强。

冲洗口6连接有横向冲洗管路13和纵向冲洗管路14,横向冲洗管路13和纵向冲洗管路14相互连接且等间距排列,并且横向冲洗管路13和纵向冲洗管路14数量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排气口8方便患者可以在不打开造瘘袋的情况下释放造瘘袋内因食物消化等产生的肠腔积气,避免了因造瘘袋积气使造瘘袋底盘与皮肤剥离导致漏便等排泄物污染,减轻了家庭护理操作难度的同时,避免因频繁更换造瘘袋带来的皮肤受损及经济负担;同时设计的内置冲洗口6形成的水流可冲洗粘稠的排泄物且使冲洗液及排泄物存于袋内可一次倾倒,解决了传统造瘘袋需要打开造瘘袋使用外置冲洗装置冲洗时,排泄物和冲洗液无法集中倾倒而导致污染衣物及身体皮肤等问题。

使用说明: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冲洗口6处设置的弹性胶圈或者单向活瓣使患者造口处与造瘘口孔3连接后始终保持袋体1的气密性,冲洗口6处连接冲洗装置,冲洗装置启动后,高速冲洗水流在弧形管道5内形成水压,使得水流从冲洗管路上设置的大孔9和小孔7中射出,实现对袋体1的自冲洗,冲洗完毕后打开排气口8,排出多余气体和压强,最后将所有的废弃物从袋口部4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