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插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5265发布日期:2019-06-05 23:2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插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插管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身麻醉时,需要先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气管中,然后在患者口中塞入牙垫,再将牙垫和气管导管用胶带粘接固定。该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当患者为小孩或老人时,因牙齿的缺失而导致牙垫容易移位,朝向患者口中滑动;另一方面,气管导管仅依靠胶带粘接在牙垫的侧面,使得气管导管的固定不牢靠。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能够防止牙垫朝向患者口中滑动且气管导管固定牢靠的麻醉插管组件。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麻醉插管组件,包括牙垫和气管导管,牙垫包括:弧形的唇支撑片,唇支撑片中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一插管通孔;牙垫主体,牙垫主体固定在唇支撑片的内弧面的中央处,牙垫主体中设有第二插管通孔,第二插管通孔与第一插管通孔同轴且等直径;插管夹持件,插管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弧形片,至少两个弧形片间隔开并构成圆环状,每个弧形片的内弧壁由光滑壁面和摩擦壁面组成,摩擦壁面相对于光滑壁面远离唇支撑片,每个弧形片的光滑壁面均与第一插管通孔的内壁邻接,所有弧形片的内弧壁、第一插管通孔和第二插管通孔形成一个连续的插管通道,每个弧形片的外弧面上均设有外螺纹,所有弧形片的外螺纹沿一条假想螺旋线布置;以及插管锁紧螺母,插管锁紧螺母旋合在插管夹持件上,并且能够在与对应于光滑壁面的外螺纹旋合的释放位置和与对应于摩擦壁面的外螺纹旋合的夹紧位置之间移动,气管导管穿设在插管通道中;其中,插管锁紧螺母位于释放位置时,每个弧形片的位于插管锁紧螺母的远离唇支撑片一侧的部分向外倾斜,气管导管和插管夹持件能够沿插管夹持件的轴向相对移动;其中,插管锁紧螺母位于夹紧位置时,所有弧形片的摩擦壁面贴合气管导管的外周面并朝向气管导管施加压力,插管夹持件夹紧气管导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固定带、后部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后部固定带包括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与唇支撑片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后部固定带的第一端距离可变且可拆卸的连接;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唇支撑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后部固定带的第二端距离可变且可拆卸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条形粘扣,第一条形粘扣固定在第一固定带上,并且第一条形粘扣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固定带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n形穿扣,第一n形穿扣固定在后部固定带的第一端的外侧表面;第一中间连接带,第一中间连接带具有相反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与第一固定带的远离唇支撑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端上固定有第一片状粘扣;其中,第一中间连接带绕过第一n形穿扣并且第一片状粘扣与第一条形粘扣可拆卸的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条形粘扣,第二条形粘扣固定在第二固定带上,并且第二条形粘扣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固定带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n形穿扣,第二n形穿扣固定在后部固定带的第二端的外侧表面;第二中间连接带,第二中间连接带具有相反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与第二固定带的远离唇支撑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端上固定有第二片状粘扣;其中,第二中间连接带绕过第二n形穿扣并且第二片状粘扣与第二条形粘扣可拆卸的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唇支撑片包括:支承板,支承板的内弧面与牙垫主体连接;纱布层,纱布层贴附在支承板的内弧面,并且环绕牙垫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插管锁紧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插管锁紧螺母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设置三个弧形片,三个弧形片围绕插管通道的轴线均匀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牙垫主体的与唇支撑片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形状与唇支撑片的内弧面的形状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牙垫主体的远离唇支撑片的一端端面与牙垫主体的外周面之间通过环状弧面平滑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麻醉插管组件中,牙垫主体插入到患者口腔中,弧形的唇支撑片支撑在患者的唇部外侧,限定了牙垫的移动,由此防止牙垫朝向患者口腔内滑动。而插管夹持件和插管锁紧螺母的配合,在气管导管插入到位后,使得牙垫可沿着气管导管移动并在唇支撑片支撑在患者的唇部外侧后锁紧气管导管。由此,相比于现有采用胶布固定的方式,

麻醉插管组件中的气管导管受到的夹持固定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麻醉插管组件的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麻醉插管组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牙垫;101:唇支撑片;102:第一插管通孔;103:牙垫主体;104:第二插管通孔;105:插管夹持件;106:弧形片;107a:光滑壁面;107b:摩擦壁面;108:插管通道;108a:直管部分;108b:圆锥台形部分;109:插管锁紧螺母;110:第一固定带;111:后部固定带;112:第二固定带;113:第一端;114:第二端;115:第一条形粘扣;116:第一n形穿扣;117:第一中间连接带;118:第二条形粘扣;119:第二n形穿扣;120:第二中间连接带;121:支承板;122:纱布层;123:环状弧面;2、气管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麻醉插管组件,该麻醉插管组件包括牙垫1和气管导管2,牙垫1包括弧形的唇支撑片101、牙垫主体103、插管夹持件105和插管锁紧螺母109。

唇支撑片101中设有沿其径向(弧形的唇支撑片101指向其弧心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插管通孔102。牙垫主体103固定连接在唇支撑片101的内弧面的中央处,即唇支撑片101形成相对于牙垫主体103向外凸出的环状边缘。在使用时,唇支撑片101中的上述环状边缘贴合患者的唇部外侧,因此将唇支撑片101构造为弧形。

牙垫主体103中设有第二插管通孔104,第二插管通孔104与第一插管通孔102同轴且等直径,并且第二插管通孔104的内壁与第一插管通孔102的内壁邻接。

插管夹持件105包括至少两个弧形片106,所有弧形片106间隔开并构成圆环状,每个弧形片106的内弧壁由光滑壁面107a和摩擦壁面107b组成,摩擦壁面107b相对于光滑壁面107a远离唇支撑片101,由此,光滑壁面107a和摩擦壁面107b也是呈弧形的。每个弧形片106的光滑壁面107a均与插管通道108的内壁邻接,所有弧形片106的内弧壁、第一插管通孔102和第二插管通孔104形成一个连续的插管通道108,气管导管2穿设在该插管通道108中。

进一步,每个弧形片106的外弧面上均设有外螺纹,所有弧形片106的外螺纹沿一条假想螺旋线布置,由此,可以让插管锁紧螺母109旋合在插管夹持件105上,即插管锁紧螺母109中的内螺纹可以同时与所有弧形片106上的外螺纹旋合,进而使得插管锁紧螺母109能够在插管夹持件105上转动,而该转动产生插管锁紧螺母109沿插管夹持件105的轴向移动的效果,并且插管锁紧螺母109能够在与对应于光滑壁面107a的外螺纹旋合的释放位置和与对应于摩擦壁面107b的外螺纹旋合的夹紧位置之间移动。

具体地,插管锁紧螺母109位于释放位置时,每个弧形片106的位于插管锁紧螺母109的远离唇支撑片101的一侧的部分均沿远离唇支撑片101的方向逐渐张开。插管通道108在此时由直管部分108a(包含第一插管通孔102、第二插管通孔104、所有弧形片106的与插管锁紧螺母109旋合的部分的内弧面以及所有弧形片106的位于插管锁紧螺母109和唇支撑片101之间的部分的内弧面)和圆锥台形部分108b(所有弧形片106的位于插管锁紧螺母109的远离唇支撑片101的一侧的部分的内弧面)组成,圆锥台形部分108b的小端指向大端的方向为从第二插管通孔104指向第一插管通孔102的方向。圆锥台形部分108b包括所有弧形片106的摩擦壁面107b,由此,所有弧形片106的摩擦壁面107b包含于一假想圆锥面中,并且摩擦壁面107b沿远离唇支撑片101的方向半径越来越大,因此,所有弧形片106的摩擦壁面107b不对气管导管2产生夹持作用。此时,气管导管2和插管夹持件105能够沿插管夹持件105的轴向(也即插管通道108的轴向)相对移动。

具体地,插管锁紧螺母109位于夹紧位置时,所有弧形片106的摩擦壁面107b贴合气管导管2的外周面并朝向气管导管2施加压力(此处是指摩擦壁面107b至少部分地贴合气管导管2的外周面,能够对气管导管2施加足以夹紧气管导管2的压力即可),插管夹持件105夹紧气管导管2,防止气管导管2和插管夹持件105的相对移动。

可理解,插管锁紧螺母109从释放位置到夹紧位置的过程中,插管锁紧螺母109开始并越来越多的与对应于摩擦壁面107b的外螺纹旋合,最终将摩擦壁面107b的至少一部分压在气管导管2的外周面上。反之,插管锁紧螺母109从夹紧位置到释放位置的过程中,插管锁紧螺母109一步步的解除对摩擦壁面107b的束缚,摩擦壁面107b越来越少的与气管导管2的外周面接触,最终摩擦壁面107b结束对气管导管2的外周面施加压力。

综上,在使用本实施例的麻醉插管组件时,在插管锁紧螺母109位于释放位置的状态下,先将牙垫1移动到气管导管2的上部,然后驱动插管锁紧螺母109到夹紧位置,此时插管夹持件105夹紧气管导管2。之后,将气管导管2的下端插入患者的气管中,当气管导管2到位后,驱动插管锁紧螺母109到释放位置,保持气管导管2不动的情况下将牙垫1向下移动,使牙垫主体103插入患者口腔中,唇支撑片101支撑在患者的唇部外侧(唇支撑片101限制了牙垫1的移动,防止牙垫1朝向患者口腔内滑动)。此时,牙垫1与气管导管2均已到位,驱动插管锁紧螺母109到夹紧位置,插管夹持件105夹紧气管导管2。由此,通过插管夹持件105和插管锁紧螺母109的配合,在气管导管插入到位后,使得牙垫可沿着气管导管移动并在唇支撑片支撑在患者的唇部外侧后锁紧气管导管,相比于现有采用胶布固定的方式,麻醉插管组件中的气管导管受到的夹持固定更加可靠。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牙垫1还包括第一固定带110、后部固定带111和第二固定带112,后部固定带111包括相反的第一端113和第二端114。第一固定带110的一端与唇支撑片10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带110的另一端与后部固定带111的第一端113距离可变且可拆卸的连接。第二固定带112的一端与唇支撑片1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带112的另一端与后部固定带111的第二端114距离可变且可拆卸的连接。并且,由于唇支撑片101是支撑在患者唇部的,所以第一固定带110和第二固定带112是分别连接在弧形的唇支撑片101的沿弦长方向的两端。

由此,在使用时,先分离后部固定带111与第一固定带110和第二固定带的连接,将后部固定带111放在患者的头部下方或颈部下方,然后进行插管和固定气管导管的操作。当气管导管和牙垫1固定好后,再将第一固定带110和第二固定带分别与后部固定带111连接并且调整第一固定带110与后部固定带111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固定带与后部固定带111之间的距离,直到唇支撑片101通过第一固定带110、后部固定带111和第二固定带112牢固的贴附在患者唇部上为止。此固定方式代替了现有采用胶带将牙垫1粘在患者面部的方式,避免了胶带粘接导致的过敏、不适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此固定方式操作方便且可以适用于不同患者。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牙垫1可通过任何方式固定在患者身上,当然也可采用胶带粘接的方式。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牙垫1还包括第一条形粘扣115、第一n形穿扣116和第一中间连接带117。

其中,第一条形粘扣115固定在第一固定带110上,并且第一条形粘扣11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固定带110的长度方向相同。

其中,第一n形穿扣116固定在后部固定带111的第一端113的外侧表面(使用时第一端113背离患者的一侧表面),第一n形穿扣116的横梁与后部固定带111的第一端113之间形成一穿插空间。

其中,第一中间连接带117具有相反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与第一固定带110的远离唇支撑片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端上固定有第一片状粘扣。第一中间连接带117绕过第一n形穿扣116并且第一片状粘扣与第一条形粘扣115可拆卸的粘接。换言之,即第一中间连接带117的活动端沿远离第一固定带110的方向穿过上述穿插空间后向上围绕第一n形穿扣116横梁变向180°后返回与第一固定带110上的第一条形粘扣115粘接。根据不同患者的头部尺寸,第一片状粘扣粘接在第一条形粘扣115上的适应位置。

由此,形成了第一固定带110与后部固定带111的第一端113距离可变且可拆卸的连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带110与后部固定带111的第一端113距离可变且可拆卸的连接可采用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结构来实现。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牙垫1还包括第二条形粘扣118、第二n形穿扣119、第二中间连接带120。

其中,第二条形粘扣118固定在第二固定带112上,并且第二条形粘扣118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固定带112的长度方向相同。

其中,第二n形穿扣119固定在后部固定带111的第二端114的外侧表面(使用时第二端114背离患者的一侧表面),第二n形穿扣119的横梁与后部固定带111的第二端114之间形成一穿插空间。

其中,第二中间连接带120具有相反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与第二固定带112的远离唇支撑片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端上固定有第二片状粘扣。第二中间连接带120绕过第二n形穿扣119并且第二片状粘扣与第二条形粘扣118可拆卸的粘接。换言之,即第二中间连接带120的活动端沿远离第二固定带112的方向穿过上述穿插空间后向上围绕第二n形穿扣119横梁变向180°后返回与第二固定带112上的第二条形粘扣118粘接。根据不同患者的头部尺寸,第二片状粘扣粘接在第二条形粘扣118上的适应位置。

由此形成了第二固定带112与后部固定带111的第二端114距离可变且可拆卸的连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带112与后部固定带111的第二端114距离可变且可拆卸的连接可采用其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结构来实现。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唇支撑片101包括弧形的支承板121和纱布层122。第一固定带110和第二固定带112与支承板121固定连接,支承板121的内弧面与牙垫主体103连接。第一插管通孔102设置在支承板121上。纱布层122贴附在支承板121的内弧面,并且环绕牙垫主体103。换言之,纱布层122附着在前面提及的环状边缘上。纱布层122使得患者唇部更加舒适。

优选地,支承板121的内弧面的弧长为5-7.5cm,弧心角为15°-25°。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插管锁紧螺母109,虽然其中一个插管锁紧螺母109位于夹紧位置时即可实现夹紧气管导管2,但如果两个插管锁紧螺母109均位于夹紧位置且间隔开,夹紧效果更好,气管导管2的固定更稳定。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插管锁紧螺母109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有利于医生的旋转操作。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弧形片106,三个弧形片106围绕插管通道108的轴线均匀布置。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牙垫主体103大致为长方体,但牙垫主体103的与唇支撑片101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形状与唇支撑片101的内弧面的形状匹配,牙垫主体103的远离唇支撑片101的一端端面与牙垫主体103的外周面之间通过环状弧面123平滑连接。由此,环状弧面123在气管导管插入患者口腔中时可起到导向作用,并且不会对患者口腔造成创伤。

当然,牙垫主体103的主体形状可为任何现有牙垫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

可选地,唇支撑片101的支承板121的材料为树脂、塑料或橡胶等牙垫常用材料,支承板121的材料优选为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以使得支承板121能够更好的贴附患者的唇部。

可选地,插管夹持件105由具有一定回弹性的材料制成,以使其能在脱离插管锁紧螺母时恢复张开,可为塑料。

可选地,插管锁紧螺母109的材料可选为塑料、树脂等。

可选地,牙垫主体103的材料为树脂等常用牙垫材料。

可选地,气管导管2的材料为硅胶、PVC等常用气管导管的材料。

可选地,第一固定带110、后部固定带111、第二固定带112、第一中间连接带117、第二中间连接带120可由软皮、麻布等可弯曲的柔性材料制成。

可选地,第一n形穿扣116和第二n形穿扣119可由塑料、树脂等材料制成。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