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人护理用品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1663发布日期:2019-06-14 23:0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个人护理用品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人护理用品,具体涉及一种个人护理用品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婴儿纸尿裤已经成为婴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现有的婴儿纸尿裤都是一次性用品,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白天的时候通常是2-4小时更换一次,晚上的时候一般是用一整晚,待次日早晨醒来更换,白天的时候婴儿活动比较多,在婴儿两腿踢动、翻身时或是夜晚使用时间比较长时,婴儿纸尿裤常常会发生侧漏,将衣裤或是床铺上的床单、被套弄脏,因此,如何简单而有效的解决侧漏的问题,是人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卫生巾是一种具吸收力的物质,主要的材质为棉、不织布、纸浆或以上材质复合物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复合纸,侧边的设计主要用来防止侧漏。不管是白天或是夜晚,防止侧漏一直是人们对卫生巾的要求,如果出现侧漏则可能白天的时候出现尴尬或是夜晚睡觉时弄脏床铺上的床单、被套等,都是人们不能忍受的。

成人纸尿裤是一次性使用的纸类尿失禁用品,成人护理产品之一,主要适用于失禁成人使用的一种抛弃式的尿裤。多数产品购买时为片状,穿好后为短裤型。利用胶粘片连接成一条短裤。胶粘片同时有调整裤腰尺寸的作用,以便适合不同的胖瘦体形。一般地,纸尿裤结构上从内向外分为三层,内层紧贴皮肤,由拒水无纺布制成;中间层为吸水绒毛浆,添加有高分子吸水剂;外层是不透水的塑胶膜。由于成人尿液较多,成人纸尿裤的防侧漏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在尿量过多时可有效地防止渗漏。

现有的婴儿纸尿裤、卫生巾和成人纸尿裤的防侧漏设计都是在左、右两侧由氨纶丝(左右各2~3根)在拉伸一定倍数情况下与拒水无纺布复合,从而达到贴身防侧漏效果。然而,此种防侧漏结构,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一些状况:1、氨纶丝是呈线状的,而线状的氨纶丝拉伸后人们使用时容易产生红色压痕甚至勒痕的问题;2、氨纶丝是呈线状的,其在使用时,与人体的贴合度不够,从而导致防侧漏效果不理想;3、产品的美观度不够,可能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从而影响产品的销量;4、防侧漏边是由氨纶丝与其上、下两侧的拒水无纺布层复合而成,氨纶丝线装结构在开卷后与拒水无纺布复合前,会产生不确定性的旋转,从而对复合用胶有抗蠕变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个人护理用品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使用舒适,而且能提升产品的防侧漏效果和产品的美观度,并且对复合用胶不需要使用具有抗蠕变性能的橡筋结构胶,优化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个人护理用品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包括个人护理用品本体,所述个人护理用品本体上设有防侧漏结构,所述防侧漏结构为设置在个人护理用品两侧的防侧漏边,所述防侧漏边内设有条状弹性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弹性薄膜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弹性薄膜的宽度为0.2cm-1.0cm。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弹性薄膜的宽度为0.5cm-0.8cm。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弹性薄膜的宽度为0.6cm。

进一步的,所述防侧漏边还包括设置在条状弹性薄膜上、下两侧的拒水无纺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弹性薄膜上、下两侧的拒水无纺布层均为单层拒水无纺布。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护理用品为婴儿纸尿裤。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护理用品为卫生巾。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护理用品为成人纸尿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个人护理用品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包括个人护理用品本体,所述个人护理用品本体上设有防侧漏结构,所述防侧漏结构为设置在个人护理用品两侧的防侧漏边,所述防侧漏边内设有条状弹性薄膜;在使用时,具体有以下五方面的优势:

①贴身效果提升:采用条状弹性薄膜,将产品与人体的接触由线改为面接触,使用时贴身的效果得到了提升,让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为舒适,从而避免了线状的氨纶丝拉伸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红色压痕甚至勒痕的问题;

②防侧漏效果提升:由于采用与人体面的接触方式,贴合度的提升,有效的提高防侧漏的效果,同时条状产品在条状弹性薄膜与双层拒水无纺布形成三层保护,进一步提升了防侧漏效果。

③产品美观度提升:个人护理用品评价标准之一自然伸展状态呈现弯月形,条状弹性薄膜在拉伸状态等同于10根以上氨纶丝的效果,而现有技术中个人护理用品一侧使用的氨纶丝是2-3根,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提升了同等拉伸倍数下产品弯月形的效果,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当其为展开状态时,其两侧的防侧漏边会在条状弹性薄膜的作用下与个人护理用品展开状态所在的平面呈一定的角度,呈现侧立形态;另外根据采用条状薄膜的色系,由于极薄,可以很好的与拒水无纺布融为一体,实现隐形效果。

④复合用胶的性能要求降低:防侧漏边是由条状弹性薄膜与其上、下两侧的拒水无纺布层复合而成,而条状弹性薄膜开卷后保持平面运行不存在翻转,所以对复合用胶没有抗蠕变性能的要求。

⑤个人护理用品生产工艺简化:两侧的防侧漏边只需要一卷条状弹性薄膜即可,由原来的单边2~3卷氨纶丝大幅减少,提升了工艺控制及降低了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个人护理用品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可以应用在婴儿纸尿裤上,也可以用在卫生巾上,还可以使用在成人纸尿裤上,其具有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卫生巾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卫生巾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婴儿纸尿裤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成人纸尿裤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个人护理用品本体;2、防侧漏边;21、条状弹性薄膜;22、拒水无纺布层;23、氨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

实施例1:

一种个人护理用品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包括个人护理用品本体1,所述个人护理用品本体1上设有防侧漏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个人护理用品为卫生巾。当然,所述个人护理用品并不限于卫生巾。所述个人护理用品为还可以为婴儿纸尿裤或成人纸尿裤,都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

所述防侧漏结构为设置在个人护理用品两侧的防侧漏边2,所述防侧漏边2内设有条状弹性薄膜21,该防侧漏边2位于使用面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侧漏边2还包括设置在条状弹性薄膜21上、下两侧的拒水无纺布层22,所述条状弹性薄膜21与其上、下两侧的拒水无纺布层22经过涂胶或压合后形成防侧漏边2。在图3中表示出了拒水无纺布层22与的条状弹性薄膜21的位置关系,但是卫生巾其余部分的剖视结构未在图3中画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弹性薄膜21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适用于个人护理用品上的条状弹性薄膜21。

所述条状弹性薄膜21的宽度为0.2cm-1.0c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弹性薄膜21的宽度为0.6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薄膜3上、下两侧的拒水无纺布层22均为单层拒水无纺布。当然,拒水无纺布层22也可以为多层,弹性薄膜3上、下两侧的拒水无纺布层22之所以均采用单层拒水无纺布,是因为采用单层拒水无纺布既能满足防侧漏的要求,又满足材料节约原则。

本实用新型中的个人护理用品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在使用时,具体以下五方面的优势:

①贴身效果提升:采用条状弹性薄膜21,将产品与人体的接触由线改为面接触,使用时贴身的效果得到了提升,让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为舒适,从而避免了线状的氨纶丝23拉伸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红色压痕甚至勒痕的问题;

②防侧漏效果提升:由于采用与人体面的接触方式,贴合度的提升,有效的提高防侧漏的效果,同时条状产品在条状弹性薄膜与双层拒水无纺布形成三层保护,进一步提升了防侧漏效果。

③产品美观度提升:个人护理用品评价标准之一自然伸展状态呈现弯月形,条状弹性薄膜21在拉伸状态等同于10根以上氨纶丝23的效果,而现有技术中个人护理用品一侧使用的氨纶丝23是2-3根(如图1所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提升了同等拉伸倍数下产品弯月形的效果,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另外根据采用条状薄膜的色系,由于极薄,可以很好的与拒水无纺布融为一体,实现隐形效果。

④复合用胶的性能要求降低:防侧漏边2是由条状弹性薄膜21与其上、下两侧的拒水无纺布层22复合而成,而条状弹性薄膜32开卷后保持平面运行不存在翻转,所以对复合用胶没有抗蠕变性能的要求。

⑤个人护理用品生产工艺简化:两侧的防侧漏边2只需要一卷条状弹性薄膜21即可,由原来的单边2~3卷氨纶丝23大幅减少,提升了工艺控制及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个人护理用品的防侧漏立体护围结构,可以应用在婴儿纸尿裤上,也可以用在卫生巾上,还可以使用在成人纸尿裤上,其具有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个人护理用品1为婴儿纸尿裤,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个人护理用品1为成人纸尿裤,其余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