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血管结扎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8613发布日期:2018-09-21 22:09阅读:28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结扎夹,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血管结扎夹。



背景技术:

目前,1、血管损伤是临床常见急症,可引起大出血、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需要进行及时、可靠的血管结扎。同时,在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整形与再造外科、显微外科等领域,进行血管分离操作时,对于主干血管的小分支需要进行可靠的结扎,以闭合不必要的血管通路,保证主干血流的正常供血。2、目前临床上用于结扎血管的常用方法包括:缝线结扎法、电凝烧酌法、器械结扎法等。3、缝线结扎法是采用缝合线环绕血管后打结,通过线结捆扎作用闭合血管。其优点是效果确实。但是,此方法操作耗时,而且在进行小血管或微血管结扎时,缝合线环绕血管的过程中可能造成血管撕裂,并可能受术野的影响造成操作困难。4、电凝烧酌法是采用电凝器对血管断端进行处理,通过热作用凝固血管,进而达到封闭血管的作用。其优点是快速,但是对于管径较大血管无效,而且血管电凝止血后,在血管压力改变后可能引起热凝固血管断端组织脱落,管腔暴露,继发出血。5、鉴于以上两种血管结扎方法的缺点,临床出现器械结扎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属的刚性和形态保持特性,制成金属血管结扎夹,夹闭血管,阻断血流。目前临床常用的是结扎夹为丝状金属材料制成。为防止夹闭血管后血管从金属丝上脱出,金属丝与组织接触面(内表面)需设计一定的沟槽,以增加磨擦力,防止滑脱。目前常用于血管结扎夹由于内表面设计的缺陷,常出现已结扎血管滑脱,继发术后出血。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血管结扎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血管结扎夹,由于在平面A和平面B上均设有多组凸块和沟槽,沟槽增大了夹杆和血管之间的摩擦力,使夹子在组织光滑的表面上不容易脱落,由于上夹杆与下夹杆呈成V型,有效的便于使用者进行夹持血管,避免浪费时间造成的病人失血过多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血管结扎夹,包括上夹杆和固定板,上夹杆内侧设有平面A,所述上夹杆与下夹杆为一体结构,所述下夹杆内侧设有平面B,所述上夹杆前后两端均设有轴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贯穿有紧固螺栓,所述固定板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贯穿于轴承,所述固定板上侧设有磁块A,所述上夹杆上侧设有磁块B,所述磁块A与磁块B磁性相反,所述平面A和平面B之间夹持有血管。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杆与下夹杆呈成V型。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栓顶部安装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栓上端设有限位区。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A和平面B上均设有多组凸块和沟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血管结扎夹,由于上夹杆与下夹杆呈成V型,有效的便于使用者进行夹持血管,避免浪费时间造成的病人失血过多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血管结扎夹,通过在紧固螺栓顶部安装有防滑垫,有效的在对使用者进行血管夹持的过程中,避免下夹杆脱落现象。

3.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血管结扎夹,通过在紧固螺栓上端设有限位区有效的避免使用者进行旋转紧固螺栓过多导致紧固螺栓发生脱落现象。

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血管结扎夹,由于在平面A和平面B上均设有多组凸块和沟槽,沟槽增大了夹杆和血管之间的摩擦力,使夹子在组织光滑的表面上不容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血管结扎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血管结扎夹的上夹杆与下夹杆吻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血管结扎夹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夹杆;2、平面A;3、平面B;4、下夹杆;5、血管;6、轴杆;7、支撑杆;8、磁块A;9、轴承;10、磁块B;11、紧固螺栓;12、螺栓孔;13、固定板;14、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血管结扎夹,包括上夹杆1和固定板13,上夹杆1内侧设有平面A2,所述上夹杆1与下夹杆4为一体结构,所述下夹杆4内侧设有平面B3,所述上夹杆1前后两端均设有轴承9,所述固定板13内部设有螺栓孔12,所述螺栓孔12贯穿有紧固螺栓11,所述固定板13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顶部安装有轴杆6,所述轴杆6贯穿于轴承9,所述固定板13上侧设有磁块A8,所述上夹杆1上侧设有磁块B10,所述磁块A8与磁块B10磁性相反,所述平面A2和平面B3之间夹持有血管5。

其中,所述上夹杆1与下夹杆4呈成V型。

其中,所述紧固螺栓11顶部安装有防滑垫14。

其中,所述紧固螺栓11上端设有限位区。

其中,所述平面A2和平面B3上均设有多组凸块和沟槽。

工作原理:使用时,医师将上夹杆1和下夹杆4将需要止血的血管5进行夹住,平面A2和平面B3上的凸块和沟槽对血管5进行夹持,将固定板13通过轴承9与轴杆6的转动对下夹杆4进行固定,在进行顺时针旋转紧固螺栓11进行紧固,紧固螺栓11顶部的防滑垫14对下夹杆4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