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痔疮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8609发布日期:2018-09-21 22:09阅读:14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痔疮套扎器。



背景技术: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痔疮套扎器是治疗痔疮的一种仪器,其是利用扣动扳机产生的负压,将痔疮吸入套扎器的负压吸引头内,并使橡皮筋套扎于痔疮的根部,从而使其因缺血而发生坏死脱落。

公告号为CN10661866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肛肠套扎器,它包括枪杆和手柄,手柄由左、右手柄相互扣合而成;枪杆包括内腔管和外套管,内腔管前端连接有吸嘴,内腔管后部通过固定卡座固定在手柄内,内腔管后端口与三通管的第一管口连接,三通管的第二管口通过连接管与手柄下端的负压吸引接头连接,负压吸引接头与负压源连接,三通管的第二管口设有塞头,塞头通过粘结方式与手柄侧面的负压释放开关传动连接;外套管套设在内腔管上,外套管前端连接有推动套,推动套前部套设在吸嘴上且可沿吸嘴向前滑动,吸嘴前端外圈套设有套扎圈;外套管后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在导向块和手柄前端之间设有弹力弹簧,导向块下端与手柄上设置的击发开关传动连接。

上述这种肛肠套扎器,负压吸引接头与负压源连接产生负压,将病灶组织吸附到吸嘴中,拨动击发开关,推动外套管从而带动推动套移动,将套扎圈顺利套扎在痔疮根部,几天后患部因缺血而发生坏死脱落,痔疮就能治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痔疮套扎器,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痔疮套扎器,包括枪壳,所述枪壳内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固定有负压吸引管,另一端连接三通管,所述负压吸引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穿出枪壳并固定有负压吸引头;

所述负压吸引管外套设有推管,所述推管靠近固定座的一端设有推圈滑块;

所述三通管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一软管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连接有负压发生器,所述负压发生器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出枪壳,所述活塞杆上设有复位弹簧二,所述复位弹簧二的一端与活塞抵触,另一端与负压发生器的内壁抵触;

所述枪壳内设有释放阀,所述三通管的第三接口通过第二软管与释放阀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负压吸引管对准痔疮根部,抽吸负压发生器将负压吸引管抽成负压后,痔疮靠负压作用将突出部分吸入负压吸引头中,推动推圈滑块将套装在负压吸引管上的推管向负压吸引头处移动,从而推动负压吸引头上的胶圈进入痔疮根部,靠胶圈的弹性收缩将痔疮根部扎紧,手术结束后按压释放阀,使痔疮脱离负压吸引管,几天后痔疮因缺血而发生坏死脱落。此套扎器采用独立的负压发生器,并由单向阀和释放阀控制,无需外接负压,可单手操作,手术时间短,减少了病人痛苦。

进一步的,所述推圈滑块下侧设有套扎扳手,所述套扎扳手铰接在枪壳上,所述套扎扳手通过铰接点分为推动杆和扣压杆;

所述推动杆为L型,并且L型短边与推圈滑块远离推管的一端抵触;

所述扣压杆包括从铰接点处向下延伸的转动杆、与转动杆呈钝角并向枪柄方向倾斜的连接杆和位于连接杆下端供手指扣压的扣扳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圈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套扎扳手,套扎扳手为推管提供动力,扣动扣扳二,扣板二带动推动杆与推圈滑块抵触,并推动推圈滑块与推管抵触,使得推管向前移动,操作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推管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一,所述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与推圈滑块抵触,另一端与枪壳的内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管与枪壳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一,扣动套扎扳手时推管压缩复位弹簧一,在松开套扎扳手时复位弹簧一在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不需要人工去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下侧设有负压吸引扳机,所述负压吸引扳机铰接在枪壳上,所述负压吸引扳机的一端与活塞杆远离负压发生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出枪壳,并且穿出枪壳的一端上设有供手指扣压的C型扣板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动负压吸引扳机的次数越多,负压吸引管产生的负压越大,在负压吸引管强大的负压下把痔疮的根部通过负压吸引头吸入负压吸引管中,让痔疮充分进入负压吸引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吸引扳机位于枪壳和套扎扳手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负压吸引扳机需要在手术中多次扣动来产生负压,将负压吸引扳机设在枪壳与套扎扳手之间可方便单手操作,并且不会因为套扎扳手产生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发生器下侧设有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的一端铰接在枪壳上,另一端与释放阀远离第二软管的一端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按压复位按钮,外界的空气便从复位按钮与释放阀的空隙处进入,并从第二软管进入到负压吸引管中,卸掉负压吸引管中的负压,方便将套扎器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释放阀下侧连通有气体消毒装置,所述气体消毒装置与外界连通,所述气体消毒装置内装有消毒药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进入气体消毒装置后再进入释放阀,释放阀内的空气进入三通管并进入到负压吸引管内对痔疮根部出血部位进行消毒,减轻感染。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吸引头上活动连接有胶圈扩张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圈扩张管可以将胶圈扩大,方便胶圈套在负压吸引头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可连续运行的负压发生器,并由单向阀与释放阀控制,可提供足够的负压,快速将痔疮吸入到负压吸引管中;

2、采用了套扎扳手、负压吸引机和复位按钮,实现了单手操作,方便快捷,并且缩短了套扎痔疮的时间;

3、采用气体消毒装置,可以对痔疮套扎根部出血处进行消毒,减少细菌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负压发生器内活塞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枪壳;2、固定座;3、负压吸引管;31、负压吸引头;311、胶圈扩张管;32、推管;321、复位弹簧一;33、推圈滑块;4、三通管;41、第二接口;411、单向阀;412、第一软管;42、第三接口;421、释放阀;422、第二软管;5、负压发生器;51、活塞;52、活塞杆;53、复位弹簧二;6、负压吸引扳机;61、扣扳一;7、套扎扳手;71、推动杆;72、扣压杆;721、转动杆;722、连接杆;723、扣扳二;8、气体消毒装置;9、复位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痔疮套扎器,如图1所示,包括枪壳1;

如图1所示,枪壳1内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的一端固定有负压吸引管3,另一端连接三通管4;负压吸引管3远离固定座2的一端设有负压吸引头31,负压吸引头31位于枪壳1外,负压吸引头31上活动连接有胶圈扩张管311;负压吸引管3上套设有推管32,推管32靠近固定座2的一端设有推圈滑块33;推管32与枪壳1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一321;

如图1和图2所示,三通管4的第二接口41通过第一软管412连接有单向阀411,单向阀411远离第一软管412的一端上连接有负压发生器5,负压发生器5内设有活塞51,活塞51上设有活塞杆52,活塞杆52上设有复位弹簧二53,复位弹簧二53的一端与活塞51抵触,另一端与负压发生器5的内壁抵触。固定座2下侧设有负压吸引扳机6,负压吸引扳机6铰接在枪壳1上,负压吸引扳机6的一端与活塞杆52连接,另一端穿出枪壳1,并且穿出枪壳的一端上设有供手指扣压的C型扣扳一61。

如图1所示,推圈滑块33下侧设有套扎扳手7,套扎扳手7铰接在枪壳1上,并且通过铰接点将套扎扳手7分为推动杆71和扣压杆72;

推动杆71为L型,并且L型短边与推圈滑块33远离推管32的一端抵触;

扣压杆72包括从铰接点处向下延伸的转动杆721、与转动杆721呈钝角并向枪柄方向倾斜的连接杆722和位于连接杆722下端供手指扣压的扣扳二723。

如图1所示,负压吸引扳机6位于枪壳1和套扎扳手7之间。

如图1所示,三通管4的第三接口42通过第二软管422连接有释放阀421,释放阀421位于负压发生器5下侧,释放阀421下侧连接有气体消毒装置8,气体消毒装置8内装有消毒药粉。

如图1所示,释放阀421远离第三接口42的一端连接有复位按钮9,复位按钮9的一端铰接在枪壳1上,另一端穿出枪壳1并且与释放阀421抵触。

具体实施方式:先将胶圈扩张管311安装在负压吸引头31上,随后将胶圈通过胶圈扩张管311套设在负压吸引头31上,将胶圈放置到位后拆下胶圈扩张管311;将负压吸引头31对准痔疮,然后扣动负压吸引扳机6做反复运动,通过单向阀411的阻隔,让负压吸引管3内产生负压,扣动负压吸引扳机6的次数越多,负压吸引管3内产生的负压越大,在负压吸引管3内强大的负压下,痔疮的根部通过负压吸引头31吸入负压吸引管3内,让痔疮充分完全的吸入负压吸引管3中;

然后扣动套扎扳手7,套扎扳手7推动推圈滑块33并带动推管32向负压吸引头31方向移动,从而将负压吸引头31上的胶圈套扎到痔疮根部,手指松开后在复位弹簧一321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最后按压复位按钮9,使空气从释放阀421中进入到负压吸引管3内,卸掉负压,此过程中,部分的空气进入气体消毒装置8中,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消毒后的空气进入负压吸引管3内对痔疮根部出血部位进行消毒,加快伤口的愈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