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扩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5311发布日期:2019-02-22 22:21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扩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扩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广泛采用改良式导管球囊扩张治疗脑干病损后环咽肌不开放或开放不完全,发现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但在治疗实践中发现,采用常温水注入导尿管球囊进行扩张治疗时,患者常因局部粘膜水肿而需消炎、消肿处理,且所需球囊扩张治疗次数较多,疗程偏长。研究发现,在球囊扩张时使用冰水注入导尿球囊进行扩张治疗,发现冰刺激能提高软腭及咽部感觉敏感度,增强感觉输入刺激,兴奋运动通路上各级神经元,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另外冰刺激还能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元,从而调节神经元兴奋性,重建神经功能网络,促使吞咽反射建立,加速吞咽功能恢复,注入冰水后发现临床疗效满意,患者治疗疗程及治疗费用均明显减少。

但目前采用的改良双腔硅胶导管进行治疗时,注入的冰水由于受人体温度的影响,温度会急速的增加,刺激时间短,导致患者治疗疗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气囊是随着治疗的过程逐渐增大的,目前使用的管道是注射器注入冰水量直接到球囊里面,因为反复使用注射器,导致操作复杂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扩张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对咽部进行持续刺激,同时可在外端调节气囊的扩张大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扩张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软管主体(40),靠近软管主体(40)封闭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囊体(41);所述软管主体(40)内设置有两个彼此独立的支管通道,分别为注水通道(42)和出水通道(43);所述注水通道(42)开设有连通囊体(41)的进水孔(44),所述出水通道(43)开设有连通囊体(41)的出水孔(45);所述软管主体(40)开口处的出水通道(43)末端设置有端盖(47),所述出水通道(43)内设置有压缩弹簧(48),所述压缩弹簧(48)一端固接在端盖(47),另一端连接活塞(49),所述出水通道(43)内臂上设置有限制活塞(49)推进的两挡块(50);所述出水通道(43)端部设置有溢流管(51),所述溢流管(51)位于压缩弹簧(48)和挡块(5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47)与出水通道(43)末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挡块(50)其截面为“八”字结构,并与活塞(49)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注水通道(42)末端设置有橡胶帽(46)。

进一步的,所述的囊体(41)为耐压的医用塑料或乳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持续通入冰水对咽部进行刺激,可在作用过程中拧合端盖调节压缩弹簧的张紧力实现控制囊体的扩张大小,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反复使用注射器更便于操作,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数字标注表示为:40、软管主体;41、囊体;42、注水通道;43、出水通道;44、进水孔;45、出水孔;46、橡胶帽;47、端盖;48、压缩弹簧;49、活塞;50、挡块;51、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扩张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软管主体40,靠近软管主体40封闭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囊体41;所述软管主体40内设置有两个彼此独立的支管通道,分别为注水通道42和出水通道43;所述注水通道42开设有连通囊体41的进水孔44,所述出水通道43开设有连通囊体41的出水孔45;所述软管主体40开口处的出水通道43末端设置有端盖47,所述出水通道43内设置有压缩弹簧48,所述压缩弹簧48一端固接在端盖47,另一端连接活塞49,所述出水通道43内臂上设置有限制活塞49推进的两挡块50;所述出水通道43端部设置有溢流管51,所述溢流管51位于压缩弹簧48和挡块50之间。

优选的,所述端盖47与出水通道43末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挡块50其截面为“八”字结构,并与活塞49配合。

优选的,所述注水通道42末端设置有橡胶帽46。

优选的,所述的囊体41为耐压的医用塑料或乳胶制成。

实施例1:

常规将软管主体40经鼻孔插入食道;待确定进入食道并完全穿过环咽肌后,将注满冰水的注射器针头插入橡胶帽46,挤压注射器将冰水流经注水通道42中,将注水通道42和出水通道43注满,以及使囊体41进行了扩张,在持续冰水的注入中,管内压力迫使活塞49回缩,冰水从挡块50与活塞49回缩的间隙中溢出,流入溢流管51;当需要调节囊体41的扩张大小时,通过拧合端盖47,增大压缩弹簧48的张紧力,使其需要较大压力才能将活塞49处于回缩状态,进而达到实现对囊体41大小的调节控制,当气囊由下至上通过环咽肌后可以迅速调整压缩弹簧48释放囊体41内的水使囊体41恢复,再将软管主体40拔出鼻腔,最后排除软管主体40的水。

实施例2:

事先拧合端盖47,使在通水过程中囊体41无法扩大;常规将软管主体40经鼻孔插入食道;待确定进入食道并完全穿过环咽肌后,将注满冰水的注射器针头插入橡胶帽46,挤压注射器将冰水流经注水通道42和出水通道43,直至看到冰水从溢流管51中流出,此时慢慢拧合端盖47(端盖47上设置有刻度,图中未标示),增大压缩弹簧48的张紧力,囊体41开始扩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扩大囊体41的具体大小,当气囊由下至上通过环咽肌后可以迅速调整压缩弹簧48释放囊体41内的水使囊体41恢复,再将软管主体40拔出鼻腔,最后排除软管主体40的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