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牵牛子的炒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3778发布日期:2019-01-04 23:40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牵牛子的炒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牵牛子的炒制装置。



背景技术:

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中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因含有牵牛子甙(树脂甙类)、脂肪油、有机酸等成分,所以具有药用价值。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晒干、取出种子、除去杂质后经过炮制工艺即可得到能够入药的牵牛子。但在现有技术中仅仅是通过人工翻炒,并未出现针对牵牛子的炒制装置,延长了劳作时间;并且因为牵牛子在受热过程中会产生轻微的爆裂,利用传统工艺致使牵牛子四处飞溅较难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牵牛子的炒制装置,能够快速炒制牵牛子,并且使牵牛子受热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翻炒筒和驱动翻炒筒发热的传热机构,所述翻炒筒的内壁上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两个安装槽以翻炒筒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并呈L型结构,两个安装槽之间横向的架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外沿与安装槽间隙连接,旋转盘的底部中心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圆柱体结构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旋转盘一体成型,旋转轴的底部靠近翻炒筒的底部,旋转轴的外圆周面上交错的设置有多个搅拌杆,所述翻炒筒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支撑部分和滑动部分,所述支撑部分固接在底座上,所述滑动部分为弧形结构并位于翻炒筒的上方,支撑部分与滑动部分之间设置有摇杆,所述摇杆的一端与支撑部分铰接,摇杆的另一端可沿滑动部分的弧长方向往返运动,与滑动部分连接的摇杆端部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摇杆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与连接杆铰接,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旋转盘的上表面,并通过紧固螺钉将转杆的端部固定在旋转盘的盘面上,延伸至旋转盘上的转杆底部与旋转盘的盘面固接。

进一步,所述翻炒筒的外表面下部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能够控制密封门闭合的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的横向与纵向连接处设置有向外凹陷的圆角,所述圆角上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圆周面与旋转盘的外沿抵靠。

进一步,所述搅拌杆为向上或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滑动部分具有滑动槽,所述摇杆能够在滑动槽内往返滑动。

进一步,所述支撑部分和滑动部分之间设置有紧固滑动部分的固定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将翻炒筒先通过传热机构进行预热处理并持续供热后将牵牛子倒入翻炒筒内,然后摇杆带动连接杆在滑动部分做弧形状的往返运动,同时连接杆通过转杆带动旋转盘转动,旋转盘在安装槽内不断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轴上的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将位于翻炒筒内的牵牛子搅拌均匀,使牵牛子受热均匀;从而解决了人工翻炒时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旋转盘能够将翻炒筒的开口封闭,从而防止了牵牛子在受热后爆裂四处飞溅难收集的情况;并且在对牵牛子加热的同时搅拌杆将牵牛子搅拌均匀使其受热均匀,从而缩短了翻炒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滑动部分的仰视放大图;

图中:1.底座;2.翻炒筒;3.传热机构;4.安装槽;5.旋转盘;6.旋转轴;7.搅拌杆;8.安装支架;81.支撑部分;82.滑动部分;9.摇杆;10.连接杆;11.转杆;12.密封门;13.调节阀; 14.滚珠;15.滑动槽;16.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下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牵牛子的炒制装置包括有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翻炒筒2和驱动翻炒筒2发热的传热机构3,翻炒筒2的内壁上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安装槽4,两个安装槽4以翻炒筒2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并呈L型结构,两个安装槽4之间横向的架设有旋转盘5,旋转盘5的外沿与安装槽4间隙连接,旋转盘5的底部中心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圆柱体结构的旋转轴6,旋转轴6与旋转盘5一体成型,旋转轴6的底部靠近翻炒筒2的底部,旋转轴6的外圆周面上交错的设置有三个搅拌杆7,翻炒筒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支架8,安装支架8具有支撑部分81和滑动部分82,支撑部分81固接在底座1上,滑动部分82为弧形结构并位于翻炒筒2的上方,支撑部分81与滑动部分82之间设置有摇杆9,摇杆9的一端与支撑部分81铰接,摇杆9的另一端可沿滑动部分82的弧长方向往返运动,与滑动部分82连接的摇杆9端部上设置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一端与摇杆9铰接,连接杆10的另一端设置有转杆11,转杆11的一端与连接杆10铰接,转杆11的另一端延伸至旋转盘5的上表面,并通过紧固螺钉将转杆11的端面固定在旋转盘5的盘面上,延伸至旋转盘 5上的转杆11底部与旋转盘5的盘面固接。

将翻炒筒2先通过传热机构3进行预热处理并持续供热后将牵牛子倒入翻炒筒2内,然后摇杆9带动连接杆10在滑动部分82做弧形状的往返运动,同时连接杆10通过转杆11带动旋转盘5转动,旋转盘5在安装槽4内不断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轴6上的搅拌杆7转动,搅拌杆7将位于翻炒筒2内的牵牛子搅拌均匀,使牵牛子受热均匀;从而解决了人工翻炒时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旋转盘5能够将翻炒筒2的开口封闭,从而防止了牵牛子在受热后爆裂四处飞溅难收集的情况;并且在对牵牛子加热的同时搅拌杆7将牵牛子搅拌均匀使其受热均匀,从而缩短了翻炒时间。

翻炒筒的外表面下部具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密封门12,密封门12上设置有能够控制密封门12闭合的调节阀13。

安装槽4的横向与纵向连接处设置有向外凹陷的圆角,圆角上设置有滚珠14,滚珠14 的圆周面与旋转盘5的外沿抵靠。

滚珠14减小了安装槽4与旋转盘5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大了旋转盘5的旋转速度。

搅拌杆7为向上或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便于将翻炒筒2内的牵牛子搅拌更均匀,使牵牛子受热均匀受热。

滑动部分82具有滑动槽15,摇杆9能够在滑动槽15内往返滑动。

支撑部分81和滑动部分82之间设置有紧固滑动部分82的固定件16。防止摇杆9在滑动过程中使滑动部分82摇晃。

本实施例解决了人工翻炒时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旋转盘5能够将翻炒筒2的开口封闭,从而防止了牵牛子在受热后爆裂四处飞溅难收集的情况;并且在对牵牛子加热的同时搅拌杆 7将牵牛子搅拌均匀使其受热均匀,从而缩短了翻炒时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