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下雾化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730发布日期:2019-03-05 18:1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镜下雾化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下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内镜下治疗时,通常需要配合雾化给药的方式,可以使所注的药物液体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相关组织(如气管支气管粘膜、胃肠道粘膜)与药物结合的均匀程度,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传统直接注射可能对组织造成的冲击伤害。雾化给药可广泛用于临床内镜诊断、治疗的过程。

目前,现有的雾化给药装置大多是溶胶吸入式,或者是对患者创面或病灶直接滴注施药,缺乏可用于内镜下的,通过活检孔递呈进入腔道的雾化给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下雾化给药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镜下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物喷头、传导送药部、止流器、手动加压器和药品容器,所述药物喷头为顶端封闭的中空圆柱体,且顶端和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岀药孔,所述传导送药部为可弯曲的细长管体,一端通过止流器与药物喷头尾端连接,另一端与吸液管连接,所述止流器呈中空柱状结构,其内侧从右往左依次设有喇叭状限位板、滚球和压缩弹簧,所述喇叭状限位板的右端孔径小于左端孔径,且左端孔径与止流器内径相同,所述滚球直径大于喇叭状限位板的右端孔径,所述压缩弹簧一端抵靠滚球,另一端抵靠止流器内侧左端,所述吸液管通过药品容器口的密封塞通入到药品容器底部,所述手动加压器与药品容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喷头长5mm,直径2mm。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喷头为金属药物喷头或硅胶药物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传导送药部的管体长1-2米,外直径2mm,内直径1.8mm。

进一步的,所述传导送药部为金属传导送药部或硅胶传导送药部。

进一步的,所述出药孔直径为100um。

进一步的,所述药品容器上设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传导送药部采用可弯曲的细长管体设计,方便通过活检孔递呈进入患者腔道;在药物喷头后端设置止流器,可防止停止加压供药时,传导送药部内的剩余药液从药物喷头流出,造成过度给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镜下雾化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药物喷头,11-岀药孔,2-传导送药部,3-手动加压器,31-吸液管,4-药品容器,41-密封塞,5-止流器,51-喇叭状限位板,52-滚球,53-压缩弹簧,6-药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一种内镜下雾化给药装置,主要由药物喷头1、传导送药部2、止流器5、手动加压器3和药品容器4组成,药物喷头1为顶端封闭的中空圆柱体,且顶端和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岀药孔11,传导送药部2为可弯曲的细长管体,一端通过止流器5与药物喷头1尾端连接,另一端与吸液管31连接,止流器5呈中空柱状结构,右端为进液口,左端为出液口,进液口与传到送药部2的端部连接,出液口与药物喷头5尾端连接,止流器5内侧从右往左依次设有喇叭状限位板51、滚球52和压缩弹簧53,喇叭状限位板51的右端孔径小于左端孔径,且左端孔径与止流器5内径相同,右端孔径与进液口相同,滚球52直径大于喇叭状限位板51的右端孔径,压缩弹簧53一端抵靠滚球52,另一端抵靠止流器5内侧左端,吸液管31通过药品容器4口的密封塞41通入到药品容器4底部,手动加压器3通过一管与药品容器4连通。

在使用前,首先将所需喷敷的药物溶液装入到药品容器中4,并用密封塞41密封,然后将药物喷头1通过活检孔呈递到患者体内的病灶位置,在确定药物喷头1位置准确后,按压手动加压器3,气体在手动加压器3的作用下通入药品容器4内,药品容器4内的药液6在气压的作用下,沿着吸液管31进入到传导送药部2,再从止流器5的右端进液口进入,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滚球52推动压缩弹簧53,从而使得滚球52余喇叭状限位板51间产生空隙,液体编从空隙中流出,最终从止流器5的左端出液口流入到药物喷头1处,随后雾化喷敷在患者的病灶处,当停止按压手动加压器3时,止流器5中的压缩弹簧53推动滚球52向右运动,直至滚球52抵靠在喇叭状限位板51上,从而防止液体继续从传导送药部2内流入到药物喷头1处。本内镜下雾化给药装置,由于传导送药部2是可弯曲的细长管体,不仅可以将药物喷头1准确的递呈至患者病灶处,而且在穿过活检口和递呈过程中,较为灵活,不易碰到周围组织。在本实施例中,药物喷头1为金属药物喷头或硅胶药物喷头,传导送药部2均为金属传导送药部或硅胶传导送药部。

本内镜下雾化给药装置的一个优选方案为:药物喷头1长5mm,直径2mm;传导送药部2的管体长1-2米,外直径2mm,内直径1.8mm;出药孔11直径为100um。

在本实施例中,药品容器4上设有刻度,可以方便观察喷入多少剂量的药物。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