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诊断床的铸钢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233发布日期:2019-01-13 16:5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疗诊断床的铸钢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诊断床,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医疗诊断床的铸钢支撑架。



背景技术:

支撑架为患者诊断床的一个重要零件,原为焊接件结构,其有四个零件经加工后再焊接成型,其需要焊接工装定位才能焊接,焊接变形较大且经退火去除焊接应力后变形量大,不易校形。加工时,无定位基准,尺寸无法完全保证,加工余量不足,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疗诊断床的铸钢支撑架,结构优化,整体刚性加强,强度增加,去除较复杂的焊接过程。利用经精密铸造的四个定位孔,定位精度高,便于机械加工,保证零件的精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疗诊断床的铸钢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右支板、左支板、尾板,所述支撑板在自身正面的左端设置左支板,在自身正面的右端设置右支板,在自身背面设置尾板,所述右支板内侧面设置定位孔,所述支撑板、右支板、左支板、尾板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尾板底面与支撑板背面设置加强筋,所述支撑板、定位孔、右支板、左支板、尾板、加强筋为一次铸造成型。

所述加强筋为三角形,所述右支板、左支板均为T字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支撑架上铸有四个定位盲孔,此孔为安装内六角螺钉的孔,在设备安装时必须保证与螺钉孔同轴。在机械加工时,位于零件里侧的定位孔加工难度较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在铸造过程中满足此四个孔的精度且在机械加工时利用其作为加工螺钉孔和其它加工面的定位基准,保证了整体加工精度的要求。在尾板处增加三处加强筋改善了零件的工艺性,增加了局部强度,减少了铸造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医疗诊断床的铸钢支撑架俯视状态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医疗诊断床的铸钢支撑架仰视状态立体图。

图中:支撑板1、定位孔2、右支板3、左支板4、尾板5、加强筋6。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为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如附图1-2所示,一种用于医疗诊断床的铸钢支撑架,包括支撑板1、右支板3、左支板4、尾板5,所述支撑板在自身正面的左端设置左支板,在自身正面的右端设置右支板,在自身背面设置尾板,所述右支板内侧面设置定位孔2,所述支撑板、右支板、左支板、尾板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尾板底面与支撑板背面设置加强筋6,所述支撑板、定位孔、右支板、左支板、尾板、加强筋为一次铸造成型。所述加强筋为三角形,所述右支板、左支板均为T字形。

参考图1所示,支撑架主体为整体精密铸造,其整体结构使零件工艺简单,整体性好,刚性提高,强度增加,便于加工并减少加工表面。根据图1所示,在支撑架上铸有四个定位盲孔,此孔为安装内六角螺钉的孔,在设备安装时必须保证与螺钉孔同轴。在机械加工时,位于零件里侧的定位孔加工难度较大,成本高,工艺复杂,在铸造过程中满足此四个孔的精度且在机械加工时利用其作为加工螺钉孔和其它加工面的定位基准,保证了整体加工精度的要求。四个定位盲孔用于以孔的铸造精度作为零件的工艺基准并安装滑块。

根据图2所示,在尾板处增加三处加强筋改善了零件的工艺性,增加了局部强度,减少了铸造的变形。

总之,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上一次精铸成型的四个定位孔及在尾板上的加强筋板。此结构增加了零件的刚性和强度,便于批量生产,减少加工后的变形,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保证诊断床的装配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