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体位手法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223发布日期:2019-01-13 16:5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多体位手法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床,特别是涉及一种多体位手法治疗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治疗床人在躺上去时就会感到很不舒适,也无法让治疗师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按摩,不能调节治疗床的不同部位,移动治疗床也很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体位手法治疗床,其可以近乎全面的躺在治疗床上进行多体位的不同手法的按摩,方便调节治疗床的不同部位,让人躺上去更加舒适、更加放松,移动治疗床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多体位手法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柱、横梁、下动作梁、上动作梁、固定柱、固定轴、头部扶手安装杆、滚轮、腿部分段皮垫、腹部分段皮垫、胸部分段皮垫、胸部侧皮垫、头部分段皮垫、右扶手皮垫、左扶手皮垫、支撑框架、左气弹簧、左推杆电机、调节按钮、右气弹簧、右推杆电机、驱动电机,多个支撑柱位于腿部分段皮垫的底部,多个横梁与多个支撑柱相互垂直,多个固定柱连接在横梁上,多个下动作梁位于固定柱之间,上动作梁连接下动作梁且上动作梁之间相互连接,固定轴连接固定柱与下动作梁,滚轮位于横梁的底部,腿部分段皮垫在支撑柱的上方,腹部分段皮垫在腿部分段皮垫的后面,胸部分段皮垫在腹部分段皮垫的后面,胸部侧皮垫位于胸部分段皮垫的两侧,头部分段皮垫在胸部侧皮垫的后面,右扶手皮垫位于头部分段皮垫的右侧,左扶手皮垫位于头部分段皮垫的左侧,支撑框架在腿部分段皮垫的下面,左推杆电机连接上动作梁与腹部分段皮垫,右推杆电机连接上动作梁与胸部分段皮垫,左气弹簧连接腿部分段皮垫与左推杆电机,右气弹簧连接在头部分段皮垫的下方,调节按钮连接在右气弹簧上,两个头部扶手安装杆分别连接在右扶手皮垫与左扶手皮垫的下面,驱动电机位于两个横梁之间且与下动作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固定螺栓。

优选地,所述上动作梁上设有六角螺母。

优选地,所述上动作梁之间设有稳定块。

优选地,所述胸部侧皮垫的体积小于胸部分段皮垫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近乎全面的躺在治疗床上进行多体位的不同手法的按摩,方便调节治疗床的不同部位,让人躺上去更加舒适、更加放松,移动治疗床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体位手法治疗床包括支撑柱1、横梁2、下动作梁3、上动作梁4、固定柱5、固定轴6、头部扶手安装杆7、滚轮8、腿部分段皮垫10、腹部分段皮垫11、胸部分段皮垫12、胸部侧皮垫13、头部分段皮垫14、右扶手皮垫15、左扶手皮垫16、支撑框架17、左气弹簧18、左推杆电机19、调节按钮20、右气弹簧21、右推杆电机24、驱动电机25,多个支撑柱1位于腿部分段皮垫10的底部,多个横梁2与多个支撑柱1相互垂直,多个固定柱5连接在横梁2上,多个下动作梁3位于固定柱5之间,上动作梁4连接下动作梁3且上动作梁4之间相互连接,固定轴6连接固定柱5与下动作梁3,滚轮8位于横梁2的底部,腿部分段皮垫10在支撑柱1的上方,腹部分段皮垫11在腿部分段皮垫10的后面,胸部分段皮垫12在腹部分段皮垫11的后面,胸部侧皮垫13位于胸部分段皮垫12的两侧,头部分段皮垫14在胸部侧皮垫13的后面,右扶手皮垫15位于头部分段皮垫14的右侧,左扶手皮垫16位于头部分段皮垫14的左侧,支撑框架17在腿部分段皮垫10的下面,左推杆电机19连接上动作梁4与腹部分段皮垫11,右推杆电机24连接上动作梁4与胸部分段皮垫12,左气弹簧18连接腿部分段皮垫10与左推杆电机19,右气弹簧21连接在头部分段皮垫14的下方,调节按钮20连接在右气弹簧21上,两个头部扶手安装杆7分别连接在右扶手皮垫15与左扶手皮垫16的下面,驱动电机位于两个横梁2之间且与下动作梁3连接。

固定柱5上设有固定螺栓22,使固定轴在固定柱上更牢固。

上动作梁4上设有六角螺母23,下动作梁与上动作梁移动时不容易脱落。

上动作梁4之间设有稳定块9,下动作梁与上动作梁移动时更加稳定。

胸部侧皮垫13的体积小于胸部分段皮垫12的体积,胸部放在胸部分段皮垫上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人躺在治疗床上,双腿放在腿部分段皮垫上,腹部放在腹部分段皮垫上,胸部放在胸部分段皮垫上,胸部侧皮垫可以让胸的两侧的贴近,头放在头部分段皮垫上,左手与右手分别放在左扶手皮垫与右扶手皮垫上,这样人就可以近乎全面的躺在治疗床上进行多体位的不同手法的按摩,让人躺上去更加舒适、更加放松。两个下动作梁和两个上动作梁组成一个四连杆结构,驱动电机为四连杆结构的前后上下移动提供动力,驱动电机驱动下动作梁往下移动时,会带动上动作梁往下,即四连杆结构实现前后动作梁摆动,控制治疗床的上部分(腿部分段皮垫、腹部分段皮垫、胸部分段皮垫、胸部侧皮垫、头部分段皮垫、右扶手皮垫、左扶手皮垫、支撑框架等)前后移动及上下升降,这样就可以改变治疗床的高低,也可以通过调节按钮让腿部分段皮垫、腹部分段皮垫、胸部分段皮垫、胸部侧皮垫、头部分段皮垫、右扶手皮垫、左扶手皮垫实现折叠,左推杆电机与右推杆电机会往里缩,左气弹簧与右气弹簧也会跟着往里缩,从而带动腿部分段皮垫、腹部分段皮垫、胸部分段皮垫、胸部侧皮垫、头部分段皮垫、右扶手皮垫、左扶手皮垫往上折叠,腹部分段皮垫与胸部分段皮垫、胸部侧皮垫对应,腿部分段皮垫与头部分段皮垫、右扶手皮垫、左扶手皮垫对应折叠,这样通过滚轮移动治疗床更加方便。下动作梁是通过固定轴进行上下移动的,固定轴既可以用来固定下动作梁,又可以让下动作梁实现上下移动,支撑框架支撑着各皮垫,让人可以躺上去不会损坏治疗床,头部扶手安装杆让人收放上去时支撑右扶手皮垫与左扶手皮垫更牢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