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医骨伤科用多功能四肢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9837发布日期:2018-08-14 17:5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中医骨伤科用多功能四肢夹板。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并且使用的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提升,医疗器械也在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力求为患者带来更大的方便性与舒适度,夹板是骨伤科最常见的器械之一,对于患者的骨伤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医骨科主要特色之一,具有不开刀,无疤痕,花费小等优点,中医小夹板固定骨折符合动静结合的理念,日益体现了中医正骨的先进性,是临床医学上不可遗失的器械,因此为了夹板的持续发展,现有夹板需要多功能化,高性能化。现有的骨伤科夹板的结构较为简单,功能较为单一,舒适度不高,透气性差,并且不方便固定和夹紧,不能密切关注患者的使用状况,临床上因为夹板使用不当影响患者恢复的例子时常存在,因此现有的夹板结构不能满足现代骨伤患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中医骨伤科用多功能四肢夹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中医骨伤科用多功能四肢夹板,包括夹板,所述夹板的下方安装有下尼龙条,在下尼龙条的下方安装有魔术贴,所述夹板的中部安装有肢体层,在肢体层的外围安装有中药层,所述中药层的左侧安装有拉链,在拉链的顶端安装有拉锁,所述中药层的外围安装有加热层,在加热层的中间安装有加热丝,所述中药层的外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在温度传感器的右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中药层的外围安装有透气层,在透气层的外围安装有充气层,所述夹板的上方安装有上尼龙条,所述夹板的表面安装有收纳袋,所述夹板的右上侧安装有气口阀,在气口阀的右侧安装有压气泵,所述夹板的右下侧安装有导线,在导线的右侧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左侧安装有导线,所述控制板的上方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控制板的左下方安装有开关,所述控制板右下方安装有温度调节旋钮。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的厚度范围为10-12mm。

进一步的,所述下尼龙条和上尼龙条的长度均为10cm。

进一步的,所述肢体层的表面原料为纤维无纺布。

进一步的,所述拉链和拉锁均为塑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GWD1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夹板整体呈圆柱状,满足人体四肢形体要求,所述充气层在压气泵的作用下,能够一步步收紧,根据患者体形以及舒适度需求完成夹板的有效固定,而且由于设置了气口阀,在充气结束后,可以将压气泵拆离设备,减小患者的重力负担,所述透气层厚薄适宜,既能对充气层进行缓冲,又能对中药层以及四肢表面进行透气,大大提高了夹板内部的干燥程度,避免湿热环境对患者恢复造成不利的影响,所述中药层在需要的情况下能够加入适量的中药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必要时还可以加入竹条对四肢进行辅助固定,外部的拉链及拉锁能够有效地固定药物和竹条,避免泄漏,所述中药层的外围附有加热层,既可以对患处进行热敷治疗,也可以加热中药材,促进药物的吸收,中药层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与控制板相连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体感以及显示屏的显示,对充气层的松紧程度和加热层的温度进行调节,十分人性化,夹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收纳袋,用于用户存放控制板,从而方便用户在使用夹板过程中的移动和行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药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层截面图。

图中,1-夹板,2-魔术贴,3-下尼龙条,4-充气层,5-透气层,6-中药层,7-肢体层,8-上尼龙条,9-收纳袋,10-气口阀,11-压气泵,12-导线,13-控制板,14-加热层,15-拉链,16-拉锁,17-温度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9-加热丝,20-开关,21-显示屏,22-温度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医骨伤科用多功能四肢夹板,包括夹板1,在夹板1的下方安装有下尼龙条3,下尼龙条3的下方安装有魔术贴2,在夹板1的中部安装有肢体层7,肢体层7的表面原料为纤维无纺布,吸水性好,杂质少,不易对患者伤口造成二次感染,肢体层7的外围安装有中药层6,在中药层6的左侧安装有拉链15,拉链15的顶端安装有拉锁16,拉链15和拉锁16均为塑料材质,质地轻巧,拉动轻松,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方便地处理中药层6,在中药层6的外围安装有加热层14,加热层14的中间安装有加热丝19,在中药层6的外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的型号为GWD100,满足人体体温范围和加热范围的测量需求,温度传感器17的右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8,在中药层6的外围安装有透气层5,透气层5的厚度范围为10-12mm,能够充分挥发汗液和水分,提高了夹板内部的干燥性能,透气层5的外围安装有充气层4,在夹板1的上方安装有上尼龙条8,下尼龙条3和上尼龙条8的长度均为10cm,当充气层4依据用户体感以及需求充气固定后,能够在足够的范围内对夹板1进行夹紧,在夹板1的表面安装有收纳袋9,在夹板1的右上侧安装有气口阀10,气口阀10的右侧安装有压气泵11,在夹板1的右下侧安装有导线12,导线12的右侧安装有控制板13,在控制板13的左侧安装有导线12,在控制板13的上方安装有显示屏21,在控制板13的左下方安装有开关20,在控制板13右下方安装有温度调节旋钮22,使用时,用户先根据医嘱在中药层6中放入适量药物及固定竹条,并且拉上拉链15避免泄漏,然后用户将受伤肢体放入肢体层7,打开气口阀10,使用压气泵11对充气层4进行充气,当用户感觉充气层4足够夹紧时,关闭气口阀10,取下压气泵11,然后将上尼龙条8和下尼龙条3交叉,粘合魔术贴2,将夹板1与肢体有效固定住,最后,用户可以从收纳袋9中取出控制板13,根据显示屏21显示以及自身体感,通过温度调节旋钮22对夹板1的加热层14的温度进行有效调节。

本实用新型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充气层配合气口阀和压气泵,能够根据用户体感需求对肢体进行有效的固定,不会造成过紧压迫或者过松达不到固定效果的不良影响;

(2)透气层足够宽厚,大大提高了夹板内部的干燥性能,保护了患者皮肤,避免湿热环境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3)中药层内可以放置药物和竹条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和辅助固定,配合加热层,既可以促进药物吸收,也可以对患处进行热敷;

(4)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板直观地对装置整体进行监测以及调节,操作方便,且与体感结合,十分人性化。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