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腿骨折复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9821发布日期:2018-08-14 17:5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腿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小腿骨折的复位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闭合复位:是指通过非手术方法,达到骨折端复位,包括手法复位和牵引复位。而切开复位:是指通过手术,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对于小腿骨折的患者,体外复位固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康复方式。现有的复位方法是用托板托住骨折小腿的底部,然后利用扎带将托板与小腿绑在一体,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即可对骨折处进行复位。然而,患者的绝大多数时间是躺卧在床上的,小腿底部肌肉无法散热,且没有进行适当的活动,导致这片区域处的肌肉出现浮肿,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同时也不便于对浮肿处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避免小腿底部肌肉出现浮肿现象、加快患者恢复、使用简单的小腿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腿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它包括前支腿、后支腿和托板,所述的前支腿和后支腿之间设置有左拱形梁和右拱形梁,左拱形梁和右拱形梁上均设置有可沿拱形梁滑动的滑块,滑块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抵压于拱形梁上的锁紧螺钉,两个滑块之间固设有支撑梁,所述的托板设置于左拱形梁和右拱形梁之间且位于支撑梁的下方,托板的前后侧均固连有多个扎带,托板的前后侧还固连接有绑在支撑梁上的吊绳。

所述的前支腿和后支腿呈夹角设置。

所述的左拱形梁和右拱形梁均为圆弧状。

所述的左拱形梁和右拱形梁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避免小腿底部肌肉出现浮肿现象。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前支腿、后支腿与左拱形梁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前支腿,2-后支腿,3-托板,4-左拱形梁,5-右拱形梁,6-滑块,7-锁紧螺钉,8-支撑梁,9-扎带,10-吊绳,11-小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小腿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它包括前支腿1、后支腿2和托板3,所述的前支腿1和后支腿2呈夹角设置,前支腿1和后支腿2之间设置有左拱形梁4和右拱形梁5,左拱形梁4和右拱形梁5上均设置有可沿拱形梁滑动的滑块6,滑块6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抵压于拱形梁上的锁紧螺钉7,两个滑块6之间固设有支撑梁8,所述的托板3设置于左拱形梁4和右拱形梁5之间且位于支撑梁8的下方,托板3的前后侧均固连有多个扎带9,托板3的前后侧还固连接有绑在支撑梁8上的吊绳10。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左拱形梁4和右拱形梁5均为圆弧状,所述的左拱形梁4和右拱形梁5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前后支腿放置于床上,患者仰卧于床上,随后将折断的小腿11顺次穿过右拱形梁5和左拱形梁4,且放置于托板3上,再将扎带9向上缠绕于小腿11顶部,从而实现了骨折处的复位固定,然后将吊绳10绑在支撑梁8,整个小腿11悬挂于半空中,因此小腿始终不与床接触,小腿下部肌肉能够很好的进行散热,避免小腿底部肌肉出现浮肿现象。此外,拧松两颗锁紧螺钉7,将滑块6沿着拱形梁滑动,从而使支撑梁8移动,进一步的带动小腿移动,实现了小腿的运动,使患者小腿处于更加舒服的位置,且有效避免了出现神经麻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