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5080发布日期:2018-09-25 20:2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胸心外科手术后,医生会鼓励病人适当的走动锻炼,促进恢复,由于病人一般都比较虚弱,在走动时如能有医护人员搀扶,那是最好不过,但是限于医院人手短缺,不能做到一个病人配备一个医护人员,因此这就需要借助助行装置,目前使用的助行装置形状大多是一个带滚轮的架体,架体后侧开放,两侧设置扶手,病人在架体内,扶着扶手可以慢慢移动,这种助行装置大大方便了病人的活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病人活动一端时间后,疲劳时,附近又没有椅子可供休息时,病人智能拖着疲惫的身体,推着助行装置回病房才能休息,且这种助行装置一般没有置物盒,无法放置病人所需要的物品。为此,我们提出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靠板和第二支架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设置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所述靠板的外侧设置有凸点,所述靠板的内侧安装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和电动升降杆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电动升降杆开关,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设置有挂钩孔,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的下端设置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设置为ARM单片机或PIC单片机,且所述控制器和电动升降杆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为倒圆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滚轮设置有四组,且所述滚轮的外侧设置有脚踏式抱闸。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侧设置有扶手,且所述扶手的外侧套接有泡沫棉。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设置有扣位,且所述扣位通过插骨和置物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通过设置电动升降杆调节装置的高度,以方便适应病人的身高,连接轴的外侧设置有挂钩孔,病人需要坐下时,可通过挂钩和挂钩孔连接软垫坐下,站立时,也可将软垫通过挂钩孔折叠,节省空间,支架和置物盒通过插骨和扣位相连接,便于拆卸,可根据病人需要进行挂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电动升降杆、4滚轮、5脚踏式抱闸、6靠板、7凸点、8连接轴、9挂钩孔、10软垫、11挂钩、12 置物盒、13电动升降杆开关、14控制器、15扶手、16泡沫棉、17倒圆角结构、18插骨、19扣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支架1通过靠板6和第二支架2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下端设置有电动升降杆3,所述电动升降杆3的下端设置有滚轮4,所述靠板6的外侧设置有凸点7,所述靠板6的内侧安装有控制器14,且所述控制器14和电动升降杆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电动升降杆开关13,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8,且所述连接轴8的外侧设置有挂钩孔9,所述连接轴8的下端设置有软垫10,所述软垫10的下端设置有挂钩11。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14设置为ARM单片机或PIC单片机,且所述控制器14和电动升降杆开关13电性连接,通过电动升降杆开关13控制电动升降杆3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设置为倒圆角结构17,增加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4设置有四组,且所述滚轮4的外侧设置有脚踏式抱闸5,通过脚踏式抱闸5锁紧滚轮4,进行休息或者坐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外侧设置有扶手15,且所述扶手15的外侧套接有泡沫棉16,增加扶手15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内侧设置有扣位19,且所述扣位19通过插骨18和置物盒12相连接,便于存放物品或拆卸置物盒12。

该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通过设置电动升降杆3调节装置的高度,以方便适应病人的身高,连接轴8的外侧设置有挂钩孔9,病人需要坐下时,可通过挂钩11和挂钩孔9连接软垫10坐下,站立时,也可将软垫10通过挂钩孔9折叠,节省空间,支架和置物盒12通过插骨18和扣位19相连接,便于拆卸,可根据病人需要进行挂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安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