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科夹板粘扣式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764发布日期:2019-01-04 23:3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儿童牙科夹板粘扣式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牙科使用的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儿童牙科的治疗护理过程中,经常收治年龄较小的幼儿及年龄较小不配合的儿童,给患儿龋齿治疗和修复增加了很大困难,一直是困扰医护人员的难题。使用传统约束治疗,患儿哭闹挣扎反应强烈,有严重的恐惧情绪,容易给患儿留下心里阴影,往往不愿接受一周后的复诊治疗,浪费护理资源,增加护理风险,护理配合得不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患者安全成为了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课题,关注患者安全,共创医患关系双赢的局面,是现代医疗服务模式所追求的目标。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便治疗和护理而对患者进行约束,本着科学创新的护理理念,去寻求探索治疗过程中最有效的约束方法,既能起到约束作用,又能达到完美的护理配合,争取患者治疗过程中达到痛苦最小化,防止患者因躁动发生意外伤害,保证了治疗的实施,提高医疗质量和护理水平,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宗旨,把优质化护理服务得到了有力的推动。

传统的强制性治疗和全身麻醉下治疗存在着护理风险,为了防止意外伤害,避免传统强制性治疗的弊端,本着安全有效,舒适方便,个性化护理的角度,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约束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约束装置来约束幼儿,使患儿配合治疗,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儿童牙科夹板粘扣式约束带,包括支撑体和固定带,支撑体为长条形薄板,支撑体包括支撑板、缓冲层、防水层;支撑体沿长度方向设有上肢固定带、下肢固定带,上肢固定带、下肢固定带均包含两个成对设有粘扣的固定带;

支撑体端部设有两个带粘扣的肩部约束带,上肢固定带和/或下肢固定带设有肩部粘扣。

根据所述的儿童牙科夹板粘扣式约束带,所述支撑体由下到上分为三层,依次为支撑板、海绵、皮革布,皮革布包覆在上表面,支撑体设有肩部约束带一端比另一端宽。

根据所述的儿童牙科夹板粘扣式约束带,所述支撑板采用实木生态板。

根据所述的儿童牙科夹板粘扣式约束带,支撑体外面包覆有夹板套,夹板套两侧分布上肢固定带、下肢固定带;夹板套较宽的一端设有拉链。

根据所述的儿童牙科夹板粘扣式约束带,上肢固定带、下肢固定带相互黏贴的固定带,一侧分布横向粘扣带,另一侧分布纵向粘扣带。

根据所述的儿童牙科夹板粘扣式约束带,黏贴在一起状态的上肢固定带正面分布与支撑体长度方向垂直的粘扣带。

根据所述的儿童牙科夹板粘扣式约束带,肩部约束带之间的间距为6-15cm,肩部约束带端部设有端部粘扣。

根据所述的儿童牙科夹板粘扣式约束带,肩部约束带之间的间距为8cm。

夹板粘扣式约束带使用时,先用床单包裹,在依次固定在夹板约束带上。夹板是采用3㎝厚的海绵垫做保护。因约束带较宽大,粘扣接触面积也比较大,既能固定牢固,绿色纯棉布透气性好,视觉感美观,对患儿肢体起到保护作用,还会有一定的舒适度,降低了护理风险,缩短治疗时间,节约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一名护理人员就可以有效的去帮助医生适时吸唾,传递和回收器械,准备调配补牙材料,避免了器械的污染及交叉感染。家属很容易接受。

1.本发明使用粘扣式约束带固定约束后,患儿也会哭闹挣扎,但因无法挣脱,就会很快接受现实,会慢慢安静下来,再加上护理人员的鼓励和安抚,患儿情绪会慢慢稳定。

2.因为夹板有3㎝厚的海绵垫做保护,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患儿不会出现意外伤害,护理配合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3. 海绵垫外包有皮革布,防止因幼儿尿湿垫子而污染到海绵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夹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夹板; 2、夹板套; 201、拉链;3、下肢粘扣; 4、下肢固定带; 5、上肢粘扣; 6、上肢固定带; 7、肩部粘扣; 8、端部粘扣; 9、条状粘扣; 10、肩部约束带; 11、皮革布; 12、支撑板;13、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并将制作过程及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材料与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是由支撑体、夹板套、粘扣式约束带三部分组成

1.1 组成支撑体、夹板套、粘扣式约束带,还包括70㎝×150㎝床单。

1.2 材料所述支撑体由下到上分为三层,依次为支撑板12、海绵13、皮革布11,夹板套2采用医用纯棉布绿色或蓝色;支撑板12采用实木生态板,厚度2㎝;软硬适中的海绵厚度为3㎝;加厚的皮革布11包覆在支撑体上表面,可用于防止尿湿;粘扣式约束带宽25cm;拉链长度为50㎝。

1.3制作方法

(1)用绿色纯棉布缝制一个70㎝×150㎝双层床单;

(2)用厚度2㎝实木生态板做成长度为85㎝,一边宽度为35㎝,另一边宽度30㎝大小的等腰梯形木板,将厚度3㎝软硬适中的海绵,大小与木板大小一致。加厚皮革布包裹在海绵13上表面,长和宽都大于梯形板20㎝,把皮革布拉紧固定在木板上,并在夹板1背面用气排钉钉紧。

(3)夹板套2的大小比夹板长度和宽度各大1㎝,在套的宽度较大的一边的上边缝制肩部约束带10,用绿色纯棉布长40㎝×宽12㎝×2条缝制为双层,肩部约束带间隔是8㎝。粘扣带长30㎝×宽5㎝×2条,缝制在肩部约束带上。

(4)上肢固定带长45㎝×宽25㎝×2条。一侧的粘扣带35㎝×宽5㎝×3条,缝制距夹板套的边缘10㎝,间隔5㎝横向(与夹板长度方向垂直)缝制在上肢固定带上,另一面横向缝制长35㎝×宽5㎝×3条用于和肩部约束带黏贴的粘扣带。另一侧,25㎝×5㎝×5条粘扣带竖向(夹板长度方向)缝制在上肢固定带上。两侧的粘扣带黏贴一起,用于固定上肢。

(5)下肢固定带比上肢固定带长度短5㎝,粘扣带距夹板套的边缘间距5㎝,缝制粘扣的方法一致,两侧的粘扣带黏贴一起,用于固定下肢。固定带均用绿色棉布缝制成双层,上肢固定带和下肢固定带间距10㎝,先将缝制好的约束带连接在夹板套上,在把其他部位连接,缝制牢固。将50㎝长的拉链在夹板套宽度较大的一端下面缝制,最后缝制拉链201。

2临床应用

2.1临床质料 选择儿童牙科2017年1月—2017年3月240例严重龋齿的患儿,年龄2±0.5—5±0.5岁的幼儿,须接受龋齿治疗,通过与家属沟通,家属有强烈要求治疗的愿望,120例同意接受传统强制约束治疗方法,120例同意接受夹板约束带约束治疗,对照两组治疗过程中医护及家属配合治疗效果与满意度。

2.2方法

对照组经家属签字接受传统强制约束治疗,是由两名护理人员及家属和医生配合,一名护理人员固定患儿的肩部和上肢,家属固定头部,另一名护理人员固定下肢及关节部,医生负责吸唾,固定下肢的护理人员准备补牙材料和器械。

观察组 经家属签字后同意接受使用夹板粘扣式约束带治疗,是由一名护理人员和一名家属配合医生治疗,患儿在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引导下,用70㎝×150㎝床单将上肢和下肢包裹,治疗椅靠背后倾,本装置安放在治疗椅上,把孩子抱在本装置上,将固定带、肩部约束带固定好,家属固定头部并用枕头放在头下面。另一护理人员帮助吸唾,准备补牙材料,传递器械,鼓励和安慰患儿,有条不紊的顺利完成治疗。

2.3效果比较 使用传统约束治疗,患儿哭闹挣扎反应强烈,有严重的恐惧情绪,容易给患儿留下心里阴影,往往不愿接受一周后的复诊治疗,浪费护理资源,增加护理风险,护理配合得不到充分发挥;使用粘扣式约束带固定约束后,患儿也会哭闹挣扎,但因无法挣脱,就会很快接受现实,慢慢安静下来,加上护理人员的鼓励和安抚,患儿情绪会慢慢稳定。因为夹板有3㎝厚的海绵垫做保护,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患儿不会出现意外伤害,护理配合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2.4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比较,使用夹板粘扣式约束带进行约束治疗的有效性,护理风险及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 比较两组患儿的舒适度及家属对两组治疗的满意度。5分为很满意,4分为满意,3分为一般,2分为不满意,1分为很不满意。满意度的比较,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 ,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图表1观察两组患儿有无皮肤发生瘀斑,治疗过程使用时间,一周后复诊有无心里阴影及不愿接受治疗的抵触情绪,与传统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护理风险比较 n120%

图表2观察组家属接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

表2 两组家属满意度对照表 n120%

传统的强制治疗存的问题,在护理人员人力不足时无法实施治疗,控制肢体活动时,力度很难掌握,患儿的不断挣扎,用力过度有可能对患儿肢体造成损伤及皮下淤青,存在着一定的护理风险,会增加患儿的恐惧情绪,容易造成心理阴影增加抵触情绪,不愿接受下一次复诊治疗。家属看到会感到心疼孩子,不容易接受治疗。患者使用夹板粘扣式约束带护理配合有效性高与对照组,在儿童龋齿治疗过程中,护理安全得到保证,节约了护理资源,缩短了治疗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舒适度,家属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夹板粘扣式约束带,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固定牢固,为儿童龋齿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的约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方法。夹板粘扣式约束带的研制,解决了幼小儿童龋齿治疗过程中医护配合的难题,值得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口腔门诊广泛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