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8848发布日期:2019-05-15 22:54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动物实验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和动物学等学科,往往需要进行小鼠的动物实验。按照医学教科书的指南,在进行小鼠皮下注射的时候,往往需要把小鼠皮肤捏住后提起,形成一个三角凹面,然后30-45度进针,把注射液打入小鼠皮下,注射完成后抽出针头,立刻用拇指按压近针部位并揉捏,防止药液的漏出。因此,在进行小鼠的皮下注射的操作时,往往需要两个人同时完成,一人进行小鼠保定,另一人进行皮下注射,注射完成后还要按压注射部位数十秒,防止药物经针口外漏。

在进行小鼠动物实验时,如果需要固定小鼠,一般会使用小鼠固定板,或小鼠固定装置,然后进行动物实验。现有的小鼠固定方法虽然起到了对小鼠的固定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使用小鼠固定板固定小鼠的方法,小鼠挣扎比较剧烈,往往需要对小鼠进行麻醉后再进行相应的实验。这样额外的麻醉作用有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其次,使用圆柱形固定装置固定小鼠的方法,通常用于对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或取血的实验操作,不能进行皮下注射操作。而另一种固定装置,虽然可以进行皮下注射等操作,但小鼠固定比较麻烦。要先用手保定小鼠后,然后用固定装置卡住小鼠颈部进行固定。该方法固定会引起小鼠的恐惧,而且也不容易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安全便利、适合于单人操作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其包括底座、筒体和盖子,筒体置于底座上,筒体包括开放的第一端和封闭的第二端,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端的直径,盖子包括盖体和螺杆,螺杆自上而下插入盖体,盖体内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筒体的上部在靠近第一端处设有槽部,以容纳螺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沿着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筒体自第一端开始,在一段长度内直径维持不变,然后再逐渐变小,直至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筒体的上部设有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小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筒体在上部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盖体的下部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要进行小鼠皮下注射需要两个操作人员进行注射的缺点,此外还解决了使用常见固定装置后不能进行小鼠皮下注射的缺点。该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能够在不麻醉小鼠的情况下由单人进行稳定操作,利用本装置的两个孔用两手指把小鼠皮肤捏起来后,即可进行单人注射操作。

可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减少实验工作人员,省时省力,同时,由于不需要用手捉拿小鼠,小鼠可以自发进入固定装置,可以减少捉拿小鼠带来的潜在被咬的风险,安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在未盖住盖子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在盖住盖子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是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的盖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筒体2、以及盖子3。筒体2置于底座1上,优选为圆筒状。筒体2包括开放的第一端201和封闭的第二端202。第一端201的直径大于第二端202的直径。为了便于容纳、固定小鼠,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的直径为适合于小鼠的尺寸,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端201的直径(内直径)可以为3cm,第二端202的直径(内直径)可以为2cm,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筒体2的尺寸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

如图3所示,沿着第一端201向第二端202的方向,筒体2可以自第一端201开始,在一定长度内(例如3cm)直径维持不变,然后再逐渐变小,直至第二端202。

筒体2上部(即朝向与底座1相反的方向)还设有开口203,以便于注射操作。该开口203的宽度优选为2cm。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从第二端202向第一端201看的侧视图。第二端202可设有至少一个小孔204,以便于通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筒体2还可以在上部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图中未示出),以便于通气。

如图5所示,盖子3包括盖体301和螺杆302,螺杆302自上而下插入盖体301,盖体301内设有与螺杆302相匹配的螺纹。盖体301的下部(即靠近底座1的部分)设有缺口303。盖子3的直径与第一端201的内直径相对应,并且不大于后者,例如3cm,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盖子3的尺寸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

筒体2的上部在靠近第一端201处设有槽部205,以容纳螺杆302。螺杆302可沿着该槽部205朝向第二端202水平推进,以便固定小鼠。

如图1所示,为整个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在未盖住盖子3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整个小鼠皮下注射固定装置在盖住盖子3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进行小鼠皮下注射时,先打开盖子3,常规捉拿小鼠。捏住小鼠尾巴末端并提起,放于试验台,同时保持一直捏住小鼠尾巴并往上提,使小鼠刚刚能接触试验台面,当小鼠由于本能从开放的第一端201爬进筒体后,用该固定装置的盖子3盖住,同时转动螺杆302(例如沿顺时针方向)进行固定。固定装置设有小孔204进行通气,所以小鼠不会窒息。小鼠固定后,可以通过该固定装置的上部的开口203,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鼠皮肤,在捏起皮肤的位置,两手指的末端,插入针头,用右手进行皮下注射操作。注射完成后,迅速抽出针头,并用食指轻压、按揉注射部位约10秒,防止漏液,右手捏住小鼠尾巴末端,左手拧松螺杆302,取下固定的盖子3,提起小鼠并放入鼠笼。

因为空间比较紧凑,小鼠不能进行翻身、回头和躲避等动作,所以进行拿捏皮肤和操作是非常方便快捷,也大大避免被小鼠咬到的可能。这些操作可以由单人完成,减少实验参与的人员,省时省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