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静脉注射输液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1068发布日期:2018-08-14 17:5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静脉注射输液针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中,利用注射、输液方式来进行治疗已是一种常态,而使用过后的注射器输液针,通常会适时套上护套,并便于后续的注射器废弃处理作业和防止再被回收利用。但往往由于套管直接套在输液针上,在回收过程中容易发生脱离,使得输液针裸露在外,医务人员或者清理人员在清理回收时容易被输液针意外刺伤,甚至造成交叉感染,危害人体健康。

公告号为CN2770575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卡锁的一次性静脉采血、输液针,它包针套、穿刺针、针柄和连接导管;在所述针柄后部设有一可转动的安全卡锁,安全卡锁为条形罩盖状,其内两侧对应设有凸块,两凸块之间留有可卡住穿刺针的间隙。

上述这种具有安全卡锁的一次性静脉采血、输液针,在采血或输液后只需将安全卡锁反转扣在用过的针尖上即被固定,使针套不易从针尖上脱离,从而不易误伤甚至感染医务或者回收人员。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另一种使输液针不易外露而误伤人员的输液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静脉注射输液针装置,具有在使用过后针套不易脱落从而使输液针不易裸露误伤人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一次性静脉注射输液针装置,包括输液针、针柄、输液管、翼片,还包括固定筒、沿固定筒端面的圆周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固定筒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固定筒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固定机构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形成有容纳输液针和针柄的收纳区域;

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延伸有朝向第二固定板的限位片;

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半圆形凹槽一,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半圆形凹槽二;所述半圆形凹槽一与半圆形凹槽二之间形成有供输液管穿入的通孔;

所述收纳区域内位于限位片与固定筒之间形成有空隙一,所述收纳区域内位于限位片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形成有空隙二;

当针柄与翼片的连接部分位于空隙一内时,所述输液针穿出固定筒;

当针柄与翼片的连接部分位于空隙二内时,所述输液针回收至收纳区域内;

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翼片、限位片均采用塑料材质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针柄与翼片的连接部分处在空隙二内时,输液针回收在收纳区域内。限位片能够限制针柄与翼片的连接部分左右移动,从而防止输液针外露误伤医务人员。由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限位片均由塑料材质构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拉动第二固定板使其向上拱起,将针柄与翼片从空隙二移动至空隙一内,此时输液针穿出固定筒外,即可对输液针进行使用。由于针柄与翼片在空隙一内同样受到限位片的抵挡,使得输液针在使用时不易发生位置的变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的卡紧通孔和设在第二连接板的卡紧块,所述卡紧块嵌设在卡紧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紧通孔嵌在卡紧通孔内能够实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固定,使得输液针、针柄在收纳区域内不易滑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对的表面均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之间形成的弧面与固定筒、通孔的内壁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柄可以在收纳区域内移动时更加顺畅,同时也能减少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材料使用量,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针上套设有适配的针套,所述针套直径小于固定筒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套能够使输液针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对输液针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减少输液针直接误伤人员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均通过塑料连接块与固定筒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塑料连接块为软性材料,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可以绕着塑料连接块实现上下转动,从而方便对输液针和针柄在收纳区域内进行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片的截面呈梯形,所述限位片的直角部分靠近第二固定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限位片的斜面能够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方便输液针与针套在空隙一与空隙二之间来回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有朝向第一固定板的抵挡片,所述抵挡片位于空隙二内并靠近限位片设置,所述抵挡片的高度大于限位片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挡片能够进一步阻挡输液针从空隙二内滑出,从而使输液针不易从固定套穿出误伤人员。

进一步的,所述翼片的表面设有若干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点能够增加翼片与手指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从而方便对输液针进行相关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管远离针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座,所述针座侧壁上设有若干凸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管通过针座与输液装置连接实现输液功能;凸筋能够增强针座的整体环刚度,从而使其与输液装置连接时不易发生弯曲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针座远离输液管的一端侧壁设有旋片;

所述针座通过旋片螺纹连接有旋塞,所述旋塞外壁设有与旋塞轴向平行的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塞能够对针座的开口处实现密封,使外部的灰尘、细菌等感染物不易进入针座以及输液管内部;凸棱能够增加手指与旋塞的接触面积,方便将旋塞旋进针座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限位片的设置能够限制针柄与翼片的连接部分左右移动

2.塑料连接块的设置能够方便对输液针和针柄在收纳区域内进行安装与拆卸;

3.半圆形凹槽的设置能够使针柄在收纳区域内移动时更加顺畅;

4.针套的设置能够使输液针不与人体直接接触,减小其误伤人体的可能性;

5.抵挡片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限制针柄在空隙一和空隙二内的移动,防止针柄从空隙一和空隙二内滑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一次性静脉注射输液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针柄与翼片的连接部分处于空隙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针柄与翼片的连接部分处于空隙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针座与旋塞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放大图。

图中,1、输液针;2、针柄;3、输液管;4、翼片;41、凸点;5、固定筒;6、塑料连接块;7、第一固定板;71、第一连接板;711、弧形凹槽;712、半圆形凹槽一;713、卡紧通孔;72、限位片;8、第二固定板;81、第二连接板; 811、半圆形凹槽二;812、卡紧块;82、抵挡片;9、收纳区域;91、空隙一;92、空隙二;10、通孔;11、针座;111、凸筋;112、旋片;12、旋塞;121、凸棱;13、针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一次性静脉注射输液针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输液针1、针柄2、输液管3、翼片4、固定筒5、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针套13。

如图1所示,输液针1、针柄2、输液管3依次固定连接,翼片4与针柄2一体成型并位于针柄2的两侧。在翼片4的表面设有若干凸点41。凸点41能够增加翼片4与手指之间的摩擦,方便医务人员对输液针1进行抽拉、移动等操作。

如图1所示,针套13套设在输液针1上,针套13的一端与翼片4抵触且针套13的直径小于固定筒5的直径。

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8通过塑料连接块6对称设置在固定筒5一端的周缘上。

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板7远离固定筒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71,第一连接板71上设有卡紧通孔713;第二固定板8远离固定筒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81,第二连接板81上设有与卡紧通孔713配合的卡紧块812。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8能够通过塑料连接块6进行上下转动,从而能够方便对针柄2与翼片4进行安装与拆卸。

如图2和3所示,在第一连接板71上设有半圆形凹槽一712,第二连接板81上设有半圆形凹槽二811,半圆形凹槽一712与半圆形凹槽二811之间配合形成有通孔10。在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8相对的表面上均设有弧形凹槽711,弧形凹槽711之间形成的弧形面与固定筒5的内壁、通孔10的内壁均重合。当卡紧块812(参见图1)嵌入卡紧通孔713时,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8实现相互连接,且在二者之间形成有收纳区域9,输液针1、针柄2、输液管3依次穿入通孔10、收纳区域9和固定筒5。

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板7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有朝向第二固定板8的限位片72。限位片72的横截面呈梯形,限位片72的直角部分靠近第一连接板71设置。在收纳区域9内位于固定筒5与限位片72之间形成有空隙一91,当针柄2与翼片4的连接部分处于空隙一91内时,针套13穿出固定筒5。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翼片4、限位片72均由塑料材质构成。

如图4所示,限位片72与第一连接板71之间形成有空隙二92。在第二固定板8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有朝向第一固定板7的抵挡片82。抵挡片82处于空隙二92内并靠近限位片72设置,抵挡片82的高度大于限位片72与第二固定板8之间的距离。当针柄2与翼片4的连接部分处于空隙二92内时,针套13回收至收纳区域9内。

如图1所示,在输液管3远离针柄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座11。在针座11的侧壁上且靠近输液管3处设有若干凸筋111。凸筋111能够增强针座11的整体环刚度,同时针座11与输液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时能够增大手指与其表面的摩擦力,方便针座11与输液装置的安装。

如图6所示,在针座11远离输液管3的一端的侧壁设有旋片112,针座11上通过旋片112螺纹连接有旋塞12,旋塞12的侧壁设有与其轴向平行的凸棱121。旋塞12能够对针座11的开口进行密封,阻挡外界的感染物使其不易进入针座11与输液管3内,从而保证输液管3内的卫生。

具体实施过程:当输液针1处于未使用状态时,针柄2与翼片4的连接部分处在空隙二92内,此时输液针1处在收纳区域9内。由于受到限位片72的抵挡,使得针柄2与翼片4的连接部分不易发生左右移动,同时抵挡片82也能够限制针柄2在空隙二92内的移动,从而使输液针1不易从固定筒5穿出,防止输液针1外露误伤医务人员。输液针1外套设的针套13也能隔绝输液针1直接与人体接触,进一步减小输液针1发生误伤事件的可能性。

由于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限位片72由塑料材质构成,三者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使用输液针1时,拉动第二固定板8使其向上拱起,将针柄2与翼片4沿着第二固定板8与限位片72之间形成的空间移动至空隙一91内,此时输液针1穿出固定筒5外。将旋塞12从针座11上旋下,使针座11与输液装置连接,将针套13取下。由于受到限位片72的抵挡,针柄2与翼片4在空隙一91内同样不易发生左右移动,从而使输液针1在使用时位置不易发生变动。

当输液针1使用结束后,再将针柄2移动至空隙二92内,由于梯形限位片72的斜面起到导向作用,方便针柄2与翼片4从空隙一91移动至空隙二92处;弧形凹槽711之间形成的弧形面与固定筒5内壁以及通孔10内壁重合,使得针柄2在收纳区域9内移动时更加顺畅。最后将针套13套在输液针1上,完成整个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