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部位同时给药的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1980发布日期:2019-06-11 23:5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部位同时给药的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装置,尤其是一种多部位同时给药的输液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胸外科手术,无论是常规开胸还是胸腔镜手术,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切口疼痛,导致患者咳嗽困难,是造成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目前胸外科手术患者常用的止痛方法主要包括:持续静脉滴注、口服或肌注止痛药止痛。以上止痛方法属于全身性的止痛治疗,不仅效果差且副作用大。手术中采用单次切口周围肋间隙阻滞,止痛效果较好,副作用小,但维持时间较短。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部位同时给药的输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多部位同时给药的输液装置,包括内带输液泵、顶部带气孔、底部带补药管和输液管的吊瓶,其特征在于输液管下端连接有液体分配器,该液体分配器包括带空腔的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进液口,该进液口与输液管下端相连,壳体底部设有多根与空腔连通的分液支管,各分液支管下端设有敞口,以便手术时,将各根分液管下端埋置在切口周围对应的神经上,即可对这些神经进行持续、定量注给麻醉、止痛药,直至术后恢复期,达到有效且长时间止痛的目的,提高止痛效果,降低副作用,节约人力。

进一步地,输液管上设有调节开关,用于控制输液量。

进一步地,吊瓶顶部设有顶盖,气孔设于顶盖上,顶盖上还设有吊环。

进一步地,液体分配器的壳体设为半球体,半球体底部开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上均连接有分液支管。

进一步地,每根分液支管下端设为锥形端,敞口位于锥尖。

进一步地,液体分配器容积为200-250ml,高为15-20cm。

进一步地,输液管长度为40-4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在手术时,将各根分液管下端埋置在切口周围对应的神经上,从而可对这些神经进行持续、定量给注麻醉、止痛药物,直至术后恢复期,达到有效且长时间止痛的目的,提高止痛效果,降低副作用,节约人力,同时通过补药管向吊瓶内注入所需要的麻醉剂或止痛药物,再通过吊瓶顶部的盖添加输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部位同时给药的输液装置,包括内带输液泵、顶部带气孔5、底部带补药管3和输液管4的吊瓶1,其中输液管4下端连接有液体分配器,该液体分配器包括带空腔的壳体4,壳体顶部设有进液口,该进液口与输液管4下端相连,壳体底部设有多根与空腔连通的分液支管8,各分液支管8下端设有敞口;所述输液管4上设有调节开关9,用于控制输液量;所述吊瓶1顶部设有顶盖,气孔5设于顶盖上,顶盖上还设有吊环6;所述液体分配器的壳体7设为半球体,半球体底部开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上均连接有对应的分液支管8,且每根分液支管8下端设为锥形端,敞口位于锥尖处;所述液体分配器容积为200-250ml,优选200ml,高为15-20cm,优选20cm,输液管长度为40-45cm,优选40cm。所述内带输液泵的吊瓶为市购产品。

使用时,关闭调节开关9,打开顶盖加入输液,如果还需要混入其他药液,可从补药管3注入,待药液混匀后,打开调节开关9,在吊瓶中的输液泵作用下,定量并持续地通过多根分液支管8将麻醉、止痛药液给注到切口周围对应的多根神经上,达到有效且长时间止痛的目的,提高止痛效果,降低副作用,节约人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