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伤口助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8464发布日期:2019-02-01 20:0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皮肤伤口助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伤口助合器,特别是一种用于皮肤伤口康复领域的皮肤伤口助合器。



背景技术:

在人体医学解剖及组织修复领域,皮肤组织是人体内部与外部最基本及最重要的屏障结构,皮肤组织包括皮肤表皮层、真皮层、皮下层。当这一屏障受到手术切割或外伤破坏后,必须通过手术缝合,使游离的伤口皮缘在伤口解剖的水平面上尽快恢复原来的连接结构和连接对合状态,并通过皮肤组织再生,恢复原皮肤的屏障结构及功能。

皮肤伤口在愈合过程中会不断有渗液流出,如果不及时清楚伤口周围的渗液,伤口容易受到感染,伤口皮下脓肿、伤口裂开、伤口不愈合及窦道产生也可直接导致伤口愈合失败,留给病人经久不愈的慢性难愈合伤口。

而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各种类型的对合装置解决伤口两侧对合合拢问题,恢复皮肤组织结构的连续性。但是现有的各种类型的对合装置的使用中,伤口皮缘即使被拉合在一起,但皮缘在伤口对合处的垂直方向,仍然可自由移动无法保证伤口两侧皮缘的各层能快速、精确的分层平整对接和精密对合。并且现有技术的对合装置中也没有及时清除皮肤伤口渗液的措施,无法消除渗液对伤口愈合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伤口两侧皮肤在合拢的同时,在伤口纵深方向,能确保伤口皮缘的皮肤各层在解剖学意义下的分层精准对合、对平、分层紧密对合,能保证皮缘对合平整无畸形愈合,及时处理伤口渗液,防止伤口感染,显著增强皮肤伤口愈合效果的皮肤伤口负压驱动对平愈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皮肤伤口助合器,包括基带、渗液吸收敷料、隔离围堰和锁合件,所述基带位于渗液吸收敷料的两侧,所述隔离围堰围绕在渗液吸收敷料的四周,并将渗液吸收敷料和基带隔离,所述锁合件设置在基带上,所述渗液吸收敷料底部设置有对合基准支持平台,所述对合基准支持平台的底面为刚性平面。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负压管路,在所述对合基准支持平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负压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围堰及渗液吸收敷料位于密封盖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锁合件为锁扣和棘条。

进一步的是,所述渗液吸收敷料上还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渗液吸收敷料中还设置有止血模块或者高吸水率模块或者抑菌抗菌模块或者细胞组织再生促进模块。

进一步的是,所述基带底部设置有粘连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利用将锁合件锁紧,保证皮肤地有效闭合。渗液吸收敷料覆盖在伤口表面,可及时将伤口的渗液吸附,以免渗液堆积在皮肤伤口处,阻碍伤口愈合。在渗液吸收敷料的周围设置一圈隔离围堰将渗液吸收敷料与伤口两侧的基带进行隔离,可以有效解决渗液浸入基带,造成基带与皮肤脱离,导致伤口裂开的情况。其中的对合基准支持平台的底面采用刚性材料制成,其具备较强的刚度,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极其微小,使其够能首先保证自身不变形并能有效的为皮肤伤口提供一个刚性而稳定的“基准支持平面”,并以此基准平面去强力约束和支持伤口皮肤表面达到平面状态,使最终愈合的伤口完全对合、平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渗液吸收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基带1、渗液吸收敷料2、隔离围堰3、对合基准支持平台4、刚性平面5、通孔6、负压管路7、密封盖8、锁扣9、棘条10、凹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皮肤伤口助合器,包括基带1、渗液吸收敷料2、隔离围堰3和锁合件,所述锁合件设置在基带1上,所述基带1位于渗液吸收敷料2的两侧,所述隔离围堰3围绕在渗液吸收敷料2的四周,并将渗液吸收敷料2和基带1隔离,可以有效解决渗液浸入基带,造成基带与皮肤脱离,导致伤口裂开的情况。同时,便于在不解除伤口锁紧闭合的状态下,及时更换伤口愈合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不同功能类型的敷料模块,所述其中各种不同功能类型的敷料模块包括并不限于:具有止血功能类型的止血模块、具有高吸收水率功能类型的高吸水率模块、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类型的抑菌抗菌模块、具有促进细胞组织再生功能类型的细胞组织再生促进等。所述渗液吸收敷料2底部设置有对合基准支持平台 4,所述对合基准支持平台4的底面为刚性平面5。本申请的皮肤伤口助合器在使用时,基带 1固定在伤口两侧的皮肤上,再利用设置在基带1上的锁合件牵引基带1向伤口中间移动,从而带动伤口两侧的皮肤在水平面合拢闭合,当基带1移动到可以保证皮肤合拢的位置时,再利用将锁合件锁紧,保证皮肤伤口完全闭合。渗液吸收敷料2覆盖在伤口表面,其采用吸水性好的材料制成,可及时将伤口的渗液吸附,以免渗液堆积在皮肤伤口处,阻碍伤口愈合。在渗液吸收敷料2的周围设置一圈隔离围堰3将渗液吸收敷料2与伤口两侧的基带1进行隔离,可以有效解决渗液浸入基带1,造成基带1与皮肤脱离,导致伤口裂开的情况。其中的对合基准支持平台的底面采用刚性材料制成,其具备较强的刚度,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极其微小,使其能首先保证自身不变形并能有效的为皮肤伤口提供一个刚性而稳定的“基准支持平面”,并以此基准平面去强力约束和支持伤口皮肤表面达到平面状态。在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持续的以对合基准支持平台4为伤口两侧皮肤提供一个刚性而稳定的“基准支持平面”,为伤口愈合过程中伤口两侧的皮肤精准的水平闭合和高低对平提供一种标准的定型模板,使最终愈合的伤口完全对合及平整美观。

进一步还包括负压管路7,密封盖8,所述负压管路7连接密封盖8;所述围堰2及渗液吸收敷料2位于密封盖8内。采用密封盖8,可以在覆盖围堰的区域内产生稳定的负压环境,所述对合基准支持平台4上设置有通孔6,所述通孔6将伤口渗液创面与渗液吸收敷料2连通。负压管路7产生的负压,一方面可以强力将伤口处的渗液时排出,以免渗液堆积在皮肤伤口处,阻碍伤口愈合。另一方面,通过通孔6的连通,可直接在伤口创面周围形成负压,促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在负压作用下以刚性平面5为“基准支持平面”定型模板逐层贴紧。在贴紧的过程中影响伤口愈合的皮肤各层间的空隙或“皮下死腔”均会逐渐消除。只要刚性平面5始终保持其准确的平面形状,伤口两侧的皮肤在负压作用下,以该平面为基准,将层层精确对合平整,使伤口两侧的皮肤恢复到原解剖学的对位对平的完整状态,有利于伤口快速生理愈合。

所述锁合件为锁扣9和棘条10。锁合件可以采用锁扣9和的组合。其中锁扣9和棘条10 可以分别设置在皮肤伤口两侧基带1上,棘条10穿过锁。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拉动棘条10相对锁扣9移动,从而使基带1牵引伤口两侧的皮肤向中间合拢,当皮肤合拢到理想位置时用锁将棘条107锁紧。

所述渗液吸收敷料2上还设置有凹槽11。锁合件可以从渗液吸收敷料2的凹槽11处穿过,这样渗液吸收敷料2就不会影响到锁合件的锁紧效果,使锁合过程简单易于操作。

所述基带1底部设置有粘连层。粘连层采用亲和性好的粘性材料制成,是基带1与皮肤可靠连接,确保基带1能过带动伤口两侧的皮肤朝中间合拢,并在皮肤愈合过程中保持伤口处于稳定的封闭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