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臂围测量工具组件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3486发布日期:2019-02-22 22:12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自带臂围测量工具组件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涉及带有臂围测量工具的座椅。



背景技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它可以极大地减轻长期输液患者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中心静脉血流快,保证各种药物和营养液的及时摄入和化疗的顺利进行。且其使用安全、可靠、因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护理人员进行PICC术时,需要测量和记录患者的臂围,比较置管前和置管后的臂围,观察手臂肿胀情况,进而判断是否有炎症等并发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护理人员常采用带刻度的软尺测量臂围,首先分别在距离手肘10cm的上臂和下臂处做出标记,然后用软尺测量出标记所在位置的臂围。但是作为起点的手肘位置的确定会因人而异,不同的护理人员在选择手肘哪个位置作为测量起点,常会有些偏差。起点位置选择不同,导致上臂或下臂的测量位置也不同,测量位置与前一次相比稍微偏上或偏下时,就会引起臂围数值的前后不一致。这种测量方法会因为选定的测量位置不一致导致前后两次臂围数据的不同,进而误导护理人员对手臂肿胀程度的判断,造成误诊。另一方面,测量软尺基本是独立放置的,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臂围测量工具组件的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安装在座椅两侧的扶手,扶手包括支架和托架,在托架上设有臂围测量工具组件,所述臂围测量工具组件包括滑槽,嵌设在滑槽内并可在滑动槽内移动的滑块,带有刻度的卷尺与滑块连接,托架的托面上设置有手肘按压部,以及与滑槽平行设置的带有刻度的直尺。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中,直尺的刻度数值“0”的位置与手肘按压部的中心点位置对齐。

所述手肘按压部可以是为位于托架托面上的标记符号,也可以是安装在托架内的手肘按压提示装置,所述手肘按压提示装置包括按压面板、两个导电片和、在两个导电片之间设有提醒装置,导电片和提醒装置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并设有电源。

为了操作方便,所述支架和托架之间可通过调节轴连接。

为避免唾液污染消毒好的手臂,托架还设置有一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目前临床上依靠人为确定测量起始位点的问题,利用手肘按压部的设置,保证了每次测量的起始位点的固定,使得测量臂围的前后位置一致,所得数据具有更精准的参考意义,避免误判。且测量工具安装在病人换药的专用椅上,避免测量工具丢失,提高测量的精度、保证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自带臂围测量工具组件的座椅。

图2臂围测量组件示意图。

图3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654未接触时的手肘按压提示装置示意图。

图4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654接触时的手肘按压提示装置示意图。

图5手肘按压提示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6托架外展后的自带臂围测量工具组件的座椅。

图7图6A处的放大图。

图8安装有座椅升降杆的自带臂围测量工具组件的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8所示的自带臂围测量工具组件的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安装在座椅本体两侧的扶手2。扶手2包括支架21和托架22,在托架22上设有臂围测量工具组件,所述臂围测量工具组件包括滑槽61,嵌设在滑槽内并可在滑动槽内移动的滑块62,带有刻度的卷尺63与滑块连接,设置在托架上的手肘按压部65,以及与滑槽平行设置的带有刻度的直尺66。

直尺66刻度起点数值“0”的位置与手肘按压部的中心点650位置对齐,使用时,患者将手肘的肘关节放在手肘按压部,然后将手臂平放在托架上,移动滑块至直尺的10cm处(即以手肘为起点的手臂10cm的位置),将卷尺63绕手臂测量出该处的臂围。由于手肘按压部在托架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并与直尺的0位对应,每次测量只要将手肘放在手肘按压部上,就可使手肘位的测量起点每次都是固定的,因而与手肘距离10cm的手臂测量位每次也相同,因此不会因为人为选择手肘位的起点不同而有所不同,保证不同时期测量臂围数据一致。同时也避免用颜色笔在患者的手臂上做标记。护理人员也可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通过移动滑块使卷尺到达需要测量臂围的手臂位置。由于滑块是嵌设在滑槽内的,一般的外力无法将滑块从滑槽内取出,因此与滑块连接的卷尺也就始终保持在托架上,避免卷尺的丢失。

在测量臂围时,手肘按压部起到手肘定位的作用。手肘按压部65可以是位于托架托面上的标记符号,也可以是安装在托架上的提示装置。图3至5是手肘按压提示装置651的一个实施例,手肘按压提示装置651包括按压面板652、两个导电片653和654、在两个导电片之间设有提醒装置655,导电片和提醒装置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并设有电源。其中第一导电片653安装在按压面板652下方,第二导电片654在第一导电片相对的位置,并与第一导电片具有接触和分开两种位置关系。当手肘没有放在手肘按压部时,按压面板下方的第一导电片653和第二导电片654彼此分开,此时提醒装置的电路并不连通,提醒装置不会发出提示信息。当手肘放在手肘按压部上,按压面板下方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彼此触碰,此时提醒装置的电路连通,提醒装置发出提示信号,说明患者已经将手肘放在按压装置正确的位置上。这样的设置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清楚地了解测量臂围时的手肘是否放置准确。

所述支架与座椅本体相连,托架是用于托住患者的手臂,支架21与托架22之间通过调节轴23相连接。调节轴23上包括两个转轴,分别是角度转轴231和展开转轴232。如图1所示,托架的托面呈水平状态。如图6和7所示,角度转轴231转动至向外倾斜的角度,托架的托面221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患者可以根据PICC置管的位置,调节手臂外展程度,在手臂外展的过程中,托面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倾斜,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托面能很好地托住外展的手臂,使患者不会因手臂长时间外展而疲劳。展开转轴232让托架在托面方向有不同的展开角度。如图1所示的托架22与支架21重合。而图6和7所示,经展开转轴232的旋转,托架22与支架21呈一定的夹角。放在托架上的手臂可以根据需要随托架展开一定的角度,增加换药的操作空间。因此换药时,护士的身体也不用极力前倾即可实施PICC置管的换药工作。

在进行PICC术前,有时需要分别测量以手肘为起点上下各10cm处的手臂臂围,即上臂距离手肘10cm处的手臂臂围以及下臂距离手肘10cm处的手臂臂围。为了测量方便,托架22可以通过展开转轴232转动180度。测量上臂臂围时,托架位置如图1所示,手肘按压部位于前方,手肘放在前端的手肘按压部上,上臂平放在托架上即可完成臂围的测定。测量下臂臂围时,托架位置如图6所示,将托架旋转180度后手肘按压部65位于后方,手肘放在后端的手肘按压部上,下臂平放在托架上即可完成臂围的测定。

托架的托面可以是一平面,也可以设计成如图1所示的凹面,凹面不仅符合手臂的身体曲线,也可在手臂外展时,托架的凹面能兜住放在其上的手臂,手臂不至滑落。

为避免患者的唾液污染消毒后的穿刺处,如图8所示在托架和患者之间还设置有一挡板3,挡板设置在扶手的内侧,以阻挡患者的唾液。

患者高矮不一,可通过如图8所示的座椅本体1升降杆13来调节坐垫12的高度,让患者坐着更舒服。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座椅本体安装有座椅转轴14,座椅能360度旋转,这样可以不用搬动椅子,就可让PICC置管这侧的手臂放在护士面前。

为了让患者的坐姿更舒服,所述自带臂围测量工具组件的座椅还包括一个可调节靠背角度的调节装置,例如图8所示调节装置为旋钮7,通过转动旋钮从而调节靠背11至患者舒适的依靠角度。调节装置也可以是其他方式。

自带臂围测量工具组件的座椅的临床应用。患者入座后,将手臂放在托架上,首先将手肘放在手肘按压部上,并将手臂平放在托架上,护士移动测量工具的滑块至直尺标注的10cm处,将卷尺绕对应位置的手臂一圈后,获得臂围值,判断置管前后手臂是否有肿胀现象,是否有炎症的发生。当判断符合PICC换药条件后,根据需要患者外展手臂,将挡板移入至手臂和患者之间,继而护士完成手臂的消毒以及PICC换药等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