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8795发布日期:2018-11-02 21:1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传统的穿刺器针头尖端为锥形,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置入一次性针头的时候需要皮肤切开够长并反复用力旋转才能刺破腹壁进入腹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手术器械从穿刺器内反复交替穿过容易毁损防漏膜造成气腹下降影响手术野,需要暂停手术再次建立气腹后方能继续手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包括扁平针头、主鞘管、器械置入通道、气囊、手柄和气腹通道,所述主鞘管的一端部设置有扁平针头,所述主鞘管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器,所述主鞘管内分别设置有器械置入通道和气腹通道,所述器械置入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充气阀,所述充气阀位于手柄的一侧,所述气腹通道内一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器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扁平针头上设置有保护套,所述气腹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漏气膜。

进一步地,所述主鞘管的表层设置有纳米银抗菌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

进一步地,所述扁平针头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通过扁平针头更利于手术操作者轻松顺利置入,减少切口的长度,增加术后康复的美观度,通过器械置入通道和气腹通道分开设计避免器械的反复置入很容易刺破防漏气膜,故导致CO2的侧漏,影响人工气腹从而导致术野缩小影响手术操作,延长麻醉及手术时间,增加并发症,器械置入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气囊,通过充气阀加入气体,对气囊进行加压膨胀,有效的对器械进行固定,通过温度传感器将体内的温度传递到温度显示器上,当温度过高影响体内镜头使用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腹腔镜穿刺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扁平针头;2、主鞘管;3、器械置入通道;4、气囊;5、充气管;6、充气阀;7、手柄;8、温度显示器;9、气腹通道;10、温度传感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包括扁平针头1、主鞘管2、器械置入通道3、气囊4、手柄7和气腹通道9,所述主鞘管2的一端部设置有扁平针头1,所述主鞘管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手柄7,所述手柄7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器8,所述主鞘管2内分别设置有器械置入通道3和气腹通道9,所述器械置入通道3的内壁上设置有气囊4,所述气囊4的一侧连接有充气管5,所述充气管5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充气阀6,所述充气阀6位于手柄7的一侧,所述气腹通道3内一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且温度传感器10与温度显示器8电性相连。

其中,所述扁平针头1上设置有保护套,所述气腹通道9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漏气膜。

其中,所述主鞘管2的表层设置有纳米银抗菌涂层。

其中,所述气囊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

其中,所述扁平针头1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腹腔镜穿刺器,工作时,通过扁平针头1更利于手术操作者轻松顺利置入,减少切口的长度,增加术后康复的美观度,通过器械置入通道3和气腹通道9分开设计避免器械的反复置入很容易刺破防漏气膜,故导致CO2的侧漏,影响人工气腹从而导致术野缩小影响手术操作,延长麻醉及手术时间,增加并发症,器械置入通道3的内壁上设置有气囊4,通过充气阀6加入气体,对气囊4进行加压膨胀,有效的对器械进行固定,通过温度传感器10将体内的温度传递到温度显示器8上,当温度过高影响体内镜头使用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