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肌张力后仰限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049发布日期:2019-02-10 23:2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肌张力后仰限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用具,尤其涉及一种调节肌张力后仰限制装置。



背景技术:

肌张力是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肌张力增高主要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高张力痉挛、阵挛、关节固定更能强化异常运动模式,使运动功能恢复过程停滞。肌张力增高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达80%,以肢体痉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

患儿因为椎体束损害,引起所支配的肌肉肌张力增高,肌力减低,引起头后背等异常姿势,这种患儿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才能恢复正常,而且在正常的康复训练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种装置改善头后背的情况,这样会大大的增加康复训练的效果,使患儿早日康复。

因此,发明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增强康复效果的一种一种调节肌张力后仰限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增强康复效果的一种一种调节肌张力后仰限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调节肌张力后仰限制装置,包括胸带,胸带上设置有背部支撑板,所述的背部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开口,背部支撑板上连接有颈托,颈托上连接有头托,颈托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开口的下部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上活动连接连接有提手。

所述的开口设置在胸带的上侧的端部位置,开口等间距设置在背部支撑板的两侧,开口的结构为弧形结构,开口的数量为2个。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颈托一侧的第一连接带,设置在颈托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扣,第一连接带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一母扣,第二连接带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一子扣。

所述的固定带设置在胸带的外侧,固定带的一端与胸带固定连接,固定带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二母扣,固定带的数量为2个。

所述的提手的两端连接有连接带,连接带的端部均设置有插扣的第二子扣,连接带上均设置有第二长度调节扣。

所述的颈托为弧形结构,背部支撑板、颈托与头托均采用硬质海绵制成,背部支撑板、颈托与头托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胸带通过魔术贴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胸带1通过魔术贴连接穿在身上,胸带的上侧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开口,开口的结构为弧形结构,开口就穿在腋窝的下部,这样戴着就比较方便,很好的保护好了腋窝,直接通过魔术贴穿在身上,这样对于肌张力患儿来说,更加方便,快速,胸带为弹性结构,背部支撑板插设在胸带内,背部支撑板上连接有颈托, 颈托上连接有头托,背部支撑板、颈托与 头托为一体结构,颈托为弧形结构,符合人体的生理曲线,设计更为合理,颈托上连接有头托,这样就将后仰的头向前纠正,颈托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颈托一侧的第一连接带,设置在颈托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扣,第一连接带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一母扣,第二连接带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一子扣,插扣的第一母扣与插扣的第一子扣相互插接,这样可以起到加固定型的作用,第一长度调节扣可以调节松紧长度等,患儿在练习走路的时候,因为有背部支撑板、颈托与头托可以对头部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开口的下部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的一端与胸带固定连接,固定带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二母扣,提手的两端连接有连接带,连接带的端部均设置有插扣的第二子扣,插扣的第二母扣与插扣的第二子扣相互插接,连接带上均设置有第二长度调节扣,这样还可以调节长度,在联系走路的时候,家长可以手拉提手锻炼患儿走路,不需要要的时候,可以解开插扣,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一种调节肌张力后仰限制装置,包括胸带1,胸带1上设置有背部支撑板2,所述的背部支撑板2的两侧设置有开口3,背部支撑板2上连接有颈托4, 颈托4上连接有头托5,颈托4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开口3的下部设置有固定带11,固定带11上活动连接连接有提手17。

所述的开口3设置在胸带1的上侧的端部位置,开口3等间距设置在背部支撑板的两侧,开口3的结构为弧形结构,开口3的数量为2个。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颈托4一侧的第一连接带6,设置在颈托4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带7,第一连接带6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扣8,第一连接带6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一母扣9,第二连接带7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一子扣10。所述的固定带11设置在胸带1的外侧,固定带11的一端与胸带1固定连接,固定带11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二母扣12,固定带11的数量为2个。所述的提手17的两端连接有连接带13,连接带13的端部均设置有插扣的第二子扣15,连接带13上均设置有第二长度调节扣14。所述的颈托4为弧形结构,背部支撑板2、颈托4与头托5均采用硬质海绵制成,背部支撑板2、颈托4与头托5为一体结构。所述的胸带1通过魔术贴16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将胸带1通过魔术贴连接穿在身上,胸带1的上侧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开口3,开口3的结构为弧形结构,开口3就穿在腋窝的下部,这样戴着就比较方便,很好的保护好了腋窝,直接通过魔术贴穿在身上,这样对于肌张力患儿来说,更加方便,快速,胸带1为弹性材质,胸带1具有一定的厚度,背部支撑板2插设在胸带1内,背部支撑板2上连接有颈托4, 颈托4上连接有头托5,背部支撑板2、颈托4与 头托5为一体结构,颈托4为弧形结构,符合人体的生理曲线,设计更为合理,颈托4上连接有头托5,这样就将后仰的头向前纠正,颈托4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颈托4一侧的第一连接带6,设置在颈托4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带7,第一连接带6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扣8,第一连接带6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一母扣9,第二连接带7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一子扣10,插扣的第一母扣与插扣的第一子扣10相互插接,这样可以起到加固定型的作用,第一长度调节扣8可以调节松紧长度等,患儿在练习走路的时候,因为有背部支撑板2、颈托4与 头托5可以对头部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开口3的下部设置有固定带11,固定带11的一端与胸带1固定连接,固定带11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有插扣的第二母扣12,提手17的两端连接有连接带13,连接带13的端部均设置有插扣的第二子扣15,插扣的第二母扣12与插扣的第二子扣15相互插接,连接带13上均设置有第二长度调节扣14,这样还可以调节长度,在联系走路的时候,家长可以手拉提手17锻炼患儿走路,不需要要的时候,可以解开插扣,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