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择式消音器及包括其的降噪耳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7266发布日期:2019-02-19 19:0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可选择式消音器及包括其的降噪耳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过滤噪音的消音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选择式消音器及包括所述可选择式消音器的降噪耳塞。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对于听力保护的要求越来越普遍,常规各种海绵、塑胶耳塞均能降低各种声音的分贝值。市场上目前研发有通过细小孔洞来降低声波的穿透性,从而达到降低中高频声音强度,但是因声波的衍射特性,对于部分频率特别是中低频噪声的降低得不到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选择式消音器及包括其的降噪耳塞,在隔绝有害噪声的同时,又能将有需要的部分声音强度保持在合理可被人耳获取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选择式消音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塞体、一塞棒、一调音垫、一塞盖和一进音开关旋钮,所述塞体的远耳端设有旋钮安装室,所述塞体内开设有传导腔,所述传导腔置于所述旋钮安装室的后侧,所述传导腔为一圆柱体或倒锥体,所述传导腔的远耳端侧壁上开设有进音孔,所述进音孔与所述传导腔连通,所述传导腔内塞设有所述塞棒,所述塞棒与所述传导腔相贴合,所述塞棒为一圆柱体或圆锥体,所述塞体的近耳端设有调音腔,所述塞盖盖设于所述塞体的近耳端的端部,所述塞盖和所述调音腔之间固定有所述调音垫,所述进音开关旋钮通过所述旋钮安装室旋接于所述传导腔内,所述塞棒的外表面沿轴向开设有一贯穿的槽,所述塞棒的外表面上的槽与所述传导腔的内表面形成噪音抑止腔,所述塞盖上开设有出音孔。

较佳地,所述进音开关旋钮包括一旋钮手柄、一安装贴合部和一进音旋转柱塞,所述安装贴合部的一侧固定有所述旋钮手柄、另一侧固定有所述进音旋转柱塞,所述进音旋转柱塞为非整圆结构;

所述旋钮手柄置于所述塞体的远耳端的端部外侧,所述安装贴合部的一部分安装在所述旋钮安装室内、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传导腔内,所述安装贴合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传导腔的壁面完全贴合,所述进音旋转柱塞的一侧与所述传导腔的内壁完整贴合、另一侧设有豁口使进入所述进音孔的声音进入传导腔内。

较佳地,所述传导腔为倒锥体,所述塞棒为圆锥体,所述塞棒的锥体斜度等于所述传导腔的腔室锥体斜度;或者,所述传导腔为圆柱体,所述塞棒为圆锥体;或者,所述传导腔为圆锥体,所述塞棒为圆柱体;或者,所述传导腔和所述塞棒均为圆柱体。

较佳地,所述传导腔的中间部位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两端的直径,所述传导腔的中间部位的直径为0.5~4mm,所述传导腔的两端的直径为0.5~4mm,所述传导腔的长度为5~25mm。

较佳地,所述传导腔的中间部位的直径为1.8mm,所述传导腔的两端的直径为2mm,所述传导腔的长度为12mm。

较佳地,所述传导腔的直径沿着近耳端向远耳端方向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最小直径后又逐渐增大,所述传导腔的直径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最小直径部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塞体的长度。

较佳地,所述塞棒为圆锥体,所述塞棒的大端直径为0.5~4mm,所述塞棒的小端直径为0.5~4mm,所述塞棒的长度为1mm-25mm。

较佳地,所述塞棒的大端直径为2mm,所述塞棒的小端直径为1.7mm,所述塞棒的长度为3.5mm。

较佳地,所述槽的深度为0.05~0.8mm。

较佳地,所述调音腔的直径为3~10mm,所述调音垫的厚度为0.01~1mm,所述调音垫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调音腔的直径。

较佳地,所述调音腔的近耳端固定有振膜、远耳端固定有所述调音垫,所述振膜为振动薄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降噪耳塞,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上述的可选择式消音器和耳塞体,所述耳塞体具有一层或多层翼片,所述可选择式消音器的近耳端插设于所述耳塞体的塞入孔内,所述塞入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可选择式消音器的近耳端的外径。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隔绝有害噪声的同时,又能将有需要的部分声音强度保持在合理可被人耳获取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选择式消音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选择式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选择式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振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降噪耳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择式消音器,由塞体1、塞棒2、调音垫3、塞盖4及进音开关旋钮5组成。

所述塞体1的远耳端设有旋钮安装室101;所述塞体1内开设有传导腔 102,所述传导腔102置于所述旋钮安装室101的后侧,所述传导腔102为一圆柱体或倒锥体;所述传导腔102的远耳端侧壁上设有进音孔104,所述进音孔104与所述传导腔102连通;所述传导腔102内塞设有所述塞棒2,所述塞棒2为一圆柱体或圆锥体;所述塞体1的近耳端设有调音腔103;所述调音腔103外设有塞盖4;所述调音腔103与所述塞盖4之间设有调音垫 3;所述进音开关旋钮通过所述旋钮安装室旋接于所述传导腔内,所述塞盖4 上开设有出音孔401。

其中,所述进音开关旋钮5包括一旋钮手柄501、一安装贴合部502和一进音旋转柱塞503,所述安装贴合部502的一侧固定有所述旋钮手柄501、另一侧固定有所述进音旋转柱塞503。

所述旋钮手柄501设置在所述塞体1的外侧;所述旋钮手柄501后侧设有安装贴合部502,所述安装贴合部502的一部分安装在所述旋钮安装室101 内,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传导腔102内;所述安装贴合部502与所述传导腔 102壁面完全贴合,防止外界声音经两者间的间隙传入耳内;所述安装贴合部502的后侧还设有进音旋转柱塞503,所述进音旋转柱塞503为非整圆结构,所述进音旋转柱塞503的一侧能够与所述传导腔102的内表面完整贴合,所述进音旋转柱塞503的另一侧设有豁口,该豁口使进入所述进音孔104的声音S2能够进入传导腔102内。

如图3所示,所述进音旋转柱塞503的非整圆结构为半圆柱体;当旋转旋钮手柄501使进音旋转柱塞503的柱体侧与所述进音孔104所在角度的传导腔102的内壁面完全贴合时,则进入所述进音孔104的声音S2由于有进音旋转柱塞503的柱体阻挡,就无法进入传导腔102内了,也就无法进一步向耳内传播,这样耳塞将会最大限度屏蔽各种频率声波。

上述传导腔102、塞棒2的形状选择,主要是基于塞棒2塞入传导腔102 内后,能够紧密贴合;当满足紧密贴合这个条件时,所述传导腔102可以为圆柱体,而塞棒2为圆锥体;或所述传导腔102可以为圆锥体,而塞棒2为圆柱体;甚至,所述传导腔102和塞棒2同为圆柱体;保证当塞棒2塞入传导腔102后,因挤压作用,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两者壁面相互紧密贴合。

所述传导腔102的两端直径稍大,直径为0.5~4mm,优选2mm;所述传导腔102的中间部位直径小于或等于两端,优选小于直径为0.5~4mm,优选1.8mm;所述传导腔102的长度为5~25mm,优选12mm;传导腔102近耳端向远耳端直径逐渐减少,直至最小直径为1.7mm,该部分长度为大于等于塞体2的长度,优选大于塞体长度1mm,达到最小直径中心后,向远耳端直径逐渐增大。

所述塞棒2为圆锥体,所述塞棒2的大端直径为0.5~4mm,优选2mm;所述塞棒2的小端直径为0.5~4mm,优选1.7mm;所述塞棒2的长度为1~25mm,优选3.5mm;所述塞棒2的外表面沿锥体轴向开设有一贯穿的半圆槽201;所述槽201的深度为0.05~0.8mm,优选0.1~0.3mm。

所述塞棒2的锥体斜度等于所述传导腔102的腔室锥体斜度;所述塞棒 2的小端经所述传导腔102的大端塞入所述传导腔102内;所述塞棒2外表面与所述传导腔102的内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塞棒2外表面上的槽201与所述传导腔102的内表面形成噪音抑止腔6;所述外界声波S1经所述进音孔104形成声波S2,通过所述进音旋转柱塞503的豁口,然后进入所述传导腔102,形成声波S3;所述声波S3经所述噪音抑止腔6进一步向耳道内传播,由于噪音抑止腔6较为狭长,能够有效的对声波S3中的噪音,特别是中低频噪音进行抑止,从而形成相对柔和的声波S4。

声波S4随即进入所述调音腔103,所述调音腔103的近耳端或远耳端设有调音垫3,优选近耳端;所述调音垫3可使用市场上流行的PP、尼龙、玻纤、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网状材料,甚至金属材料,其外径小于等于所述调音腔103的内径,所述调音垫3过滤声波S3中的部分高中低频率杂音,同时通过选用市场上不同材质,密度,厚度调音垫有针对性地过滤不同频率;所述调音垫3的外侧盖有所述塞盖4,所述塞盖4上开设有出音孔401;声波S4经所述调音垫3后,再穿过所述出音孔401,形成声波S5最终传入耳道内。

所述调音腔103的直径为3~10mm,优选5.5mm;所述调音垫3的厚度为0.01~1mm,优选0.5mm;调音垫3的直径小于等于调音腔103直径。

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调音质量,在调音腔103内除了设置调音垫3后,还可在近耳端再设置一个振膜9;所述振膜9为振动薄片,可使用 PP、尼龙、玻纤、碳纤维无纺布或者网状材料,甚至金属材料制成;声波 S4先经调音垫3过滤,形成声波S5,该声波在调音腔103内传播,再经由振膜9,进一步细化过滤成声波S6,传入耳内。

所述传导腔102的一端为近耳端,所述传导腔102的另一端为远耳端;所述塞棒2的大端为近耳端,所述塞棒2的小端为远耳端;这样即使塞棒2 发生松动,从传导腔102内脱落,也还在消音器内部,不会因掉落而发生遗失。

由于噪音抑止腔3是由所述塞棒2在其外表面上开槽而形成的,可根据需要,做的较细,较长,可对高频噪音进行有效的抑止,生产工艺较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也较低。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降噪耳塞,由上述可选择式消音器7 与耳塞体8组合而成,耳塞体8具有多层翼片801,能有效贴合耳道,使外界声波只能经可选择式消音器7滤波后,才能传入耳内。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