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垫滚动式智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7582发布日期:2019-02-19 19:0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垫滚动式智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垫滚动式智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据2014年人口统计,中国14亿人口中失能人(如:行动不便的失能人、全瘫痪病人或半瘫痪病人,下统称“失能人”)约有4000多万(占2.9%)。而世界人口约72亿,如也按2.9%老年人为失能者推测,全世界约有2亿个失能人。

随着全世界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失能人的数量必将越来越多。将给人类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

目前失能人的护理主要存在以下难题:

1、陪护人员成本高

失能人的陪护,通常是24小时的陪护,每个失能人至少需要1个或以上的护理人员、亲友帮助才能上下床、大小便、沐浴、吃饭、行走、穿衣等。为此,护理人员需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及具备要求较高的技能。因此,陪护成本相当高,普通家庭常常难以承受。

2、国际通用的6大失能指标包括穿衣、上下床、室内走动、吃饭、上厕所及洗澡。其中上下床、沐浴和大小便是失能人护理中的三大难题。因为在完成这三项活动中,除了需要一个或以上的护理人员帮助外,失能人也容易被弄伤或发生意外,或产生衣物、被褥等大小便粘污,导致房间臭气污染,水湿一地等。

3、目前市面上虽然有多种护理床、轮椅床和吊运床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缺陷,就是失能人不能自己操控离开床垫(即下床)或离开吊运装置(布袋或布垫等)。失能人如不能靠自己离开护理床(即下床),就不能进一步坐轮椅车从事上厕所、沐浴等活动。而轮椅床虽然可以从卧床形式变成轮椅车形式,但失能人始终还是没有离开轮椅床的床垫或椅垫。这不利于换洗床垫或椅垫,也不能坐在如此的床垫上洗澡。如坐在如此的床垫上大小便也容易污染床垫或造成房间臭气污染等。带有吊运装置的护理床虽可将失能人吊离床面并移送进到轮椅车上,但仍然需要其他人帮助才能完成吊运过程,并且将固定失能人的吊运垫或其它装置从失能人身上取下也件费力的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床垫滚动式智能护理床,可以在不需要搬动失能人的前提下,失能人自行操控即可从护理床上移动到另一张护理床或者轮椅床以进行其他活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床垫滚动式智能护理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两侧分别设有转动轴,其中一侧的转动轴连接于横向转动驱动机构,并传动连接于另一侧的转动轴;还包括有支撑传输垫,所述支撑传输垫传动连接于两侧的转动轴,当两侧的转动轴横向转动时,带动所述支撑传输垫一并横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的顶部还设有背垫部分,所述背垫部分的两侧分别设有背垫从动轴,两侧的背垫从动轴分别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两侧的转动轴;所述背垫部分还包括有背部传输垫,所述背部传输垫传动连接于两侧的背垫从动轴,当两侧的背垫从动轴横向转动时,带动所述背部传输垫一并横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的顶部还设有脚垫部分,所述脚垫部分的两侧设有脚垫从动轴,两侧的脚垫从动轴分别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两侧的转动轴;所述所述脚垫部分还包括有脚部传输垫,所述脚部传输垫传动连接于两侧的脚垫从动轴,当两侧的脚垫从动轴横向转动时,带动所述脚部传输垫一并横向转动。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背垫部分和脚垫部分,当所述脚垫部分或背垫部分绕着传动杆的一端上下转动时,所述背垫部分或脚垫部分绕着传动杆的另一端向反方向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脚垫部分或背垫部分连接于电动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电动升降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脚垫部分或背垫部分绕着所述传动杆上下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的顶部还设有便孔以及与所述便孔形状大小相匹配的所述可移动臀部分,所述所述可移动臀部分可从所述便孔中移开或遮盖所述便孔。

再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臀部分包括有便盆和可移动股垫,所述可移动股垫传动连接于便盆,当所述可移动股垫从所述便孔中移开时,带动所述便盆移动至所述便孔的正下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股垫连接于电动移动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的位于转动轴转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可升降围栏;所述围栏连接于围栏电动升降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升降围栏的顶部设有滚轴,当所述可升降围栏降下至最大程度时,所述滚轴与支撑传输垫的顶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滚动式搬运人体:通过床垫横向滚动的方式将平卧的人体从一张护理床上转运到另一张护理床或者轮椅床上,不需要搬动失能人,有效节约力气,减少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性,也有效避免在搬动失能人过程中可能对失能人造成的碰撞损伤。

2、通过开设便孔、可移动股垫和与所述可移动股垫传动连接的便盆,则可以在需要大小便时直接移开,并使得便盆移动至便孔的下方,直接在护理床上解决大小便的问题。

3、通过连动式上台背垫与下沉脚垫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床转变为座椅状,以便失能人可坐着放松舒展肢体、吃饭或大小便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背垫部分升起和脚垫部分下降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横向传输部分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各传输垫的布设示意图;

图5为背垫部分和脚垫部分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便盆和可移动股垫的传动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7为便盆和可移动股垫的传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围栏电动升降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1-8所示,一种床垫滚动式智能护理床,包括床架1;所述床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转动轴2,其中一侧的转动轴2连接于横向转动驱动机构3,并传动连接于另一侧的转动轴2;还包括有支撑传输垫4,所述支撑传输垫4传动连接于两侧的转动轴2,当两侧的转动轴2横向转动时,带动所述支撑传输垫4一并横向转动。所述支撑传输垫4采用输送带的结构,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如海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架设有支撑传输垫架,支撑传输垫设于所述支撑传输垫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同步带6和转动电机7。两侧的转动轴2通过同步带5传动连接,其中一侧的转动轴2通过另一同步带6连接于转动电机7,转动电机7通过所述另一同步带6传动连接于该侧转动轴2并且可驱动该侧转动轴2横向转动,该侧转动轴2通过所述同步带5带动另一侧的转动轴2横向转动。当两侧的转动轴2横向传动时,所述支撑传输垫4也横向转动。当需要将失能人从护理床上移动开时,将接载失能人的另一张护理床或者轮椅床和本实施例中的床垫滚动式智能护理床的一侧并起来,通过支撑传输垫4的横向转动可以将失能人横向移动至另一张护理床或者轮椅床。所述转动电机7固定于床架1。本实施例中,所述床架1的底部设有滚动轮32,便于床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1的顶部还设有背垫部分,所述背垫部分的两侧分别设有背垫从动轴8,两侧的背垫从动轴8分别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两侧的转动轴2;所述背垫部分还包括有背部传输垫9,所述背部传输垫9传动连接于两侧的背垫从动轴8,当两侧的背垫从动轴横向转动时,带动所述背部传输垫9一并横向转动。所述背部传输垫的结构和支撑传输垫的结构类似,也采用柔性材料(如海绵)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两侧的背垫从动轴8分别通过万向连接头10连接于两侧的转动轴2,则其能够在两侧的转动轴2的带动下一并转动,从而带动背部传输垫9一并横向转动,起到横向传输和移动失能人的作用,又能够整体绕着其与转动轴2的连接点上下翻转,从而将背垫部分升起,作为失能人坐起时的靠背。所述背部传输垫的背面还设有背部支架13,两侧的背垫从动轴8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背部支架13。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1的顶部还设有脚垫部分,所述脚垫部分的两侧设有脚垫从动轴11,两侧的脚垫从动轴11分别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两侧的转动轴2;所述脚垫部分还包括有脚部传输垫12,所述脚部传输垫12传动连接于两侧的脚垫从动轴11,当两侧的脚垫从动轴11横向转动时,带动所述脚部传输垫12一并横向转动。所述脚部传输垫12的结构和背部传输垫、支撑传输垫的结构类似,也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两侧的脚垫从动轴11分别通过万向连接头13连接于两侧的转动轴2,则其能够在两侧的转动轴2的带动下一并转动,从而带动脚部传输垫12一并横向转动,起到横向传输和移动失能人的作用,又能够整体绕着其与转动轴2连接的点上下翻转,从而能在失能人需要坐起时下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垫部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边缘设有固定围栏14,在失能人平躺时作为围栏使用,在失能人需要坐起、脚垫部分被降下时作为失能人的脚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脚部传输垫12的背面设有脚垫支架18,两侧的脚垫从动轴1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脚垫支架18的两侧。

再进一步地,所述床垫滚动式智能护理床还包括有传动杆15,所述传动杆15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背垫部分和脚垫部分,当所述脚垫部分或背垫部分绕着传动杆15的一端上下转动时,所述背垫部分或脚垫部分绕着传动杆的另一端向反方向转动。通过所述传动杆的设置,背垫部分和脚垫部分实现传动,在驱动背垫部分或脚垫部分上下转动的同时另一部分向反方向转动,即可同时实现背垫部分的升起和脚垫部分的降下。

更进一步地,所述脚垫部分或背垫部分连接于电动升降驱动机构16,所述电动升降驱动机构16可驱动所述脚垫部分或背垫部分绕着所述传动杆15上下转动。由于背垫部分和脚垫部分能够实现上述传动,则只需要一个电动升降驱动机构就可以实现背垫部分和脚垫部分的同时驱动,有效节约成本和能源。所述电动升降驱动机构16采用电动伸缩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升降驱动机构16连接于脚垫部分,具体采用电动伸缩杆,其固定外壳固定在床架上。所述传动杆15包括两端的连接固定件17和两端之间的纵向连接杆19;两端的连接固定件17分别固定连接于背垫部分和脚垫部分,其中连接脚垫部分的连接固定件17上端固定地连接于脚垫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脚垫支架18),下端则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纵向连接杆19。连接于背垫部分的连接固定件17的上端固定连接于背垫部分(在本实施例中为背垫支架13),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纵向连接杆19。

当电动伸缩杆驱动所述脚垫部分绕着和转动轴2的连接点转动下降时,脚垫部分的前端(本实施例中以背垫部分的方向为前方)绕着转动轴2的后端转动,则与之相连接的连接固定件17的上端向后作切向运动,下端向前作切向运动,从而推动纵向连接杆19向前运动。在纵向连接杆的前端的推动下,与背垫部分连接的连接固定件17的下端作向前的切向运动,上端作连同靠垫部分一并作向后的切向运动,从而背垫部分升起。反之亦然。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1的顶部还设有便孔以及与所述便孔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可移动股垫20,所述可移动股垫20可从所述便孔中移开或镶嵌于所述便孔内。当需要大小便时,移开所述可移动股垫,并将便盆放置于便孔的正下方,即可解决失能人大小便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先将背垫部分升起,脚垫部分降下,使失能人坐起,再解决其大小便的问题。解决后将所述可移动股垫重新移动至覆盖所述便孔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传输垫4为两根带状传输垫,两根带状传输垫分别与背垫和脚垫之间设有两个固定坐垫21,所述固定坐垫21固定连接于床架1。在两个支撑传输垫4之间的空间中,两侧分别设有传输绵垫22,两个传输绵垫22之间为所述便孔。所述传输绵垫22同样采用输送带的结构,其一侧传动连接于所在一侧的转动轴2,另一侧则传动连接于传输绵垫从动轴,所述传输绵垫从动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床架。在两侧的转动轴转动时,传输绵垫也一并作横向转动,起到传输和移动失能人的作用。传输绵垫的结构也是采用输送带的结构。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便盆23,所述可移动股垫20传动连接于便盆23,当所述可移动股垫20从所述便孔中移开时,带动所述便盆23移动至所述便孔的正下方。通过该设计,将便盆一体化设置在护理床上,当需要大小便时,在移开所述可移动股垫的同时就可以将便盆移动至便孔的正下方,使用更加便捷。所述可移动股垫连接于电动移动驱动机构24。所述电动移动驱动机构24也采用电动伸缩杆,并固定于床架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便盆23设于便盆架25上,所述便盆架25的前端可转动连接于转动杆26的下端,转动杆26的上端固定连接于臀垫支架27。所述电动伸缩杆24可转动地连接于转动连接杆28的下端,所述转动连接杆28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臀垫支架27。需要移动所述可移动股垫时,驱动所述电动伸缩杆运行,电动伸缩杆驱动所述转动连接杆的下端向前或向后移动,则转动连接杆的上端随之向后或向前移动,所述臀垫支架连接所述可移动股垫向后或向前移动。在臀垫支架的带动下,转动杆的上端向后或向前移动,下端则向前或向后移动,则便盆支架以及设置在便盆支架上的便盆一并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实现可移动股垫和便盆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在移开所述可移动股垫时,便盆随之移动到便孔的正下方。反之亦然。

进一步地,所述床架1的位于转动轴2转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可升降围栏29;所述可升降围栏29连接于围栏电动升降机构30。当不需要横向传输移动时,可升降围栏处于升起的状态,可以防止失能人跌下,当需要横向移动的时候,通过围栏电动升降机构(同样采用电动伸缩杆)降下所述可升降围栏即可。

更进一步地,所述可升降围栏29的顶部设有滚轴31,当所述可升降围栏降下至最大程度时,所述滚轴与支撑传输垫的顶面齐平。通过上述设计,当失能人移动到床的边缘时,滚轴可以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

对于床垫滚动式智能护理床的各电动驱动机构的控制,可以设置智能化的控制模块,将对应的控制按钮设置在床垫滚动式智能护理床上人体容易触及的地方,使得失能人能够轻易控制各驱动机构进行相应的操作,或者增加其他无线控制模式,如声控等。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