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管管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488发布日期:2019-01-18 19:3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管管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卫生器具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套接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的针管管杯。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其中针刺伤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因为医护人员经常会接触到用过的注射针之类的锐器,这些针头容易刺伤人体,里面残存的液体可能使医护人员存在感染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给传染者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当护士给病人打完针后,处理废弃注射器的方法是双手操作:一只手拿着针帽,另一只手将用过的针头回套在针帽中,这样的操作很容易引起刺伤的危险。有时候由于工作繁忙,没能及时的将针头套入针帽中,这些裸露在外面的针头会刺伤医护人员或者周围的人,容易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管管杯,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该针管管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注射器针头套入针帽,有效地避免医护人员被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刺伤对身体造成的感染伤害。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管管杯包括管杯和固定装置,所述管杯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多个针帽存放孔,所述针帽存放孔间隔地开设于所述上壳体上端,所述下壳体设有启动按钮、卡槽以及第一复位驱动装置,所述启动按钮安装于所述下壳体外壳,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下端,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启动按钮控制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上下伸缩移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卡扣装置以及第二复位驱动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有容纳腔,所述卡扣装置和所述第二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卡扣装置通过所述卡槽固定所述管杯,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卡扣装置和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卡扣装置的开合以及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上下伸缩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上壳体可开合地连接于所述下壳体,所述启动按钮控制所述上壳体沿连接处张开或闭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针帽存放孔的上部设有开口,下部封闭,每个所述针帽存放孔之间相互隔开,所述针帽存放孔设有不同型号针帽的孔径,所述针帽存放孔的形状大小与不同型号针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数目为4个,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复位推杆,所述复位推杆通过上下伸缩移动来控制所述管杯的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设有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一电源单元、第二电源单元,所述第一按钮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按钮与所述第二电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单元通过电力驱动所述卡扣装置的开合,所述第二电源单元通过电力驱动控制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采用所述针帽存放孔将所述针帽固定,医护人员可单手操作,不仅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而且也有效地避免医护人员被针头刺伤造成感染事件的发生,增加了医护人员在操作时的安全性;同时本装置通过所述复位驱动装置的弹簧向上推动,得以使所述上壳体倾斜,将注射器倒出到回收袋中,这样医护人员就不需要再去回收注射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上壳体旋转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管杯分离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6所示的是一种针管管杯1包括管杯10和固定装置20,所述管杯10分为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设有多个针帽存放孔111,所述针帽存放孔111间隔地开设于所述上壳体11上端,所述下壳体12设有启动按钮121、卡槽122以及第一复位驱动装置123,所述启动按钮121安装于所述下壳体12外壳,所述卡槽122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2下端,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123安装于所述下壳体12内,所述启动按钮121控制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123上下伸缩移动,得以控制所述上壳体11的开合,所述固定装置20包括控制装置21、卡扣装置22以及第二复位驱动装置23,所述固定装置20设有容纳腔24,所述卡扣装置22和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23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4内,所述卡扣装置22通过所述卡槽122固定所述管杯10,防止所述管杯10被随意地移动或者被打翻,得以提高所述管杯10的稳定性,所述控制装置21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卡扣装置22和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23,所述控制装置21控制所述卡扣装置22的开合以及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23上下伸缩移动。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11可开合地连接于所述下壳体12,所述启动按钮121控制所述上壳体11沿连接处张开或闭合,便于对所述管杯10进行消毒、清洗。

优选地,所述针帽存放孔111的上部设有开口,下部封闭,每个所述针帽存放孔111之间相互隔开,所述针帽存放孔111设有不同型号的孔径,有效地解决在现实中医护人员给病人输液或者打针时使用不同型号的注射器也可以同时进行回收,所述针帽存放孔111的形状大小与不同型号针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当所述针帽嵌入所述针帽存放孔111时,使得所述针帽与所述针帽存放孔111成为一整体,得以固定所述针帽,方便医护人员单手将注射器针头套入所述针帽存放孔111。

优选地,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123进一步包括弹簧124,所述弹簧124与所述上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123与所述下壳体1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123工作流程如下:当医护人员按下所述启动按钮121,所述启动按钮121得以启动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123的弹簧124向上拉伸,使得所述上壳体11缓慢地抬起,将注射器倾倒出来,然后再按两下所述启动按钮121,所述启动按钮121启动所述第一复位驱动装置123的弹簧124,使所述弹簧124收缩,得以使所述上壳体11回到原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23数目为4个,布设于所述容纳腔24底部圆周上两两对称,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23进一步包括复位推杆231,所述复位推杆231通过上下伸缩移动来控制所述管杯10的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21设有第一按钮211、第二按钮212、第一电源单元213、第二电源单元214,所述第一按钮211与所述第一电源单元21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按钮212与所述第二电源单元21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单元213通过电力驱动所述卡扣装置22的开合,所述第二电源单元214通过电力驱动控制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23,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医护人员将所述管杯10放入所述容纳腔24后,按下所述第一按钮211,所述第一按钮211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单元213电力驱动所述卡扣装置22闭合,所述卡扣装置22通过所述卡槽122将所述管杯10固定住,医护人员便可单手进行针头套管操作,当医护人员将注射器倾倒出来后,再按两下所述第一按钮211,所述第一按钮211通过所述第一电源单元213电力驱动所述卡扣装置22张开;此时医护人员按下所述第二按钮212,所述第二按钮212通过所述第二电源单元214电力驱动所述第二复位驱动装置23,所述复位推杆231缓缓向上升起,得以使所述管杯10向上移动,医护人员便可快速地将所述管杯10从所述固定装置20中取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