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清创缝合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876发布日期:2019-03-02 04:24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头部清创缝合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急诊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部清创缝合辅助器。



背景技术:

头外伤多由锐器或钝器致伤,表征为裂口大小不同、深度不一、创缘整齐或不整齐,有时伴有皮肤挫伤或缺损。由于头皮血管丰富,血管破裂后不易自行闭合,即使伤口小出血也属于较严重外伤,甚至有因此发生休克的可能。

在创伤外科中,头部外伤作为一种开放型损伤,需要进行清创治疗,即用清水、肥皂、双氧水、洗泌泰液等对伤口及其周边的泥沙、污物等进行冲刷、清理、浸泡等手术操作。通常需要患者呈卧位躺在手术床上,以便对受伤头部进行清创处理,这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手术床毕竟不是专用的头部清创床,患者一旦仰卧,由于患者头位的降低,脑部静脉回流减慢,患者必须经常变更身体与手术床位置关系以免脑部缺血和颈椎腰椎过度疲劳,这显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视病人头部的伤口位置的不同,甚至有时候还需要患者变更体位来方便清创,操作效率低下不说,也容易加剧患者的紧张和不适感。另一方面,清创伴随着大量血水等污水产生,上述现有过程往往对污水无较好的处理方式,有时甚至直接用水桶代替,导致污水四处飞溅,极易污染手术床和地面。同时,水桶直接放置于地面,也会有因周围人员的频繁走动而误碰的可能性,从而给现场清创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头部清创缝合辅助器,其在提升患者使用舒适度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医生的实际工作效率,使用起来极为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头部清创缝合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本辅助器包括底座以及铅垂状固接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接托撑台;所述托撑台包括直接固接于支撑杆顶端的托撑基板,托撑基板顶端面设置弧槽且该弧槽的轴线平行人体中线;本辅助器还包括供病患头部搁置的滑枕,弧槽槽面处径向凹设导轨槽且该导轨槽槽长方向环绕弧槽轴线,所述滑枕底端面处凸设有用于配合上述导轨槽的导向块,所述导轨槽与导向块间构成导向方向为环绕弧槽轴线的滑轨导向配合;导轨槽处贯穿槽壁而设置螺钉孔,第一紧定螺钉螺纹配合于该螺钉孔内,且第一紧定螺钉的顶端抵紧在导向块侧壁处;本辅助器还包括引流面倾斜设置的用于引流污水的引流槽板,所述引流槽板的高端固接于托撑基板或支撑杆上,低端连通至污水收集袋或污水收集桶处。

优选的,托撑基板的底面与引流槽板的高端处均凹设有螺纹盲孔,金属定型软管的两端分别与上述螺纹盲孔间构成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引流槽板沿污水行进方向而槽宽逐渐减少,以便形成漏斗槽状构造;引流槽板的高端处设置槽端块,引流槽板的高端处的螺纹盲孔轴线铅垂的凹设于槽端块顶端面处。

优选的,所述槽端块处的螺纹盲孔与引流槽板的槽底之间设置连通两者的衔接冲洗孔;所述衔接冲洗孔外形呈漏斗底为圆孔而漏斗口为四方孔的漏斗孔状;所述衔接冲洗孔的与引流槽板的槽底配合的漏斗口的长边长度等于引流槽板该处槽底的槽宽。

优选的,引流槽板还包括卡夹,卡夹通过扭簧座而固定于引流槽板的低端处的两外侧槽壁处;卡夹与凹口间共同配合形成用于夹持及固定污水收集袋袋口的夹持结构。

优选的,所述引流槽板的槽底布置有导流棱,所述导流棱的导流方向与预设的污水行进方向同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滑枕的用于供患者头部贴靠的一面覆设有一层起防水及柔性托垫作用的防水软垫,所述防水软垫沿滑枕的两槽端向下延伸,并越过滑枕与托撑基板的配合间隙。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二段式的可伸缩杆体;支撑杆包括上部支撑筒以及供上部支撑筒套设的下部支撑筒,下部支撑筒筒壁处贯穿设置螺纹孔,第二紧定螺钉螺纹配合于该螺纹孔上,且第二紧定螺钉的顶端抵紧于上部支撑筒筒壁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支撑杆搭配底座作为底部支撑端,以托撑基板作为滑枕与上述底部支撑端的衔接件,再以滑枕相对托撑基板处弧槽的导轨滑动动作来实现对头部创伤患者的灵活头部搁置效果。由于滑枕与托撑基板的可控导向滑动功能,这使得实际头部创伤清洗时,即使患者头部伤口较偏,也无需患者自身进行繁复的体位调整,只需拧松第一紧定螺钉并适应性的调整滑枕位置,即可实现位于滑枕上的人体头部的自适应转动功能,其显然可极大的提升实际清创效率,且由于无需患者自行动作,也就变相的提升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此外的,本实用新型还增设引流槽板,从而利用引流槽板的导流功能,而使得清创产生的污水能够沿引流槽板的倾斜状槽底所形成的引流面自然引导至相应的污水收集设备中,其使用极为便捷,也杜绝了传统污水收集方式所带来的污染状况,一举多得。

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金属定型软管来连接托撑基板与引流槽板,从而使引流槽板具备了多角度的动作调整功能。换言之,根据现实场地不同,可能污水收集设备的放置位置也有所要求,比如旁侧有其他物品阻挡污水收集设备的正常放置等,此时可适应性的左右掰动引流槽板,从而在金属定型软管的变形作用下实现引流槽板左右位置调节功能。又比如当污水浓稠而目前引流槽板的引流面倾斜角度不够时,可向下掰动引流槽板,从而在金属定型软管的变形作用下实现引流槽板俯仰位置调节功能,其操作极为便捷。此外的,针对患者的体型、年龄甚至头部尺寸等因素的差异,患者头部相对滑枕的靠合位置也有所区别,可多个方向自主调节的引流槽板,可适应上述所有因素所带来的头部位置变化需求,进而可有效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3)、值得注意的是,引流槽板与金属定型软管之间以及托撑基板与金属定型软管之间均通过可拆卸的螺纹配合连接彼此,这使得整个引流槽板变成了可拆卸结构,也就便于术后的清洗操作。同时,槽端块的设置,使得引流槽板从金属定型软管上拆下清洗时,直接从该处的螺纹盲孔处注水,此时清洗水可直接沿衔接冲洗孔而均匀的冲洗引流槽板的引流面也即槽底,最终实现快速清洁效果,其清洁效率极高。衔接冲洗孔的与引流槽板的槽底配合的漏斗口的长边长度等于引流槽板该处槽底的槽宽,换言之,衔接冲洗孔的出口宽度刚好等于引流槽板的最大槽宽,这使得冲洗水一次冲洗即可冲洗整个引流面,以达到便捷清洗目的。

4)、通过在引流槽板的出口外侧槽壁处设置凹口及卡夹,从而实现对污水收集袋的夹持固定功能。污水收集袋的优点在于储存方便且使用便捷,可大批量的储存于狭窄空间内。实际需要进行头部清创操作时,搬来本实用新型,并临时取来污水收集袋并直接套在引流槽板的低端也即出口处,再通过卡夹从而将污水收集袋的袋口卡嵌固定在凹口处,即可进行后续的清创操作。待清创完成后,只需随后打开卡夹并取下污水收集袋即可,整个操作过程极为便捷。

5)、导流棱的布置,可提升污水的收集性和流动性,从而确保本实用新型相对清创所产生污水的导流收集效果。防水软垫的设置,一方面提升了滑枕的托撑面的柔软度,以提升患者的使用舒适性;另一方面,防水软垫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通过防水软垫延伸并遮挡滑枕与托撑基板的配合间隙,可避免污水等水液沿上述配合间隙渗入滑枕底端,从而影响滑枕的实际运作,同时也显著的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使用清洁性,并降低后期清洗负担。支撑杆的可伸缩特性,实现了滑枕的高度调节功能,以便于适应不同体型患者所使用,此处就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去除引流槽板及金属定型软管后,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引流槽板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螺纹盲孔 b-衔接冲洗孔

10-底座 20-支撑杆

21-上部支撑筒 22-下部支撑筒 23-第二紧定螺钉

31-托撑基板 31a-导轨槽 32-滑枕 33-第一紧定螺钉

40-引流槽板 40a-凹口 40b-导流棱

41-槽端块 42-卡夹 43-扭簧座

50-防水软垫 60-金属定型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3所示,其主体结构包括底座10、支撑杆20、托撑基板31、滑枕32、防水软垫50、金属定型软管60及引流槽板40。其中:

支撑杆20为二段式的伸缩杆结构,配合底座10,可实现对位于支撑杆20顶端处的托撑基板31的升降调节功能,以适用不同体型患者使用。托撑基板31作为滑枕32的装载基体,其顶端处设置弧槽,甚至可如图1-2所示的,将托撑基板31整体采用弧瓦状的弧板制成。托撑基板31的弧槽槽面处凹设导轨槽31a,且该导轨槽31a沿弧槽轴线而周向环绕布置,以便与滑枕32底端面处凸设的导向块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通过第一紧定螺钉33来实现滑枕32与托撑基板31的紧定螺钉式固接配合,以实现滑枕32与托撑基板31的可控调节功能。滑枕32的外形构造也可参照图1-2所示,也即采用与托撑基板31的弧槽槽面同轮廓的弧板构造。此外的,为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性能,滑枕32的可供患者头部托撑的表面处还盖覆有一层防水软垫50,且该防水软垫50应当如图2所示的向下延伸并遮住滑板与托撑基板31的配合间隙。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设置的独特的可多角度任意调节的引流槽板40。引流槽板40通过金属定型软管60从而与托撑基板31的底面间构成可拆卸的螺纹配合,从而一方面确保了引流槽板40的多角度任意调节功能,另一方面则通过上述可拆卸性,以方便引流槽板40的组装及清洗工作。而为进一步提升引流槽板40的清洗效率,可在引流槽板40的高端处的槽端块41处再设置衔接冲洗孔b,从而连通槽端块41处的螺纹盲孔a与引流槽板40的槽底。与此同时,引流槽板40的槽底处也即其引流面处凸设有多根如图3所示的导流棱40b,从而起到提升污水流通效果的功能。与此同时的,在图3所示的引流槽板40的底端也即出口的外侧壁处布置带有扭簧座43的卡夹42,从而利用卡夹42相对凹口40a的卡接作用,来实现对污水收集袋袋口的卡紧目的。一旦污水收集袋的袋口被卡紧,即使周围人员较多并偶有误碰状况,也不会导致污水收集袋被踹翻倾漏,其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实际操作时,对于底座10而言,还可以参照图1-2所示的采用内凹式构造,以便适应性的装入铅块等重物,甚至可装入强磁等材料,进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