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附件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3380发布日期:2019-12-31 15:0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内镜附件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镜附件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常常会用到消化内镜。消化内镜包括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构造细长。内镜附件主要包括活检钳、注射针、高频电刀等,它们也构造为细长的结构,一端为操作手柄,一端是功能头部,例如钳子、针头、消融电刀,中部是细长的管道,其长度达到1.6m-2.3m,自消化内镜的附件通道中插入,达到预定位置进行操作。

对于一个患者,其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几种形式的内镜附件。这样,在一个内镜附件使用时,另一个内镜附件就处于备用状态。目前,是通过挂架将待用的内镜附件挂起来。由于内镜附件较长,悬挂时通常需要将细长部分弯曲而对折,将功能头部卡持在与操作手柄相同高度的位置,由此减小内镜附件的整体长度。但是,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内镜附件上的患者的体液会粘在卡子上。下一个患者的内镜附件也卡在该卡子上时,会引起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内镜附件悬挂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附件悬挂装置,其包括:架体、挂袋、垃圾袋;

架体包括底座、立柱、挂袋横杆、垃圾袋u形横杆;立柱形成在底座上侧;挂袋横杆形成在立柱顶端;垃圾袋u形横杆形成在立柱中部;

挂袋包括套筒、连接体、袋体;套筒形成在连接体的上端,用于套在所述挂袋横杆上;袋体形成在所述连接体下端,用于容纳内镜附件;套筒外侧进一步形成有内镜附件手柄挂钩和内镜附件功能头卡子;

垃圾袋的上端口通过夹子固定在垃圾袋u形横杆上;垃圾袋位于挂袋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挂袋横杆在其端部形成有向上的凸起,用于防止挂袋滑脱。

优选地,所述底座下侧形成有滚轮。

优选地,所述立柱上进一步形成有挂钩,挂袋横杆与挂钩分别位于所述立柱的相反两侧。

优选地,所述套筒外侧形成有支撑板,所述内镜附件手柄挂钩和内镜附件功能头卡子形成在所述支撑板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附件悬挂装置,可以有效避免不同患者的内镜附件之间的间接接触而导致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附件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附件悬挂装置的架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附件悬挂装置的架体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附件悬挂装置的挂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附件悬挂装置的挂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附件悬挂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附件悬挂装置,其包括:架体10、挂袋20、垃圾袋30。

架体10包括底座11、立柱12、挂袋横杆13、垃圾袋u形横杆14;立柱12形成在底座11上侧;挂袋横杆13形成在立柱12顶端;垃圾袋u形横杆14形成在立柱12中部。

挂袋20包括套筒21、连接体22、袋体23;套筒21形成在连接体22的上端,用于套在挂袋横杆13上;袋体23形成在连接体22下端,用于容纳内镜附件;套筒21外侧进一步形成有内镜附件手柄挂钩24和内镜附件功能头卡子25。

垃圾袋30的上端口通过夹子固定在垃圾袋u形横杆14上;垃圾袋30位于挂袋20的正下方。

挂袋横杆13在其端部形成有向上的凸起15,用于防止挂袋20滑脱。

底座11下侧形成有滚轮17。

立柱上进一步形成有挂钩16,挂袋横杆13与挂钩16分别位于立柱12的相反两侧。挂钩16用于挂装其他备用器械的袋子。

套筒21外侧形成有支撑板26,内镜附件手柄挂钩24和内镜附件功能头卡子25形成在支撑板26上。

使用时,将第一个患者的所有内镜附件挂在套筒的挂钩上,对于过长的附件,可以将其功能头卡在功能头卡子上。附件的下部被容纳在袋体中。第一个患者检查完毕后,将挂袋在挂袋横杆上取下,丢弃进垃圾袋即可。第二个患者进行检查时,换上新的挂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