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新生儿侧卧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2450发布日期:2018-10-30 21:5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新生儿侧卧的床。



背景技术:

新生儿胃容量小,呈水平状,排空时间相对长,食道下端括约肌较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胃肠道消化功能发育不健全,消化道平滑肌蠕动功能弱,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呕吐现象,且加上新生儿出生时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和病理性因素,使得临床上新生儿呕吐症状非常常见,胃容物的反流,不但容易导致新生儿消化道损伤,同时食物容易呛入气道导致新生儿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新生儿伤害较大。因此,新生儿一般采取侧卧的睡姿,能够令宝宝呼吸顺畅,尤其是能够预防吐奶的情况发生,但是,新生儿的肢体协调能力的发育还不成熟,保持侧卧的时间较短,需要成人抱着或一直看护,可是医院里的新生儿较多,这加大了新生儿护理难度,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辅助新生儿侧卧的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新生儿侧卧的床,包括第一床腿、第一床板、第二床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腿上端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床板,所述第一床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弧面,所述第一床板通过转轴与第二床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床板的一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伸缩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床腿相连接,所述伸缩杆和第二床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伸缩杆和第二床腿上的圆孔通过插销相连接,所述第二床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床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床板上设有多个螺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一固定螺母,所述螺孔与第一固定螺母相匹配,所述第二挡板上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母与第二挡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母与螺孔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床腿和第二床腿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卡扣,所述第二床板上设有滑槽,所述卡扣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第二固定螺母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支撑弧面、第二床板以及第二挡板上设有柔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可以根据新生儿的体型调整第二挡板到支撑弧面之间的距离,使得新生儿侧卧时更和适,同时调整第二床板与支撑弧面之间的角度,使新生儿侧面的受力更均匀,使得新生儿侧卧时更舒适,最后调整第二挡板的角度,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新生儿的状况;

2、使用完毕后将第二床板调整至水平状态,并对第二挡板进行固定和收纳,增加新生儿的活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辅助新生儿侧卧的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辅助新生儿侧卧的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床腿、2第一床板、3第二床腿、4伸缩杆、5第二床板、6支撑弧面、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一连接杆、10第一固定螺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二固定螺杆、13螺孔、14滑槽、15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辅助新生儿侧卧的床,包括第一床腿1、第一床板2、第二床腿3和第二床板5,第一床腿1上端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床板2,第一床板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弧面6,第一床板2通过转轴与第二床板5相连接,第二床板5的一端设有滑槽14,滑槽14与伸缩杆4的一端滑动连接,伸缩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床腿3相连接,伸缩杆4和第二床腿3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伸缩杆4和第二床腿3上的圆孔通过插销15相连接,第二床板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7,第一挡板7的外侧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上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第二床板5相连接,第二床板5上设有多个螺孔13,第一连接杆9上设有第一固定螺母10,螺孔13与第一固定螺母10相匹配,第二挡板8上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第二连接杆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母12与第二挡板8相连接,第二固定螺母12与螺孔13相匹配,第一床腿1和第二床腿3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设有卡扣,第二床板5上设有滑槽,卡扣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挡板7上设有螺孔,螺孔与第二固定螺母12相匹配,支撑弧面6、第二床板5以及第二挡板8上设有柔性材质。

工作原理

使用前,根据婴儿的体型调整第二挡板8到支撑弧面6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螺孔13与第一固定螺母10将第二挡板8固定住,拔下插销15,向上拉动伸缩杆4,调整第二床板5与支撑弧面6之间的角度,使角度处于一个合适的范围,通过插销15将伸缩杆4重新固定住,最后转动第二挡板8,使得第二挡板8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新生儿的状况,将第二连接杆11通过第二固定螺母12与螺孔13相固定,可以供新生儿侧卧使用;使用完毕后将第二床板5调整至水平状态,并将第二挡板8移动至距第一挡板7最近的螺孔13,固定好第一固定螺母10,并将第二连接杆11通过第二固定螺母12与第一挡板7上的螺孔13相固定,增加新生儿的活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